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第1/3页)
,春天来了。梁稚老是抱着那张画看,一张画纸被她捏得都有些皱皱的,边角磨出了毛边,还卷了起来。“梁允临,纸皱了。”梁稚捧着纸到梁允临面前给他看。梁允临伸手捻住纸的一角搓了搓,纸刚刚被搓开又卷了回去。梁稚看起来有点难过:“对不起,是我翻太多了。”“没事的。”梁允临连忙安慰她,“我再给你画一幅就是了。”“还能再画吗?”梁稚问。梁允临失笑:“当然可以,想画多少都可以。”他放下手边的笔,从一旁抽出一张新的画纸,把画架搬过来。梁稚有点拘谨,理了理头发,又扯了扯衣服。上一次画的时候,她还没有那么在乎这些的。“这次我也要看书吗?”梁稚问。“最好是吧……这样子保持同一个姿势没那么累。”梁允临说。“啊。”梁稚看起来似乎有点困扰,“但是这里的书我已经看完了。”“嗯?”梁允临惊讶,“这里的书这么多……你都看完了?”“因为在家里真的很无聊啊,你又不肯让我干活。”梁稚说。“那你……你看得懂吗?这里的书有些很深奥哦?”连他自己都有点吃不透呢。“也就看个大概嘛。”梁稚说,“好多书在看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浮现相对应的记忆呢。反而是想起了不少事情哦。”“阿稚都想起了什么记忆?”“不告诉你哦。”梁稚朝他眨了眨眼,转身从书架上抽下一本绘本。梁允临看到她又拿了那本。她似乎很喜欢这本书呢。初春的午后空气清新极了,微风透过阳台门一点一点染进房间里,还是伴有丝丝寒意。树影婆娑间,阳光细碎的影子映在了地毯前的位置。梁稚一手翻动着书页,一手垂在身侧,指尖微动,和阳光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梁允临一笔一笔落下,似乎察觉到了有什么不同。<', '')('分卷阅读38 (第2/3页)
/br>阿稚的五官好像长开了一点,骨架似乎也有点长大。原先还算合身的衣服,似乎有点显小了。袖口的位置往后退了一点,露出了一段洁白纤细的手腕。如果是以前的他,一定不会发现这些细节的吧。作画完毕之后,他不禁将两幅画对比在了一起。这样一看,阿稚的变化明显多了。“我好像……真的在长大?”梁稚说。梁允临点点头:“好像是真的。”“真是神奇呢。”梁稚摸摸画,两幅画她都很喜欢,爱不释手。梁允临看到她的样子,不禁想到,他作画时用的是炭笔,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依据,但似乎炭笔里的某些元素对人体不太好的样子。梁稚又爱抱着画看。“不如我去买个相框,把这两幅画存起来吧。”梁允临提议道,“这样可以不仅看,而且也不会弄皱边边了。”梁稚很欣喜:“如果可以的话真是太好了!”梁允临握住梁稚的手,入手有点冰凉:“衣服好像也有点小,看来也要买新的衣服了。”才过去一个月都不到,她已经长高到这么多了。梁允临想,应该要给她买大一点的衣服,这样能穿久一点。梁稚看着梁允临明显又在神游的神情,有种“果然又来了”的感觉。她把自己的手抽回来,状似不经意地揉了揉肚子:“啊,饿了。”梁允临这才回过神来:“饿了吗?今晚想吃什么呢?”“都可以啊。”梁稚说完,又小小声补了一句,“反正你做什么都一个味道。”“什么味道?”梁允临问。“糊了的味道。”梁稚毫不留情。“真的有这么差劲吗?”梁允临做出一副挫败的样子。梁稚挽了挽袖子:“如果让我来帮你忙的话,一定会好吃很多哦。”梁允临失笑,揉了一把她的头:“好吧。那我去买菜啦。”“一路顺风!”梁稚嘿嘿笑。街区的菜市场其实并不在本街区内,几乎要走出南湾路了。距离梁允临家是相当远的一段距离。从前梁允临就很少去,一般要过节的时候,才会跟着去给梁稚提东西。', '')('分卷阅读38 (第3/3页)
梁稚不在的那段时间,他基本上是在超市里买的菜。因为超市离他们家很近。而街区的老人们则更加习惯去菜市场,所以超市里的菜经常会放很久,不是很新鲜。之前他是自己一个人吃,这种东西他也并不在意。梁稚回来之后,他就上心多了。第一次在菜市场买东西的时候还有些不知所措,这一段时间下来,他也有点熟门熟路了。到市场熟悉的摊位买下食材,他提着好几袋东西往回走。他买了一条鱼,因为自己技术不熟练,他干脆让摊主帮他处理过了。做一道蒸鱼,再煮一锅豆腐青菜汤……这样子的菜总不会再煮糊了吧……梁允临想着,抬头一看,家就在前面了。他的脚步都不禁轻快了许多。“小梁?去买菜啊?”有位奶奶喊住了他。梁允临停下来和她打了个招呼:“是啊,陈奶奶。”陈奶奶笑眯眯地:“最近都去菜市场买菜了?虽然走得有点远,但是菜市场的东西才新鲜啊……”陈奶奶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梁允临有点心不在焉,嗯嗯啊啊应和了下。“你出门怎么都不把灯关掉,太浪费电了。”陈奶奶指指梁允临家,窗口正透出暖黄的光。那当然不是梁允临没有关灯,而是梁稚在家里开的。梁允临说:“啊,忘记了。”“话说你隔壁家王奶奶还没回来吗?”陈奶奶话锋一转,指向了王奶奶家。王奶奶家安安静静的,天色渐晚,也不见里面亮灯。里面已经很久没有亮灯了。“还没有回来。”梁允临说。“哎,年纪也摆在这里了。”陈奶奶摇了摇头,和梁允临挥挥手,终于放过了他。陈奶奶和王奶奶年龄相仿,住得又近,家里情况也非常相似,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这里的老人家大多都没有手机,家里只有一台座机可以联系。两位奶奶时隔这么久没有联系也很正常。整条南湾路,似乎连了网线的也只有梁允临一家。梁允临心情难免有点沉重,看了看快要融入黑暗中的王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