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女性文学 >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 > 18.挑战赛 系统的办法就像海绵里的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8.挑战赛 系统的办法就像海绵里的水(2 / 2)

两人的互动,让小平头他们喊得更大声了。

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婚礼的仪式很简-->>单,两人在众人的见证下,向主席像宣誓,从今以后,成为革命伴侣,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誓言很简单,却充斥着一种力量,孟秋看着面前的主席像,突然有些心虚,总感觉好像在骗主席他老人家。

她在心里默念:“对不起,对不起……”

宣誓结束,婚礼就成了,团长和政委作为证婚人,分别讲两句,团长讲得比较粗,大意就是“这小子以后要是敢欺负你,来找我,我教训他!”

政委说得就有文采多了,只是孟秋的注意力却在他的脸上,她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总感觉政委脸上的笑容好像在哪里见过。

等婚礼结束,从食堂出来,她才想起来,第一次见面和后来去孟家,季同志脸上好像就是那样的笑容,亲切温和。

孟秋不由看向身旁的人,季屿问:“怎么了?”

“唔没什么……”大概是她想多了,笑容嘛,估计都差不多。

这年头可没有婚宴,给大家散点花生瓜子,就算不错了。一般人家结婚,都是用那种装菜的盘子装花生瓜子,上面再放几颗糖果。是的,糖果都是按颗放的。往往客人都不好意思多伸手,要不然婚礼没结束,盘子先空了,多尴尬啊。

两人回到家,孟秋先把衣服换了下来,她穿的军装是方大姐帮忙借的,得洗干净了还给人家。

季屿在厨房做饭,他简单地炒了两个菜,见她在院子里洗衣服,就擦干净手,过去帮忙。两人把衣服晾好,回屋吃饭。

驻地足有几千人,也有内部的供销社,偶尔会卖一些肉之类的,可惜最近没有。孟秋他们今天吃的就是炒鸡蛋和隔壁方大姐送的青菜。

季屿给她夹了一筷子炒鸡蛋,孟秋礼尚往来,给他也夹了一筷子:“你也吃。”

原身的记忆里,机械厂家属院里几乎没有大老爷们下厨,孟秋还以为这个时代的人都有些大男子主义,不会干家务,没想到季同志不光各种家务样样精通,厨艺还特别好。

一盘简简单单的炒鸡蛋,在他的手下,都格外的香。鸡蛋金黄,青椒带有微微的虎皮状,舀一口,塞进嘴里,香浓的鸡蛋中夹杂着一丝辣,嚼起来又仿佛带有淡淡的鲜甜。

又好吃,又下饭。

孟秋吃完鸡蛋,夹了一大口饭,季屿见她喜欢,挑走青椒,又给她夹了一些。

他道:“过两天我休息,咱们请人过来吃饭,行吗?”

孟秋咽下嘴里的饭菜:“行!需要我做什么准备吗?我……我厨艺不太好。”

其实她这都是往好了说的,她何止厨艺不好,其实根本就不会做饭,而且这里用的还是土灶台。第一天她见季屿烧火好像不太难,就自告奋勇去帮忙,结果等季屿回来,屋里全是烟,她差点没把厨房点着。

这两天,经过她的认真学习,烧火这门技术,她终于掌握了,但做饭嘛,就……还需学习,有待进步。

季屿笑了笑,说:“没关系,我来。”

“那我给你打下手!”孟秋松了一口气,又很不好意思,“洗菜切菜都我来!我还可以提前打扫屋子。”

“好,这两天,我托人捎点菜和肉回来,就麻烦你了。”

“放心吧,季同志,交给我!”孟秋拍着胸脯道。

季屿对她的回答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只是某个称呼让他很不顺耳,面上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道:“孟同志,咱们一直这么称呼对方,是不是不太合适?”

“啊?”

“今天团长还开玩笑,说咱们婚都结了,怎么还这么生疏。”

孟秋紧张:“他没有发现什么吧?”

