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娇纵哥儿的忠犬仆从 > 分卷阅读16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3(1 / 1)

“你家拆老屋那天,史香莲站在桥上望了好半天呢,整个人定定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听说她还去看袁得水了。” 苏凌没觉得奇怪,他道,“之前是袁得水出面叫袁晶翠把史香莲放着炮仗摆着酒席迎回家的。 现在袁得水受伤,史香莲去看看不是人之常情吗。” 二姑也点头,村里好些人家都提着东西去看了。 随后话题一转,二姑又扯到酒席菜谱上去了,赶天要拉着苏凌进城里把东西提前准备好。 苏凌也得益于二姑和三伯娘两人,不然他一个小哥儿如何操持得出一场热闹周到的婚宴。 二姑本就是大厨,负责定帮厨的人和买菜备菜。三伯娘心思细,负责成亲的一些习俗细节,担任大小事务总管。 本来一个月内,又要修房子又要准备酒席,定是忙的焦头烂额。但有苏刈推进,外加二姑和三伯娘协助,一切显得有条不紊。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不知不自觉参与进他们的酒席筹办中,自发的把自己空着的蒸锅、蒸笼、碗具等送到三伯娘家里。 这些行头都会做个记号不会认错。瓷碗除了在街上买的外,更不会认错。 村里每年都会几户人家开窑烧一批砖头和瓷碗。土瓷碗外部的花纹多是粗糙勾勒的树枝花鸟,但是瓷碗底部一定会刻着那家男人的名字。 在村里看人缘好不好,办一场酒席就知道。 就像锅这种东西,除了灶锅外,每家一般只买一个大蒸锅年节备用。 但是到办酒席就明显不够用,便只能借村里的。关系不好的,还不能借到够用的行头。 来送厨具家当的人多,最后三伯娘院子里块堆满了,她才说够了。 但村民却说多多益善嘛,不用担心苏凌家放不下,还说木屋前几天建好了,她去看后发现特别大。 二姑自拆屋当天帮忙了下,后面一直便和苏凌在山下张罗忙活。 她把晾干的糍粑用簸箕装好,这些是明天做抛梁粑用的。 五溪村房子建好后,主人要站在梁上屋顶向下面抛糍粑、糖果; 村民聚在下面伸手接,有的更是提前拿出干净的布单接,呐喊欢呼你争我抢,场面十分热闹。 新屋子建成,当地是要请酒的。但是五天后便是屋主成亲的日子,便是这次只有抛梁仪式没有酒席。 抛梁仪式的日子和时辰也不是随便定的,是根据屋主两人生辰八字选个时辰。 早上巳时前,村民便陆陆续续上山来到苏凌家中院子。 看到新屋的时候都连连惊叹,院子比之前大了许多。 院门口种了一排带苞的山茶树,白墙院子把那两亩荒地都圈在里面,荒地被划分为很多小块,中间铺着鹅卵石连接。 村里人看了直呼在家院子种菜还不沾泥,下雨天摘菜方便。 从院子入口有一个回廊凉亭,连通主屋和院门口的水池、鱼塘。这样天晴下雨洗菜洗衣服都很方便。 靠近竹林外的院子,保留了原本苏刈扎的竹栏干。只是在竹林中多了一坐四面围栏的竹屋。 竹屋和院子两颗桂花树之间架了坐虹桥。在竹林中听风赏雨倒是十分惬意。 院子中的木屋像是城里的亭台楼阁搬到了山野间。 但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只是一栋二层的三开间木屋。门窗雕花精细,屋檐下的斗拱也看着繁复雄壮,比村里屋子看着气派很多。 一楼做了六间房间,灶房、净室、木匠房、药材房、书房、堂屋客厅。二楼便是卧房和净室,还有另外三间空着的卧房。 之前的鸡圈和马棚也被圈在了院子一角,马棚外还开了水渠,这样洗马圈时也方便排水。 众人纷纷感叹气派得费多少银子时,抛梁仪式已经开始了。 二楼栏杆上挂着土布染的五彩布五彩丝,蔡老头正拿着大公鸡的鸡冠血沾在五彩布上。寓意今后大吉大利,大富大贵。 他手上抱着大公鸡沾鸡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一片绫缎一片纱,我把绫缎高梁挂。 亲朋赶来齐庆贺,喜盈满堂儿孙旺” 下面聚集的村民齐声说好连声鼓掌,蔡老头便把五谷和糍粑从二楼四面八方撒下来: “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2] 底下围观的村民又摇臂欢呼,一片叫好,气氛十分热闹。 后面苏凌和苏刈两人在二楼洒铜钱的时候,地下的大人小孩子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一般主人家抛些干果花生较多,村里还是头一次抛铜钱的。 直到正午抛梁仪式才彻底结束。 然后一个下午两人都在清扫庭院,忙里忙外准备成亲装饰,挂红绸、红灯笼贴喜字。 苏凌直接下午累得睡了个午觉。 等晚上天黑要吃饭的时候,还没见人下楼。 他上楼见苏凌房间还关着,他推门进去,只见一个穿着大红喜服的背影。 喜袍松垮搭在单薄的背脊上,像是裹了一块细润的玉,苏凌正低头捣鼓腰带,露出一片雪白的后颈,肩胛骨像是破茧成蝶正欲从迤逦的红袍里挣脱。 苏刈呼吸都轻了,朝里唤了声阿凌。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成亲 第68章 慎买慎买 成亲当天, 整个村子都十分热闹。 炮仗声裹着烟雾夹着烛火香味从山上散开,喧闹欢笑声在龙滩河上空荡漾,喜气笼罩着整个村子。 原本村子里成亲是要男方挑吉时迎亲, 放鞭炮三催三请。这期间, 媒婆会唱喝不同的迎亲词,屋里人听见鞭炮声便要拉着哥儿的手开始哭嫁。 这哭嫁也是门学问,不是嚎啕大哭, 而类似手绢掩面吟声唱调。哭得越好, 今后儿女日子越红火好过。 到了吉时,哥儿便由家里兄弟背着过堂屋门槛。院里烧着红绸扎的葵花杆, 兄长便要背着新人跨鸡血火盆、踩碎瓦片。 着寓意着今后日子红红火火岁岁平安, 这也是向男方家里示威, 如果怠慢了, 娘家有人撑腰。 这一切流程走完后, 哥儿便交由新郎背着,一路吹吹打打回家拜天地。 新哥儿到男方家后便会坐在喜床上,由一个多福多喜的妇人或哥儿陪床解闷,这一坐便要坐到晚上洞房之时。 苏凌两人情况特殊, 但也自有一套方法。 三伯娘说流程每一步都不能省, 都是有寓意集福气的。 加上两人成亲前本就是分房住,便叫苏刈把苏凌按照流程从他的房间背回新房。 两人玉冠束腰穿着大红喜服宛如一对璧人。苏凌本生的好看,此时面若浮粉眉眼含情, 比平日多了份属于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