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 分卷阅读2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81(1 / 1)

的衣袍要让林淼穿着,在人前展示。 此话一出,所有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那可是林淼啊!中书舍人,姜纾姜首辅最得力的助手,妥妥的半步宰辅,给他做衣裳架子?也是真敢想! 别说设计部主管没这个胆子,工部员外郎黄瑜都没有。他们宁可忍痛放弃这个颇有天赋的设计师,也不想因此而得罪林淼。 没想到,这位吐火罗绣工仿佛魔怔了似的,居然天天跑到六部衙门蹲守,试图说服林淼。 林淼不堪其扰,最后只能搬出楚溪客:“我是平川城的官员,代表的是平川城的脸面,断然不敢做出此等哗众取宠之事,会被平川王殿下怪罪的。” 吐火罗绣工把他的托词当了真,竟然大着胆子找到楚溪客,请求楚溪客不要怪罪林淼。 楚溪客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点不是林淼作为平川官员应不应该亲自展示山水衣,反而是—— “我家东曦兄明明也很好看,你为何不请他做模特?” 吐火罗绣工傻傻地看像旁边的钟离东曦,还真就上心了:“没错、没错,王妃殿下清俊脱俗,能亲眼看到叽萝萝家的衣裳穿在王妃身上,是我的荣幸。” 楚溪客这才满意地笑了:“那就给东曦兄和阿淼一人设计一套吧,到时候我一定让你那个……叽萝萝家的衣裳闪亮登场!” 林淼万万没想到,最后他是被楚溪客给坑了。 就这样,不同身份、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纷纷动起手来,把各自经历和情感融入到设计中,做出一套套风格迥异,却又各有风采的“山水衣”。 *** 九月九日,重阳节。 平川城北三关口,人头攒动。骑马的,坐车的,走路的,陆陆续续聚集在长城入口处。 戍守的兵士正挨个查验排队之人的身份过所,再三对比,确认无误后才会放人登上城楼。 城楼上,一串串风灯高高悬挂,一个个绣凳沿着古老的城砖整齐排列。手持邀请函的客人沿着斑驳的石阶走上来,在引导员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沉寂而肃穆的长城,陡然间热闹起来。这是第一次,这座充满血腥与悲壮的关隘染上不同的色彩。 短短两刻钟,高高的城楼上就坐满了人。 金秋九月,正值黄昏。 一边是层林尽染的贺兰山脉,一边是一望无垠的大漠孤烟,这番景象不知勾出多少人心底的豪情。 突然,一声悠长的号角响起,顷刻间将人的神思吸引过去。紧接着,又转成激昂的鼓点,如虹的气势中又透着几许欢脱。 鼓点的节奏十分魔性,让人听上两遍就忍不住跟着打起了节拍。 这样的气氛中,第一位模特迈着轻盈的步伐出场了。 那是一位相貌美艳的胡姬,穿着一身极具异域特色的“山水衣”,与胡姬的美貌相比,更让人惊叹的是衣裳的娇艳与飘逸,仿佛大漠黄沙中开是的一朵水灵灵的花。 胡姬并未过多停留,只在人前转了一圈,就潇洒地转身离开了。 众人正觉得意犹未尽,紧接着又出现一位高大的男子。 对方身上同样穿的是山水衣,却和胡姬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说胡姬展现的是灵动与美艳,这位男子则是力量与坚毅,在这雄伟的长城之上,更显得可歌可敬。 一位位男女不断走出来,一套套精美的衣裳肆意地展示着。 大漠,山峦,城池,关隘,艳丽的色彩,鲜活的年轻男女,一切都美轮美奂。 压轴出场的,是两对特殊的模特—— 楚溪客和钟离东曦。 林淼和林二郎。 四个人,两套情侣装,同样的色调,不同的风姿。 他们踩着激昂的鼓点走出来,身后是古老的长城,两侧是恢宏的大漠,头顶是绚烂的云霞,仿佛万里山河都在他们脚下了。 第150章 这场别出心裁的“时装秀”, 为楚溪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凡是亲眼见证这场“时尚大秀”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从中体会到了非凡的意义。 文人雅士兴起对“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的向往,争相写诗颂扬;西域商人看到了平川城的包容与开放, 彼此奔走相告, 把平川当成了新的“淘金地”;设计师与表演者心中各自燃起一团火,莫名发现人生似乎有不同的路可以走…… 从今往后,“山水衣”不再是肤浅的高档衣料,它承载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楚溪客趁胜出击。 他让人把今日的情形画下来, 刊印成册,就像一本连环画, 一幅幅看下来,那日三关口的盛况仿佛一一浮现在眼前。 楚溪客一口气印出上千份, 免费赠送出去,着实花了一大笔银钱。 当然, 收效也是无可计量的。 其中一批邮寄给各地山水衣的高级会员。凡是拿到手的,为了在小圈子里好好显摆一番, 还特意组织赏菊宴、秋日宴之类的,好生帮帮山水衣做了一波免费宣传。 另外一批则发放给订购了衣料的西域商人。这些人更是如获至宝, 欢欢喜喜地带回本国, 然后吸引了更多的异域商人前来。 一时间,“平川山水衣”的名号传遍寰宇各处,订单如雪片般送往平川。 其中,楚溪客和钟离东曦穿过的“情侣装”被点名最多, 据说, 在长安一件“灼灼桃花”的婚服已经炒到了千金。 在如此火爆的情况下, 楚溪客却宣布了一个震惊商圈的消息—— “‘山水衣’今冬不再上新,明年再约。” 这下,不仅那些翘首以盼的顾客,就连棉纺厂的自己人都蒙了。 黄瑜几乎就要跳脚了:“卖出这批‘山水衣’,别说建厂的本金,就连明年的成本都能赚出来,就算明年一文钱不赚,也不愁养活这些工人了,为何突然不卖了?” 楚溪客反问:“你可知道如今还有多少棉花剩余?” 黄瑜理直气壮:“少说还有五万斤,支撑一冬足够了。” 楚溪客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平川棉纺厂的首要任务?” 黄瑜下意识道:“当初日日听殿下念叨,早就记住了——官办工厂,工部挂名,红利尽归府库,继而用之于民……” 说到这里,他方才理解了楚溪客的用意。 平川棉纺厂,既然挂了“平川”二字,就已经决定了它的第一要务:首先是用之于民,其次才是盈利。 “剩下的棉花,就用来做棉衣棉被吧,低价卖给平川百姓,好让大伙暖暖和和过个冬。”楚溪客笑眯眯地说。 “臣,谨遵王令!”黄瑜的声音却哽咽了。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很庆幸吧,可以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跟在这样一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