“我解释说新婚不好意思。”

孟秋松了口气,季屿看着她道:“这个借口不方便一直用,时间长了,还叫得这么陌生,只怕会引人怀疑。”

季屿一本正经:“孟同志,要不这样,咱们改个称呼吧?”

孟秋没有多想:“行。”

季屿道:“我在家排行老二,亲近些的人一般叫我‘二哥’……”

孟秋毫不犹豫:“那我以后叫你二哥?”

季屿喉咙滚动了一下:“……好,那我该叫你三妹还是……”

孟秋想了想,说:“我小名叫‘小蝉’,蝉鸣的那个蝉。”

她出生的时候,蝉还没有进入休眠期,那时正值她妈妈事业的重要时期,她妈妈刚做完月子就去工作了。她爸孟老师时间较为自由,就在家带她。

据她爸说,她小时候特别爱哭,饿了要哭,尿了要哭,拉了要哭,困了还要哭,关键是嗓子还特别亮,她一哭,一条巷子都能听见。没过不久,听到声音的她爷爷奶奶就提着鸡毛掸子来了,怒斥儿子不会照顾孙女。

她爸说,都给他委屈死了。

后来,她爸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小蝉,说她跟蝉一样,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忒吵。

等她妈忙完工作回来,听她爸一口一个“小蝉”,又给她爸来了几下。小蝉这个小名倒是保留了下来。

季同志是她认可的朋友,比起三妹,孟秋还是更愿意叫她小蝉。

“小,蝉。”季屿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念了一遍。

没两天便是休息的日子,季屿也没请多少人,除了他以前带过的一些兵,就是几个营长,还有老搭档张云起以及团长政委等人。

大家也不好意思空手上门,有什么带什么,像小平头他们就几个人凑了凑,买了一对搪瓷脸盆。

“营长?营长?”小平头他们在门口就开始喊。

“进来吧。”

季屿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几人也没多想,扛着桌椅板凳就进去,进去循声一看——

等等,营长,怎么是你在烧菜?

季屿手里拿着锅铲,神态自若,仿佛没看到他们脸上的惊诧,指挥他们把桌椅板凳放好。今天家里两桌客人,只他们自家的桌椅板凳,肯定是不够坐的。

倒是孟秋被他们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从橱柜里拿碗,给他们盛红枣茶,表示欢迎。这个是她煮的,主要是简单,东西放进去,多放点糖,然后就开火煮,多煮一会儿,少煮一会儿,都没关系。

季屿扫了他们一眼,愣神的小平头几人立马上前。

有人接过孟秋手里的碗,有人拿起铁勺。

“嫂子,我们自己来就行……”

“对对对,我们自己来……”

等其他人过来,看他一副家庭煮夫的做派,又惊讶了一回,团长直接伸手从锅里捏了一块红烧肉,吃完,砸吧砸吧嘴。

“好啊你,还藏着这么一手,也不让我们见识见识!”

张云起不忿:“团长,你说吧,我跟他搭档好几年了,都不知道他还会做菜。”

田桂珍本来是过来帮忙的,左右看看,插不上手,听到自家男人说这话,暗暗掐了他一下。

你还好意思叫?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天天在家吃完饭,碗都不洗一个。

张云起:“嘶……”这婆娘,怎么又审判起我了?

方大姐呵呵笑:“小季这才是好同志,本来嘛,谁规定了,家务就一定是女同志做?”

团长和政委,两个男同志的代表,一个看天,一个看地,对这话不发表意见。

和乐融融之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营长面露尴尬:“我也不想的啊……”

何蓉瞪了他一眼,脸上挂上笑容:“季营长,我们来贺喜,不会不欢迎吧?”

“不欢迎。”季屿直接道。

何蓉脸上的笑容一僵,她身旁,宋玉茹瞥了季屿一眼,道:“我又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她的。”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端着盘子的孟秋:“我??”我不认识你啊。

“我姓宋,宋玉茹,现在不就认识了?”

