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仰看到姜未报了铅球,有种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感觉。运动会的时候,一个项目没人报,班长会填上自己的名字。 尤其是一个要求很高的班长,对于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都很看重。 林承业尸体姿势的提示就是这个。 当确定同桌不是姜未的那一刻,陈仰脑中的毛线团就理出了线头,现在他手里捏着报名表,眼前豁然开朗。 王阳死之前看到了姜未,他肯定感觉很奇怪,班长不是在班上吗,怎么会出来的,所以他死时会出现震惊的状态。 而夏乐的确是在暗恋姜未。 有暗恋经验的杨雪和钱汉之所以觉得有问题,并不完全贴切,是因为夏乐在透过“姜未”看姜未,情感上拐了个弯。 陈仰把报名表收起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盘旋在他心头的所有违和感和矛盾全部消失了。 任务目标不是“你不写不要耽误别人”这句提示里面的“你”,而是“别人”。 现在陈仰往回想,会发现有很多小细节都对准了任务目标,真相破土而出的时候,他没有感到半分诧异。 “那教室里的那个人是谁?”杨雪忍不住问。 “笨,都长一样了,还能是谁,双生子啊。” 后面冷不丁响起一个笑嘻嘻的声音。 杨雪一回头就对上了一张放大的乖宝宝脸,这人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她怎么一点都没察觉? 文青就跟杨雪肚子里的蛔虫似的,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你问陈同学,他知道。” 见杨雪看过来,陈仰心不在焉道:“差不多一分钟前。” 陈仰在想双生子的事,其实要不是得知常超做了鬼都不敢上楼,他真以为同桌是对方变的,目的是体会学霸的待遇,这是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的。 陈仰转而又想,不对,没什么逻辑,因为常超不论是变成姜未还是附身,都不可能从一个倒数的差生变成真正的学霸,性格可以伪装,智商不行。陈仰啃了啃嘴角,然而他的同桌是名副其实的学霸,霸中之霸。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是双生子了。除了这个没有其他可能。 “双生子的话,那教室里的那个是弟弟姜来吗?”白棠思索着说出一个词,“未来?” “未来?”文青啧啧,“父母取名这么随便的吗。” 陈仰的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白光,他不适地闭上眼睛,不远处有叽叽喳喳声传来。 等陈仰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视线范围里多了一群学生,他们或扎堆或单独地站在台阶上面。 “那些学生是干什么?”杨雪问完就知道了答案,他们在拍毕业照。 陈仰望了望台阶上的学生,“姜未”也在其中。 班主任的喊声传来,催促陈仰一伙人快点站队,不要磨蹭! 于是陈仰他们也站在了队伍里面。 陈仰的右边是靳骁长,左边是“姜未”,他抬手碰了碰胸前不知何时多出来的校徽,余光往“姜未”那扫。 “姜未”站得笔直端正,他的姿势在队伍里格格不入,不止站姿,许多方面都是。 陈仰挑眉, “姜未”扮演的是真正的姜未。 真正的姜未就是这样的人,在意气风发青春洋溢的光阴里自成一派,成熟而骄傲地孤独着。 班主任点了点人数:“人没到齐。” 陈仰的脸色一变,他的队友少了十一个,很显然班主任不管他们的死亡人数,班主任只在意自己的学生。 没来的是指常超和姜未。 “大家都回班上去吧,毕业照今天不拍了,明天这时候再拍,一个都不能少。”班主任拎走了三脚架和相机。 班主任的这句话透露的信息犹如平地一声雷。陈仰心头微震,这次的任务竟然是让班主任弥补职业生涯的遗憾,遗愿。 台阶上只剩九个任务者。陈仰神色凝重道:“明天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钱汉懵逼脸:“啊?为什么?” “看来时间线是班主任的。”白棠揉了揉干涩发红的桃花眼,“拍毕业照的时候,常超和姜未都要在,只要少了一个,时间线就会重来。” “重来?再从高一开始?”曾进抓着头发满脸惶恐,“不行,我不行了,再来一次我真的撑不住。” “不止你,我们都不行。”杨雪努力让自己平静一点,“常超好办,他不敢回去上课是害怕姜未……” “只要我们摆平了姜未,常超就会回到班上。”杨雪眼里的光芒只持续了一两秒就暗了下去,说得容易,执行起来太难,他们到现在都没见到姜未本人。 陈仰突地出声:“姜未是怎么死的?”他不是问的队友们,而是自言自语。 “常超他爸投毒啊。”杨雪说。 “那姜未的怨气为什么这么大?”钱汉嘀咕,“想不通。” 陈仰想起了夏乐在日记里写的三句话。 ——我知道你很不开心,对不起,我帮不了你,我真没用…… ——不要管那些人!!!不要管!!!他们不值得你在意!!! ——你是最好的,你没有错! 陈仰把“不开心”“那些人”“不值得你在意”这几个字圈起来,作为琢磨的重点。 姜未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那些人指的是谁……还有最后一个重点,夏乐写“不值得你在意”,说明她看到姜未很在意,他在意那些人的看法或态度。 陈仰朝着这个思路往下顺,他半晌道:“我大概知道姜未怨气大的原因。” “什么原因?”钱汉好奇地询问。 陈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了个问题:“假如你在这个班上,你的同学常超留遗书自杀了,你会不会认为班长有错?” “我不会。”钱汉呆了下,他小声嘟囔,“但有的人会那么想。” 陈仰又问道:“那如果常超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爸总是来班上闹,无差别怪罪呢?” 钱汉咳了一声:“那我就会吐槽了……” “可能会不理智的认为都是班长的错,要是他当时不说常超就什么事都没有了……”钱汉试图站在那个班级其中一员的角度思考,他的话声一停,挠挠头说,“好吧,我也知道原因了。” 其他人没有讨论,很显然早就想到了。 常超自杀之后,他就从一个自己不学好还影响别人的差生成了弱势群体。 舆论会向弱势群体倾斜。 常超一死,姜未就成了间接害死他的凶手。 当年姜未要面对的除了常超他爸的仇恨,还有多方的责怪,譬如同学,老师,其他班其他年级的学生,甚至看到新闻的亲戚们,带节奏的媒体和网友。 这对一心只知道学习,一路朝着目标前进,即将面临高考的姜未来说,不亚于是生活全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