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44(1 / 1)

遂欣喜且好奇地问:“这是哪家学说?与谷梁倒有共通之处。” 汲黯没有说,只又问:“如此,臣请殿下以身作则,严己再求人,殿下可能做到?” 刘据将身体坐得更直了,郑重地说:“太傅所言,皆言在吾心上,吾能做到。” 汲黯捏着自己的手,紧张到屏住呼吸,“我方才所说,也贴合谷梁,臣为太子讲一讲这些道理如何?” 那些话都讲到了刘据心坎上,令他不假思索道:“请太傅教我!” 汲黯一点一点地舒气,垂下眼,看着自己在地板上短短的影子。 董仲舒能搞儒皮法骨,他就不能篡改谷梁,来个儒皮道骨? 他是看明白了,陛下最爱公羊派,如今纵使看似允许百家争鸣,实际上陛下心中只有一种学说,无人能动摇其地位。 黄老想要重新起来,得看新君。 汲黯又抬眼,凝视着自己这名学生。 这是多么合适的一名“无为而治”的君主啊! “汲黯这个人的确是正人君子,可也不能忽视他是一名黄老学子。” 刘彻单手捧着脸,冷眼望着视线所及的暗影,“太子守文,黄老与谷梁这两派,就算过往再有激烈冲突,想来此刻也预备放下抵触,围聚在朕的太子身边。” 无论哪一派学说都会重视掌权者,唯有成为国学,才能让自家学说壮大起来。 黄老还好,汉家初时就尊黄老,但是谷梁不行!独尊谷梁会造成天下大乱,谷梁学说里支持宗族的部分,就是在掘汉家根基! “命——” 郎吏开始凝神静听。 刘彻:“侍中霍光兼任太子家令,阴安侯为太子舍人。” 郎吏记下指令,眼中流露出艳羡。 陛下对冠军侯与长平侯真是盛宠,不仅给予他们荣光,还惠及兄弟、子嗣,派去太子身边做家臣,往后就是下一任天子的心腹重臣了啊! 阴安侯卫不疑是长平侯卫青次子,与太子刘据年龄相仿,为人沉稳,颇有乃父之风。 还是太子表弟。 刘彻咬着后槽牙,下颔收紧。 不是亲亲相隐吗?与其重视那些不知心思的外人,不如去重视你表弟。 至于子孟…… * 霍光霍子孟收到任职通知后,仿佛身体血液流动都凝固了。 太子家令?掌管太子食汤沐邑十县?待太子登基后,高低一个两千石? 陛下还记得他听到的将来之事吗? 这是试探他能不能当个周公那样的忠臣贤臣,还是…… 不行,打住,不能想! 若是有人站在霍光身后,就能看到他后脖颈上,细细密密鼓起的鸡皮疙瘩。 * 与此同时,张骞带着外国使臣,踏上了汉土。 这群黑肤色的使臣四处乱看,叽叽哇哇,口中念着“塞雷斯”。 张骞了解过,“塞雷斯”是他们王朝对华夏的称呼。 其中一名使臣还老喜欢往林子里跑,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张骞就忍不住问:“王子在找什么呢?” 会那个王朝语言的汉商人将之翻译过去,年轻英俊的王子脸刷一下红了,很快又笑了起来,犹如山花烂漫。 他说了几句话,汉商人便翻译给张骞:“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我很喜欢你们的丝绸,想看一看它要怎么收获——是从树上长出来吗?” 张骞便简单说了一下丝绸是怎么形成,在商人翻译过去后,小王子脸更加红了。 真是心思简单啊。张骞不禁感慨。 小王子维持着笑容,黑色眼珠转来转去,好奇地打量东方丝国的同时,脑中不停回忆他父亲的交代。 赫利,你要好好观察这个国家,看一看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看一看他们有没有和阿基米德一样的贤人。 第289章 班门弄斧 张骞领着使团到长安后, 第一件事就是单独去见刘彻。 “他们自称国名为库马特,蜀贾人言是‘黑土地’之意。” “蜀贾人?” “自商以来,蜀贾人便从西南入夷地,贩运蜀丝、蜀布, 往市身毒, 其中有人更胆大,继续往西南去, 便来到了库马特, 习得那边言语, 将蜀物售卖出去, 在那里,绸缎十分昂贵。” 刘彻一扬眉又一笑:“贾人为了利益,真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又问:“究竟卖出了多少, 竟然能让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怕骨埋异乡?” “他们按重量买绸缎, 一两上品布是一两金。” 刘彻的心情一瞬间变得很复杂。 “朕记得你说你从库马特回归, 所废时间几近一岁吧?” “是。亏得有精卫给予舆图,否则还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 张骞一阵后怕, 有路线图他都走了那么久, 如果没有路线图, 不知道要迷路到哪里去了。 “臣要多谢陛下。”张骞卒尔一拜。 刘彻斜了他一眼,“你谢什么?” “臣谢陛下允许臣能继续出使, 前往库马特,而非停在乌孙, 等待副使从其他国家回归。” 这有什么好谢的? 刘彻哂笑。 张骞带着任务出去, 目的就是同乌孙结盟攻打匈奴, 天幸匈奴已经被消灭, 自然不用再继续那个任务。既然张骞唇舌间的祈望被精卫听到,转述于他,他也乐得大方,满足张骞探索新国度的心愿。 “与其谢朕,不如和朕说一说这库马特,蜀贾人贩一回绸缎,来回不过数年,就能赚下千金家资,朕真是羡慕啊。” 张骞便说了—— 汉土之外是乌孙国,乌孙国再过去就是疏勒,疏勒靠着葱岭,那是一片高高的山,人迹罕至,四顾茫茫,夸张的说,人骨才是里面的指路标。汉使团在里面翻山越岭二十多天,才到达大宛。 大宛有良马,奔跑时汗出如血,极为稀奇。 大宛过去是大月氏,大月氏再过去就是安息,安息之后有什么国家,张骞也不清楚,他按着舆图路线埋头赶路,赶了百来日,方才到达库马特境内。 “那里的人皮肤是黑的,他们说,他们那里很少下雨,靠着他们的大河才养育了全国人。” “他们每年都会有水灾,一泛滥就是将近半年,臣到时大水已退去,他们已经开始播种了。” “那儿与汉土相差无几,也有国君,也有法规,民间也有农具耕种,池子蓄水,他们也懂得制造工具汲水,称为沙都夫,如同汉家桔槔。” “库马特的国君对东方丝国——便是华夏,惦念已久。他们甚爱我们的绸缎,达官贵族争先追捧,国君亦以穿绸衣为荣。他们见到臣,得知臣是汉使万分惊喜,热情招待了臣,并在臣欲归国时,派出使臣相随,使君便是库马特国君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