宋玉茹的到来让众人颇有些如临大敌的意思,然而实际上,她并没有做什么,仿佛只是来吃个饭。一直到吃完饭,临走的时候,她叫住了孟秋。

众人顿时:来了,来了!

“今晚我们文工团有演出,你来看吗?”

孟秋没有听出来她话里“你敢来吗”的意思,心想,人家主动邀请,拒绝是不是不太好?那就去呗,她还没看过文工团演出呢。

遂欣然答应。

宋玉茹转身离开,孟秋挥手告别。

竖着耳朵听她们说话的众人:就……这么简单?

“应该不是,估计是要把小孟嫂子叫到自己的地盘对付!”小平头一行瞎猜。

“这么奸诈?咱不能让小孟嫂子被欺负了吧?”

“那是当然,这可是咱们自家嫂子……”

“那我们怎么做?”

“咱们也去!”

不止他们,连何蓉也以为自家表妹是要找机会给那个姓孟的好看,兴致勃勃地给她出主意。

宋玉茹道:“表姐,你想太多了,你以为我要干什么?”

何蓉:“不是教训她?”

宋玉茹不屑道:“哼,我用得着做那种事?”

“那你邀请她去文工团干什么?”

“我要让她知道,相貌比我好不算什么,宋玉茹永远是宋玉茹!”

葫芦丝的声音悠扬,鼓点声咚咚响起,极富有节奏。舞台上,穿着民族服饰的宋玉茹翩翩起舞,跳跃与扭转之间,从纤细有力的腰肢到修长的手臂,每一个动作,都尽显身体的柔美与力量。

表演结束,台下掌声如雷鸣。

宋玉茹还穿着那身舞蹈服,便找到孟秋。

“怎么样?”她昂着下巴,骄傲地问。

孟秋竖起大拇指,夸赞:“很棒!”

不对啊,这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宋玉茹本来想说的话卡壳了,她看了看对方,就见对方满脸真诚,竟然是真心夸赞?

宋玉茹顿了顿,挑刺道:“棒在哪儿?”

“你表演的是一只孔雀吧?”

宋玉茹“哼”一声,心里很失望,这个舞蹈名字就叫“孔雀舞”,她表演的不是孔雀,还能是什么?看来又是个人云亦云的。

孟秋却继续道:“我听说,孔雀舞源于少数民族傣族。据说,他们认为孔雀是一种灵鸟,代表着和平与智慧。孔雀舞一开始多是对孔雀这种动物动作的简单模仿,后来人类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了艺术创作和升华,逐渐形成现在的孔雀舞。”

“你刚才表演的就很有艺术气息,不仅是肢体动作上的相似,更是一种神态上的像。这个舞蹈其实是一整场中的一段吧?你刚才表演的虽然只是在月光下跳舞的孔雀,可却能看出对爱侣的思念与爱意。我猜,前后应该还有故事……”

孟秋的话还没说完,宋玉茹突然一把抓住她的手。

孟秋:“?”

宋玉茹:“没错没错,这只是一个选段!”

她显得很激动:“你竟然能看出来?你之前是不是看过其他人跳的孔雀舞?或者你也会跳舞……”

宋玉茹满脸都是“你竟然懂我”。

孟秋艰难地动作了一下,没抽出自己的手,她能说是上辈子看过吗?

“我以前看过一些书……”

文工团里宋玉茹的小姐妹们都知道她看上了季营长,季营长却娶了别人的事。好姐妹来找人,她们当然要过来撑场子,没想到听了这一番话。

几人又惊又喜,搞艺术的,自古以来,都高山流水觅知音。她们几个都是真的爱自己的事业,爱舞台,可惜很多时候,看的人并不能理解她们。

天知道她们心里那个惆怅,那个郁卒。今天竟然碰到一个只是看了一遍舞蹈,就能理解她们想表达的意思的人,让大家怎么不惊喜?

