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奶奶就会非常认真地纠正:“是北瓜,不是南瓜, 北瓜和南瓜不是一种瓜。” 有段时间楚溪客帮苏奶奶进菜, 苏奶奶担心他买到南瓜,为此还特意教过他如何区分这两种瓜。 南瓜现代人都很熟悉,大的如漂亮国巨型南瓜,一个就能长到几百斤;小的像近几年在减肥人士中比较流行的贝贝南瓜, 长到拳头大就能吃。 但是北瓜不一样,北瓜就是长长一条, 比冬瓜小,比茭瓜大, 中间略细,有时候会长成弯弯的形状。 而且, 北瓜不会像南瓜一样熟透之后会变成黄色或橘色,北瓜的皮直到成熟都是青色或藏青色。 这两种瓜的味道和食用方法也略有差异, 北瓜蒸着煮着都不好吃,唯独做疙瘩汤, 会有一种炖排骨的香气。 这也是为什么, 苏奶奶每次都要强调这是北瓜汤,不是南瓜汤。 实际上,即使苏奶奶不叮嘱,楚溪客也不会买错。外地人可能不清楚, 但本地的商贩们一眼就能区分出北瓜和南瓜。 说起来, 楚溪客当初还为此查过资料。 学界一直有相关的争论, 说是南瓜并非是美洲独有,早在先秦时候就有了中原百姓吃“南瓜”的记载,而日本那边也确实有史料说“南瓜”是在唐朝的时候由中原传到日本的。 楚溪客偷偷想着,也许史料上说的这种瓜不是南瓜,而是北瓜。 …… 不管怎么说,现在满满一兜北瓜实实在在地摆在他眼前了呀! 楚溪客惊喜地看向翟三娘:“这瓜打哪儿来的?还有不?” “是一位勃律商人临走前留下的,说是感谢我……感谢咱们楚记做出那么好喝的奶茶。” 翟三娘面色泛红,又很快掩饰过去:“我看到此物由精美的波斯毯包裹,以为是宝石、金像等贵重之物,就没收,没想到他竟偷偷塞进了柜台底下,直到今日大扫除才被发现。” 她说的这个勃律商人就是苏失利。 暗卫早就告知过楚溪客,苏失利临走之前特意跑到美食街买了整整一车奶茶,说是带在路上喝,没想到那位勃律小王子还偷偷给翟三娘塞东西了。 “商队都知道我花大价钱在找新奇作物,他既然有,怎么不换给我?”楚溪客小声嘟囔。 钟离东曦笑笑,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 楚溪客惊奇地看向翟三娘,再看看用精致波斯毯打包的北瓜,顿时笑了:“三娘,说到底这是那位勃律小、咳,商人送给你的,这东西自然就是你的。” 翟三娘忙道:“殿下说笑了,此物是勃律商人为了感谢楚记奶茶——” “诶呀,你就别不好意思了。”云浮勾住她的胳膊,嬉笑道,“还不趁此机会向殿下讨个大赏赐!” 翟三娘只得说:“没什么可讨的……此物既然殿下有用,那便任由殿下处置。” 楚溪客爽快一笑:“那今日就加一道北瓜疙瘩汤吧,三娘也留下来尝尝。这兜北瓜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以后你无论想要什么随时跟我说。” 翟三娘笑着屈了屈膝:“殿下说笑了。” 云浮拉着翟三娘去找云竹玩了,楚溪客和钟离东曦一起处理这兜宝贵的北瓜。 然后,楚溪客就发现,北瓜籽和南瓜籽是一样的,都是圆圆扁扁白色的,不像葫芦那么坚硬、有棱有角,呃…… 所以北瓜和南瓜到底是不是同一种瓜? 北瓜汤总归是很好喝的。 楚溪客在大铁锅里稍稍放上一点豆油,油温还没变热的时候就放花椒,这样把花椒慢慢炸熟,麻味去掉,香味就出来了,然后用一个小漏勺把花椒捞出来,放大料角。 大料角是入味的关键,楚溪客怀疑食客们从苏奶奶的北瓜汤里吃出的“炖排骨味”就是因为这俩大料角。 大料角炒出香味后,就可以放切好的北瓜块了。最好不要削皮,这样炖出来的北瓜才不容易乱汤——如果喜欢那种瓜肉和汤汁融在一起的,那就削皮。 北瓜块炒个三成熟就可以放水了,最好是开水,稍稍煮一下就能放进面疙瘩。 面疙瘩是用小麦面粉拌出来的,在面粉里稍稍放上一些水,然后用筷子疯狂搅动,直到把面粉搅成一个个黄豆大的小疙瘩。 水放多了,或者搅动方法不正确就容易搞成一个大面团…… 反正楚溪客是没怎么成功过,所以每次做疙瘩汤的时候都是钟离东曦负责这个步骤。 以往他们吃的都是菠菜疙瘩汤、丸子疙瘩汤,这还是第一次吃北瓜疙瘩汤。 热腾腾一锅汤刚一端上桌,就引来一片赞叹。 “当真闻到炖排骨的香味了!” “这北瓜竟如此软糯香甜!” “云柱!不许一口气盛三碗!” “……” 楚溪客都有点心疼其余几样菜了:“麻烦你们也光顾一下那几盘小可爱,免得它们自卑。” “小可爱们,姑奶奶就要向你们伸出魔爪啦!”云浮笑嘻嘻地夹了根高烧麻山药。 楚溪客做的这碟高烧麻山药是先把山药蒸个八成熟,然后加上冰糖在瓦罐里生生焖熟的,直到山药和冰糖的香甜融在一起,外层甜脆,内里软糯。 让人吃上一根还不够,紧接着就要去夹另一根继续体验这美妙的口感! 云浮只动手,不说话,用行动证明了她对这道菜的喜爱。 姜纾显然也很喜欢:“山药可入药,可食疗,如此烹制也是享受。” 楚溪客趁机道:“阿爹,记得您之前跟我说过,山药最喜沙质土,咱们也种上一些吧!” 姜纾点点头,一边吃着香甜的高烧麻山药,一边和他说起了哪个州的山药品种好,如何换一些种苗过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个大长桌旁边吃边说,前半句还说着购入山药根的事,话音一转又扯到了刑部尚书家添了个小孙子上,一大家子七嘴八舌,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翟三娘还是头一回在蔷薇小院吃饭,原本还有些拘谨,此刻感受着这样的氛围,只觉得惊奇又羡慕。 原来,被外界高高仰望的平川王一家竟然也和寻常人家一样,看上去比寻常人家更融洽、更温馨呢!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楚溪客想要种麻山药,随口说了一句,所有人就都放在了心上。 这个时代,麻山药还没有被人大规模种植,大多是药农去山野地头随手挖一些。钟离东曦便派出大量人手,从幽州、夏州、云州等地去收。 姜纾则翻遍药典,找到人工栽培的方法。栽种的人手则是贺兰康安排的。 另外,林淼、林二郎、楚云和等也有人的出人,有主意的出主意。 楚溪客这些时日一心沉浸在北瓜试验田上,直到一棵棵小秧苗支棱棱地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