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和一个眼神都没给两个弟弟,转头给永安侯夫人盛了一碗。 盛第二碗的时候,永安侯已经端正坐姿等着了,甚至提前构思好了贬损的话。没想到,楚云和端起丸子就送进了自己嘴里,丝毫没有孝敬老爹的意思。 永安侯:“……” 他一脸不满地看向自家夫人。一起眼巴巴看着的还有向来被偏爱的楚家老三和老四。 永安侯夫人从容地端起碗,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还抽空赞了句:“味道不错。” 同样被忽视的还有楚家老大,永安侯世子,楚凌和。 他向来高傲,从不把楚云和这个弟弟看在眼里,如今竟然有东西楚云和有他没有,哪怕是一碗丸子汤也让他不舒服。 “你整日在平康坊游荡,结交的都是此等蝇营狗苟的谄媚之徒吗?” 楚云和在家里忍气吞声惯了,或者说,他为了不让母亲生气,不愿计较兄长的目中无人和弟弟们的自私跋扈,但是,这不代表他可以接受自己在意的人无端背上骂名。 “原来,姜先生和他养大的阳光开朗、交友广泛又聪明有头脑的小郎君在大兄眼里只配得上‘蝇营狗苟’四个字。” 楚凌和一怔,极力辩解:“我没说姜先生!” 楚云和吃了口丸子,继续道:“‘谄媚’倒是没用错,若不是我谄媚地巴结着楚家阿弟,人家才不会给我送好吃的。” 楚凌和被怼得哑口无言。 甚至,承天门外都有插着小彩旗的身影。 楚溪客特意交代,丸子汤也要有五公主和贵妃娘娘一份。预计是要送到五公主府上,不料正赶上这日五公主进了大内,那个跑腿小哥又是极负责,于是壮着胆子送到了承天门。 赶巧了,贵妃娘娘的心腹女官出门办事,看到楚记的旗子便留心问了一句,得知是楚记丸子铺给娘娘送孝敬,当即接了,还笑盈盈地赏了那个年仅十二岁的跑腿小哥一片金叶子。 跑腿小哥认认真真道了谢,便大大方方地接了。因为小郎君说了,客人若对服务满意,会额外“打赏”,可以收,且不必上交。 跑腿小哥美滋滋地收起金叶子,蹦蹦跳跳地回去交差了。 一顿饭没吃完,“楚记跑腿连皇宫大内都去得”的消息就传遍了长安城…… 这下,楚记跑腿小分队是彻底扬名了。 第77章 昨日的跑腿小哥联合行动,成了楚溪客商业版图中十分经典的一个片段,直到很多年后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近来, 京中刚好没什么新鲜事,街上插着小旗子, 目标极其明显的跑腿小哥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你看他们身上插的那个小旗子, 怪好玩的!” “害,还都是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出来赚钱养家了。” “你是不知道,别看人家年纪小, 说话办事可地道了,关键是态度还好, 掏个几文钱就把事给你办了!” 众人一听,纷纷好奇道:“听这意思, 你是花钱让他们跑过腿?” 说话那人本就带着炫耀的意思,如今陡然成了人群中的焦点, 顿时更有兴致,把如何叫住跑腿小哥、如何签单、如何付钱、对面何时收到东西……整个过程都给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有人问了:“倘若没有东西要寄, 又想见见这阵仗怎么办?” 对方很有经验地答:“好说呀,去祥云楼订餐, 也不用订太贵的, 只要消费超过五十文都能给你送。” 众人一听,纷纷心动了,虽然嘴上酸不溜丢地说着哪有那个闲钱,实际彼此分开后, 各自悄悄去往祥云楼, 订了第二日的餐食, 并点名了让楚记跑腿小哥送。 于是,第二日,祥云楼的生意就空前火爆了一把。 其余食肆看到商机,纷纷打出标语:“凡在本店订餐,均由楚记跑腿配送。” 这样一来,体验过送餐上门的顾客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而楚记跑腿小哥的服务态度确实经得起考验,一来二去,不用楚溪客再卖力宣传,楚记跑腿的口碑就起来了。 一旬过去,楚溪客按照之前承诺的,除了管吃管住之外,还会把毛利的一半分给跑腿小哥。 这就意味着,跑腿小哥们的吃住、服装、培训、其他环节的开销一律由楚记承担,从客人那里收到多少钱,小哥们就能分其中一半,完全不用担心楚记以各种名目克扣。 这种情况下,在生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基本就是楚溪客个人在往里填补。 比如这次,看似一箱箱铜钱摆在面前,实际云竹和董书生拿着账本两相一对,小哥们一人能得一大串钱,楚溪客却是入不敷出。 董书生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小家伙原本连肚子也填不饱,我把他们叫过来的时候只说了管吃管住,没有工钱,小郎君实在不必自己往里填补。” 楚溪客摆摆手,玩笑般说:“放心吧,不会一直往里填的,我赚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到时候你别说我黑心就行!” 董书生内心动容,理起账来更为认真。 别说,还真让他发现了一处不对:“这个单子对不上。” 是这样,因为跑腿小哥们在送小件物品和餐食的时候都是腿儿着的,楚溪客怕他们跑太远会累也不安全,因此规定“物件出坊,人不出”。 也就是说,每个坊市留守的人是一定的,物件在各坊之间传递,伴随的“签单”也会有所差别,倘若有人为了私吞跑腿费而故意把远距离的单子改成近距离,对比一下很容易就能查出来。 眼下,被改动的就是一盆从东市送到西市的金丝菊,途中经过平康坊、务本坊、兴道坊、善和坊、太平坊、延寿坊,跑腿费是九文,但是眼下明明有西市接收的单子,发出的那一份却改成了从东市到务本坊。 董书生把手中的签单放到这一条线上,皱眉道:“倘若是有人故意为之的话,中间可以吞没五文钱。” 楚溪客看向云竹:“全部筛查一遍,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云竹当即和董书生一起,把所有签单检查了一遍,最后总共发现了十份有问题,都是从东市发出的,还恰好不多不少,每天一份。 问题出在谁身上,一目了然。 楚溪客没有立即表态,毕竟人是董书生跑遍了大半个长安城找来的,他不想让董书生为难。 没想到,董书生的态度比他还坚决,直接把负责东市的小队长和四个队员,连同总队长黑子一起叫了过来。 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半大少年,还不懂得很好地掩饰情绪,一进门,看到大人们脸色严肃,顿时慌了。 不过,慌有不同的慌法,有人懵懂,有人疑惑,有人害怕,也有人心虚。一番盘问之后,很快查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