“书上还有说舞蹈的?”

孟秋道:“我看的书……比较多,比较杂。”

“那书上除了孔雀舞,还写过其他的吗?刚才我跳的那个你看了吗?怎么样,怎么样?”

孟秋回忆了一下,点点头:“看了。”

“还有我的,我的呢?我是跳芭蕾的。”又一个站出来问,伸手比了一个芭蕾的动作。

在她们的追问下,孟秋只好挨个说了一下自己的感受。

“……中间有一段,是不是少了什么?看起来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

“技巧高超,可是有些动作似乎不太标准,比如那个倒踢紫金冠……”

被她点到的人都是:“是是,你都说中了!他们那个舞剧,考虑到舞台时间有限,中间删过一小节。我那个动作确实做得不够好,没有我老师做得标准……”

两个姑娘要来挽孟秋的胳膊,宋玉茹推开她们:“起开,起开,我邀请孟同志来的!”

“哎呀玉茹,别这么小气好不好?孟同志也看了我们的表演好不好?”

“就是就是……”

偷偷摸摸藏在后头的小平头一行目瞪口呆,他们脑补的是,宋干事要是怎么怎么欺负小孟嫂子,他们该怎么怎么跳出来救人,为此还特意坐在离小孟嫂子不远的地方。

谁能告诉他们,事情怎么发展成这样了?

那个亲亲热热挽着小孟嫂子的是宋干事?

还有那个和那个,满脸笑容,笑得人牙酸的是赵干事和夏干事?要知道她们平时最高傲了,都不稀得搭理他们。

听听,听听,还邀请小孟嫂子下次来看她们排练,还一定要来啊,那个语气,哎呦喂,别问,问就是酸,自己酸!

小平头摸摸后脑勺,发自内心地感慨:“营长没骗人,书中真的啥都有啊!”

小孟嫂子真文化人也。

他们要是能像小孟嫂子那样,看个跳舞,也能巴拉巴拉一大段话,宋干事她们是不是就对他们笑了?

脑补至此,几个小伙子脸上露出不忍直视的傻笑,嘿嘿,嘿嘿……

“她们表演的可真好!宋干事的舞蹈优美,赵干事唱的《白毛女》差点把我唱哭了,黄世仁太坏了,真不是人……”

晚上回来,孟秋兴致勃勃地和季屿分享今天看的表演。说着说着,她问:“二哥,你怎么不去看啊?”

季屿道:“避嫌。”

孟秋不明所以,他一句话解释:“之前隔壁的何嫂子想把宋干事介绍给我,我没答应。”

“为什么啊?”孟秋坐到他面前,问他,“宋干事长得好看,跳舞也好,我觉得她是一位优秀的女同志。你为什么不答应啊?”如果他们在一起,应该过得也不差。

“麻烦。”

“啊?”

季屿反问她:“如果我忙于工作,顾不上家里,你会怎么想?”

“应该的。”

他们签协议前就提过这个问题,季同志就是因为一心工作,不想让家庭影响他,才考虑协议婚姻。忙工作,顾不上家里,很正常啊。

甚至如果后方真的有什么事,也该她来解决,这是她的职责。

“如果我真的和她结婚了,你觉得她会怎么想?”

孟秋想想前世听过的很多类似的控诉,大概明白了:“……不负责任?”

因为他们是协议,是假结婚嘛,季二哥对她来说是甲方,而不是伴侣,她就不会要求他尽伴侣的责任和义务。相比之下,如果真的结婚,另一半要求他付出感情,或者对家庭尽责,都是应该的。

仔细想想,季二哥提出的这种婚姻方式还挺先进,花钱雇个人,既不会影响工作,又能帮忙处理内务,少了很多麻烦。

以后她要是有需要,是不是也能这么干?

孟秋脑瓜子转了转。, ,88780506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