一扬起来,开始去抓。 郑夫人也没躲,任由软软的小手抓在她的脸上,只微微闭了一下眼睛。 柔软的触碰感从鼻梁传来,郑夫人心口猛然一悸。 消妍没忍心,轻声道,“叫奶奶。” 心底的酸楚和疼痛,一瞬之间冒了上来,郑夫人没控制住,眼泪夺眶而出,头微微埋下,挨在盼盼怀里,哭得无声。 肖妍也没去打扰,侧过身,站在一边,等着郑夫人平息。 身后到处都是人,郑夫人很快调节了过来,拿手背擦了一把眼泪,再抬起头,又是一张笑脸,逗着盼盼,“盼盼长得真好,咱们谢谢妈妈......” 肖妍笑了一下,没出声,刚瞥过头,见郑队也走了过来。 出来时盼盼穿得挺多,这会儿外面也没有风,加上小孩子身体本身就比大人要热,并不冷。 肖妍站在五步远,腾出空间,让两人尽量多逗一会儿。 宴席上肖妍妈妈吃完饭,本来要进屋里去找人,转过身,余光瞟见了远处的几道人影,愣了愣,走了过去。 身后的脚步声传过来时,郑夫人突然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对金镯子,动作极快地套在了盼盼的一双手腕上,亲了一下他的额头,低声道,“愿我盼盼,岁岁平安。” 说完,便将盼盼交还给了肖妍,目露感激地道,“孩子,好好照顾自己,阿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受苦了,阿姨谢谢你.....” 郑队上前,微微背过身,挡住了身后的视线,递过去了一张便签纸给肖妍,上面写着电话号码,“有什么需要的地方,随时联系我们。” “肖妍......”肖妍妈妈冲这边叫了一声。 肖妍赶紧将纸条卷入掌心,低声道,“叔叔阿姨放心,我和孩子都挺好。” “你怎么来了这儿,我还以为进屋了呢。”肖妍妈妈走到跟前,先问了肖妍,才同转过身来的两人打招呼,“郑警官、郑夫人。” “肖夫人好。”郑夫人客气地回了礼。 “怎么不进去坐。”今天的宴席,肖妍妈妈也算是半个主人。 “不了,外面空气好,随处走走就行.....肖夫人气色不错。”郑夫人主动搭起了讪。 肖妍妈妈很少同官场上的人接触,尤其是郑家这样的世家,虽然两口子都已经退休了,可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威严,并没有消失。 肖妍妈妈没料到,吃个饭的功夫,他们会同肖妍攀谈上。 但刚才看到郑夫人抱着孩子,心里大概也明白了,丧子之痛,怕是一时半会儿抚平不了,看到个奶娃,想抱一下,能理解。 肖妍妈妈笑了一下,客套地道,“我哪里有郑夫人精神。” “精神啥,我比你可大好几岁呢。” 肖妍妈妈本以为这样的人,都不太爱说话,没想到还挺随和,也攀谈了起来,“是吗,郑夫人哪一年的。” “我属蛇。” “我属羊,郑夫人不过大了两岁......” 三十岁的女人忌讳有人问年龄,可到了五六十了,也就没了什么可藏着的了,遇上几个年龄相仿的,都会相互过问..... 两人说话的时候,郑队就站在旁边,严肃的脸上刻意露出了几分柔和,也没搭话,耐心地听着两人说话。 刚才两张桌子,隔了好几米,人又多,看得不太清楚,现在离得近了,再看郑警官的样貌,肖妍妈妈突然觉得有几分熟悉。 尤其是那双眼睛,看着是单眼皮,实际是个内双。 肖妍妈妈瞟了一眼,只觉得熟悉,一时也没想起来,等同郑夫人寒暄完,郑警官上前,逗了一下盼盼。 盼盼一双眼睛定定地瞧着他。 肖妍妈妈这才发现,盼盼的眼睛,竟然和郑警官长得一模一样。 肖妍妈妈神色一愣。 宴席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身后又走过来了一拨人,带着孩子来看鸟儿,几人认识肖妍妈妈,上前打起了招呼。 郑夫人见状没再留,目光深深地看了一眼肖妍后,转身同肖妍妈妈道别,“肖夫人,我们先走了,肖夫人下回有空,咱们再一起聊......” “这么早,不再坐一会儿。” “不了,咱们下次再叙。” 这之前,肖妍妈妈都不认识郑家,今天头一回见面,能有什么下次,说的都是客套话。 见他们真心要走,肖妍妈妈也没再留,“行,那你们慢些,路上小心。” — 宾客的车统一停在了前面的土坡上。 肖妍妈妈见人上了车,才回过头,从肖妍怀里抱过了盼盼。 盼盼习惯地去抓她头发。 胖乎乎的手一伸出来,手腕上戴着两只大金镯子,特别显眼,肖妍妈妈目光一顿,回头诧异地肖妍,“这,哪儿来的。” 肖妍神色平静,“上次旅游我买的,刚好给他戴上。” — 肖妍很久没有出来大场合,有些不太习惯,尤其是被肖家的长辈们问起,“今后怎么打算的。”心头开始有些烦闷。 肖妍妈妈看出来了,也没再呆,进去同肖家的亲戚打了招呼后,也走了。 肖妍开的车。 走了一段了,肖妍妈妈坐在后座,才同她道,“你舅舅,让你去他公司上班,说给你安排个轻松的活。” 肖妍没说话。 “盼盼已经长大了,你总不能一直呆在家里。” “谢谢舅舅好意,我还有间酒吧。” 第105章 初十一过, 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淡,周围的人陆续结束了假期,开始忙碌。 肖妍爸爸在海边承包了一块岛, 专门倒腾海鲜,肖妍弟弟大学毕业后,去公司上了半年的班, 实在受不了九九六, 辞了职。 回家和肖妍爸爸一道做起了生意。 两个男人一走,屋里瞬间冷清了下来。 自从上次参加完那场婚宴, 肖妍妈妈试着问了肖妍的意见,想让她出去面对社会,见她态度坚决地拒绝后, 也没逼她。 不想上班, 就不上。 等到她想上了, 自然会去。 肖妍又恢复成了之前的状态, 呆在家里,哪儿都没去。 三月下旬, 肖妍妈妈去给盼盼办了早教,“盼盼最近会说好多话了, 个个都说他聪明,不像他外公,也不像他舅舅, 将来肯定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而且早教的老师说了, 周岁后,是培养孩子的最佳年龄断,咱们不能错过了, 得从娃娃开始抓起,赢就要赢在起跑线上......” 肖妍:“.....” 再过半个月,盼盼就满一岁。 在家里呆着也是玩,附近没什么小朋友,盼盼又喜欢热闹,肖妍考虑了一下,同意了妈妈的意见。 早教一开始,早上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