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后,山上梯田陆续收割结束,苗寨进入农闲时节。 当然,农民很少有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往年的冬季,大家会围坐火塘旁编织竹具,或是修理农具。坐着做手工活,在下雪的日子里有种岁月悠长的惬意。 现在,石临寨一点也不平静,甚至比农忙时还要热闹。 为初春采摘茶叶,顾锦棠带着村民早早做准备,采茶的竹笼、晒茶的场地以及蒸茶炒茶的蒸笼和锅灶都有讲究。 只有处处保证细节,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好茶。 于是家家户户传来叮叮当当的砌灶声,劈竹声,还有苗女们坐在一起编竹筛子时聊天的笑声。 到春季,一夜之间,山上的茶树盖上一层鲜嫩的清绿色。 “明早辰时是个好天气,通知大家朝食以后该来茶园采摘了。”顾锦棠看天象后如是道。 石打弯腰应是,并不奇怪他知晓得如此精准。 在他心里,中原来的顾小郎君可是读书人,读书人什么都会,要不然怎么教他阿爸把地种得比以前收成还多呢! 这天起,石临府大小苗寨蒸腾起制茶的氤氲香气。 过完清明,从采青到干燥的一系列制茶工序基本完成,只剩包装的活计。 这时新长的嫩芽已开始变老,今年是茶树移栽第一年,产茶量还不高,顾锦棠想做成精品路线,就不适合继续采摘了。 大致估算一下,石临寨加上其他寨子制成茶叶有三万斤,对于第一年来说收成相当不错。 要知道在古代对付病虫害的手段相当有限,作物很难高产,村民们初看到丰产的茶园时眼睛都瞪大了,摘起茶来宛如捡金子一般干劲十足。 顾锦棠开始考虑茶叶的销路。 村民们忐忑期待着,真的会有人买他们的茶吗? 衙署每天晚上人都是满的,村民们关心茶叶生意,盼望能卖出好价钱。起码,要比粮食卖得贵一点吧?能给家里孩子做身新衣服,毕竟娃儿们这一年也辛苦了哩。 最好就是能攒修房子的钱,寨子里好些户人家房子都烂了,没钱请瓦匠来补。 可石临府苗寨几乎不和外人通商,这可怎么办?难不成去隔壁水江府找?可是这样一来,还要被多盘剥一层税钱。 顾锦棠想的不一样,他需要钱,所以这些茶叶要卖高价。他不仅不去外面找销路,反而要让四路八方的商客自己上石临府来买他的茶。 一小队牵马的行人走在弯曲山路半腰,来苗寨收药的商客如期而至。 这一路行来颇为不易,人马都急于到达村寨休息。虽说民风更开放的水江府才是他们主要的药材采购地,但商人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获取利益的机会,每年还是会来石临走一趟。 当然,这种苦差事,也只会分到商队里不太有地位的管事头上。 通常苗寨里在白天也很安静,偶尔传出鸡鸣狗吠,而村民都在山坡的田地里干活,但这回他们一进村竟受到村里人的迎接。 “大人说,请你们去衙署一趟嘞。”石打道。 朱管事和他的手下惊讶极了,这小伙子官话居然说得很好,去年来时村里人还没几个听得懂官话呢! 惊讶完又提起心来,他们走南闯北自然知晓朝廷颁发下来的政策,不过苗人的土司、邑长都从本地人中设立,找他们会是什么事? 朱管事一行人跟随石打前往衙署。 牵马的小伙计好奇打量村寨里的房屋,耸着鼻子嗅了嗅:“哎朱叔,你闻着了吗?自从走进寨子里,我就闻到一股茶香。” “茶香?” “是啊,好清的茶香,比少爷沏的碧螺春还要香!” 朱管事还担心接下来会不会有麻烦,心事重重,提不起心思在意什么茶香,随意回了句:“兴许是寨子里的人在制春茶。乡野粗茶,没什么好在意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9 00:29:32-2022-07-03 22:52: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实孩子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来到衙署, 朱管事一行人见到的是个中原人。 对方如主人坐在堂上,周围的苗人隐隐以他为首。那小郎君看起来年纪不大,眉目如画, 举止从容,一看便像大家出身的公子哥,只是不知怎会出现在苗寨里。 他穿的衣服也和苗人不同, 料子是不错的棉布, 朱管事很快打消不好的猜测,或许只是哪家的公子哥好奇出来玩耍? 行礼之后,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怎么开口。 堂上的小郎君先说话了:“一路奔波, 各位先坐下说话。” 好清雅的声音! 这位小郎君官话说得很好,朱管事几乎肯定对方来自京师。叫人惊讶, 敢从繁华京城来此南蛮之地, 还没有几个家族里养尊处优的小郎君能做到。 朱管事拱手行礼,姿态放得很低:“多谢小郎君。” 身后的小伙计们受到礼遇, 都非常无措, 在苗人搬来的椅子上坐立不安。 “石打,你去取些新茶来招待客人。”顾锦棠吩咐道。 “柳叔, 麻烦取些山泉水来。” 石打和柳叔高高兴兴地去了。 不知为何, 小郎君一说话, 旁边那些苗人们似乎眼睛都亮了起来,很是心情激动的模样。 村民们自然激动, 这茶做出来, 还是第一回 请客人喝。茶好不好,是否卖得出去, 全看他们反应如何了。 唯独顾锦棠一脸淡定, 有一下没一下地给膝上睡觉的狐狸顺毛。 周奚舟昨晚像是跑到山里跟老虎打架去, 今早顾锦棠一起床便看到只黄皮老虎叼只野猪放到衙署门口,转身垂头丧气离开,接着看他一早上神色困倦。 邑长不出现,事务交给顾锦棠来处理,苗人们也没有异议,反而理所当然一样。 只是私底下仍会嘀咕,夫人能干,但大人好像有点惧内啊! “还不知小郎君请我们来是为何事?”朱管事起身拱手。 顾锦棠说:“想和管事谈一笔生意。你们应该看到寨子里在制茶,我正在给这批茶叶找销路。” 奇了,小郎君竟说苗人想跟他做生意! 朱管事想了想道:“不瞒小郎君,在下毫州人士,我家主人世代做药材生意,对茶叶商贸未有涉猎。不过看您不是屈居此处的人,若是用得着,在下愿意尽绵薄之力。” 他心想,这些苗人农忙时节做不了几斤散茶,恰好这趟收不满药材的话,剩下的马背空着也是浪费,不如背些茶回去。 乡野粗茶虽价贱,便宜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