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火堆旁边的隔离道中。 人们吆喝着,迅速开始掘土掩埋蝗虫。 那是……什么?! 愕然之下,李世民径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画面很快就消失了,只有碟子里的油炸蝗虫仍存在着。 李世民迫切地问:“那是抑制蝗灾的办法吗?” 祂没有否认。 李世民二话不说,夹起一只油炸蝗虫,嚼都没有嚼几下就咽了下去。 新的画面,或者说,新的治蝗法出现了,一群农人冬天时开始在地里寻找,找到出现像蜂巢一样小孔的地面,记录下地点,在这块地上种植蝗虫不会吃的绿豆,利用翻垦田地来翻出虫卵。 “蝗虫不吃绿豆……”李世民暗暗记下这点。 另一边,程知节也惊道:“蝗虫也不吃菽豆!” 尉迟敬德道:“还有脂麻!” 李世民飞快夹起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其余人与他是一样的动作,便连杜如晦亦是开始动起了双箸。但是他们之前吃过好几个蒸饼,肚子本就有七八分饱了,现在又吃起了蝗虫,一个个吃得肚子鼓胀,撑得难受。 “我……嗝……”李世民用袖子捂住嘴巴,打了个蝗虫味的嗝。 程知节瘫在椅子上,“殿下,臣真的吃不动了。肚子要撑破了!” 但是,治理蝗虫的办法似乎还有不少。 李世民想起来刚才在画面里还看到一只白色的鸟儿能吃蝗虫,但是他没认出来那是什么鸟。如果多看几眼,说不定能认出来——或者记下特征,到时候问一问对这方面涉猎颇深的人才。 他吩咐护卫:“快去取健胃消食药来!” 护卫很快就将药丸子取来。李世民左手一粒健胃消食药,右手一筷子蝗虫—— “扶寡人起来!寡人还能吃!” 第125章 父慈子孝 李渊的案头被放上了一封《除蝗疏》。 “连续四年的蝗灾?!”望着现任太子李世民, 听着他的汇报,李渊心脏猛地收缩,一瞬间险些喘不过气来。 任何一个皇帝……不, 甚至任何一个人, 只要不是傻子, 都知道连续四年蝗灾对于国力的损耗有多么可怕。 “难道是朕这些年做天子, 做得不够好,触怒了上苍?”李渊提着的心放不下来了, 他嘴唇颤抖地问:“还是朕一直没灭掉突厥, 使得治下百姓时不时便要忍受突厥掳掠,上苍对朕失望了?” “……”李世民尴尬地移开视线。 他要怎么说?说:阿耶,其实四年蝗灾是你儿子我在位, 如果蝗灾的出现是因为皇帝失德, 那也应该应在我杀兄弟,逼父君退位这一件事上? 当然, 哪怕有山鬼出现,李世民依旧不信天灾和皇帝的作为有什么关联——真要那么灵验, 大江大河旁边也不需要造什么河堤了, 皇帝只要当个明君, 就能保证国土里的大河永远不会发生水灾。 李世民比较隐晦地表达:“阿耶放心,这灾情与你无关。” 李渊根本没想到自己会退位那方面去, 只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又叹息:“久旱必有蝗, 连续四年,恐怕不仅是蝗灾, 还有旱灾, 这……百姓们要如何活下去?” 李世民却道:“阿耶, 离明年春的旱灾还有半年, 咱们的生死危机,在眼下!” “生死危机?眼下要发生什么生死危机?”宛若是被刺痛一般,李渊面皮就是一抽。 又有事?! 又要有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 李渊要是知道某句话,一定要仰天长啸,来一句:“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李世民把渭水之盟的事情说了一下,掐头去尾,说重点:“八月底,突厥将会打到渭水便桥前,堂堂大唐天子只能斩杀白马,与他们签订盟约,赠予金帛。” “打到渭水?!”李渊无法想象,这是怎么样一个让人绝望的场面。而且,大唐天子?那不就是他吗?他又一次被逼到和突厥结盟,出钱将人客客气气送走? “李靖呢?他不是镇守灵州吗?李靖没守住?” “和往常不同,突厥特意绕过灵州,从会州那边进攻,一路攻入原州,直破泾州。” “泾州……” 会州是边防,被突厥入侵成功不奇怪,原州也不奇怪,可泾州是内塞……他们大唐又一次被入侵进内塞了? 李渊正在想镇守泾州的将领是谁,李世民就已经告诉他了:“是李艺。” “是他?”李渊对此人印象深刻,这人本名罗艺,他很看重他,还特意赐下李姓,封为左翊卫大将军,领天节军将,镇守泾州。 李渊大怒:“朕以为李艺能以威名令突厥惧服,威慑突厥不敢进攻泾州——他竟然如此辜负朕的期待!朕要砍了他!” 说着,李渊就拔|出了天子佩剑,一脚踢翻案几,镇纸的,写字的,盛墨的,点香的,凡是案几上可以放置的东西,都轱辘轱辘滚下去,易碎品更是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不生气不行,他能不气吗!那可是城下之盟!奇耻大辱!但凡出点差错,国都没守住,他可能就要效仿秦末年的秦王子婴参拜汉太|祖刘邦那样,颈上系着绳子,捧着皇帝的印玺,立于路旁向颉利投降了! 李世民连忙抱住气势汹汹要找李艺算账的李渊,“阿耶,冷静,这是还未发生的事!不能用将来之事斩现在的官!” 李渊强行按下怒气,板着脸问:“那你说如何是好?” 李世民扑通跪倒在地,抱着李渊大腿哭嚎,“大唐受如此大辱,儿何曾不心痛!突厥打来时,儿因着一些缘由无法出战,只能瞧着那颉利兵临渭水,在我大唐耀武扬威,身为天策上将,儿愧疚啊!” 李世民:没错啊,因着一些缘由没办法出战——当了皇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然没办法出战。 李渊则理解成了:恐怕是他打压二郎,将二郎的兵权分给了四郎,才让他无法出战。 李渊又是羞愧,又是庆幸,“无妨,这事还未发生,还可以挽回,你快快起来!” 李世民跪着就是不起来,仰起脸,泪眼婆娑看着李渊,“阿耶!让儿去镇守泾州吧,由儿代替李艺,定能将那颉利的兵马杀退!使我大唐君臣免受折辱!” 天策上将的威名可是在隋末唐初之时,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堆出来的。听到二儿子主动请缨,李渊一喜,微微弯腰,双手以很轻的力度搭在李世民肩头,面容流露感动:“二郎,你……” 李世民也眼含热泪望着他。 好一派父慈子孝。 李渊刚想要答应,转念又觉得不行。突厥知道绕开灵州,他们听说李世民镇守泾州,难道不会连泾州都绕开吗? 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