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民国之燕燕 > 分卷阅读2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7(1 / 1)

想描写一个妇女是怎么被人诱骗的。前者是风流韵事,后者是犯罪。 可她随即发现,假如她仍执意只描写爱情,那她就和市面上那些男人没有两样。都只拿爱情当遮羞布,哄得男人女人们沉浸其中,掉几滴眼泪,将事实真相弃之不顾。 而她是个女人,这就显得格外的恶毒。 当她为此发愁而不得不改掉翻译的主线情节时,苏纯钧还很奇怪:“我早说过他们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啊。” 他好笑的搂着她的肩哄她不要难过,心想女孩子果然还是更浪漫一点。 杨玉燕想起施无为与苏纯钧,无意中好像堪破了一个真相。 她与杨玉蝉说:“男人真现实啊。” 施无为那么天真纯朴的一个人,但他也从来没把《安娜》看成是爱情故事。 人人都将渥伦斯基当成是这个故事中的配角,安娜是主角。但事实上确实是由渥伦斯基开启了整个故事,也是他推动了所有的情节发展,安娜像一只木偶,在他的影响下慢慢步入悲剧的命运,最终死在了他们定情的火车站。 她记得安娜在临死前看透了渥伦斯基的爱情与卡列宁没什么不同,他们都并不爱她。 她以为这已经是最悲哀的地方了。 但当她发现施无为与苏纯钧对《安娜》的解读与她完全不同之后,她感觉到一股凉意从天灵盖灌入全身。 杨玉蝉说:“你记不记得姓杨的在报纸上说他爱妈妈爱我们?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话。那时我以为他们是装傻,揣着明白装糊涂。” 杨玉燕点点头。 杨玉蝉:“我把《安娜》读完了。”她把书翻到了最后,指给她看:“渥伦斯基听说安娜自杀后打算吞枪自尽,不过让人救了下来。他的朋友感慨渥伦斯基爱惨了安娜,认为安娜这个女人用爱情折磨了一个有为青年,最后弃他而去,抛弃了他。” 杨玉燕看起来,只是最后的一小段而已,像是另一个旁观者在替看书的人发表议论。 杨玉蝉:“这才是让我心凉的地方。那些读报纸的人中,估计有不少都认为姓杨的真的爱我们和妈妈。就算他背叛家庭,登报离婚,想拿走家里的钱,从来不管我们,等等。这些人仍然认为,他爱我们。” 比真相更可悲的是当你发现你无法改变假相时。 假的比真的有更多人相信,于是假的变成了真的。 杨玉燕思考了一天以后,将大纲改了。她仍然将安娜定性为主角,却从渥伦斯基的角度开始,他所有的对话都保留下来了,还有卡列宁,还有安娜的闺蜜、她的朋友们,所有人对安娜的评价都保留了下来。 安娜成了名符其实的“主角”。 苏纯钧看了一下她挑选出的场景,这些都要翻译出来的话,可能要花上几年的功夫。 不过他才不会提醒她这是一件大工程呢。 能有件事让她忙,这样她就不会总掂记着回到学校去了。 杨玉燕在众人的帮助下整理完了新的大纲,发下大愿:“我要在一周内把它翻完。” 所有人都看出这不可能,一周她能翻到第二章就算她厉害。 但所有人都没说。 施无为看一看杨玉蝉和苏纯钧,很奇怪这两人为什么不提醒她。 杨玉蝉发觉他的视线,背着杨玉燕解释了一下:“这样她才会认真学习。” 这段时间,杨玉燕对俄语的兴趣正在急速减退。她已经无法再忍受那些长长长的单词了,相比之下法语是多么亲切。 要不是《安娜》这部小说,她又突发奇想要翻译出来,可能她现在早就光明正大的把俄语排在法语之后,并且永远也不会再把它提起来了。 杨玉蝉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施无为一直以为杨玉蝉是很宠爱杨玉燕的,他看得出来祝家所有人都很娇惯杨玉燕,不过他就算看出来了,以前也从来没打算说什么,不止是因为他怕交浅言深,而是他很少反驳别人的主张。 他佩服的说:“你对你妹妹真严格。这样对她才是好的。” 杨玉蝉仍然记恨杨玉燕说她没有施无为会教这件事,可她不能把火气撒在施无为头上,只好加倍努力督促杨玉燕了。 不过三天,杨玉燕就开始发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她想像的更困难。 一方面,她希望把所有的内容都表达清楚。一方面,这会令篇幅变得无比的长,人物越来越多……她本来只打算写三个人物。 另外,加入太多人物之后,故事情节变丰富了,主旨却变得不太清晰了。 最后,她发现要是想将人物的性格与内容结合起来,那语言文字就会变得更加奇怪了。 她想打退堂鼓了。 可是这里有三个人,不许她退后一步,他们帮她做了那么多工作,她怎么好意思说不想干了呢。 杨玉燕的满腔后悔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述。 天气越来越热,太阳越来越大。 马大妈的汽水越卖越好了,有时一天都能卖掉一箱。 卖猪肉的猪肉刘和开点心铺的人都没有回来,店还是没有开。街上越来越多的店铺关门,但街上的人却没有减少,自行车还是横冲直撞,电车外面都挂满了人,行人面容或是愁苦,或是麻木,或是焦虑。 汽车和黄包车鸣着笛在街道上穿过。 一辆黑色的汽车停在了祝家楼下。 马大妈看到汽车里面坐着的是祝女士,赶紧就打招呼:“祝女士,您回来了,喝汽水啊。”她主动打开两瓶汽水递过去。 开车的是于英达,他跳下车去给祝女士开车门,回身接过两瓶汽水,掏出两块钱扔给马大妈。 马大妈连忙接住钱要还回去:“不用,不用钱。” 祝颜舒接过汽水,笑嘻嘻的说:“拿着吧。”然后与于英达一起走进了祝家楼。 两人一前一后上楼梯,于英达一直看着祝颜舒,又高兴又快活。 祝颜舒也对他挺和气的,不同于以前的客气与疏远。 她想换金条,不料现在银行已经不卖金条了,只收。而街上的金银铺也开始不兑金条了——除非你拿金饰去换,他还要扣一两分折扣进去。 国家发行的钱钞已经不行了。 祝颜舒手里的钱有两千六百多块,越放越不值钱,最后只会变成一堆废纸。 她想了个办法,在牌桌上换掉它们。 她打了一辈子的麻将,真要打起来是不会输给别人的。所以就换成别人输了。 廖太太一天就输了五百多块,两天输了小一千,气得破口大骂。她倒是没把矛头对准祝颜舒,只恨自己运气太背,手风不顺。 于英达就被叫来替打。 吃喝玩乐是他吃饭的本事,他马上就发现廖太太总输钱是因为祝颜舒。他不露声色,帮着祝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