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剥鸭蛋了吗? 贺兰康清了清嗓子,挺了挺腰板,默默告诫自己要表现得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不能被区区一个咸鸭蛋贿赂。 没想到,下一刻,楚溪客的视线无比丝滑地从他脸上掠过,转而看向钟离东曦:“说起来,阿肆怎么一直没来?上次写信还说等他来了让他尝尝咸鸭蛋呢!” 钟离东曦动作一顿:“鹿崽何时给他写信了?” 楚溪客把沙沙的蛋黄夹到馒头里,随口说道:“就上次你给他回信的时候,我看到背面还空着,觉得挺浪费的,就随手写了两行。” 钟离东曦垂下眼。 楚溪客掀开了醋盖而不自知,继续碎碎念:“阿肆早想来了吧,你就别让他东跑西颠了。” 钟离东曦低声“嗯”了一句,不东跑西颠,那就让他去南边。 继续被排除在外的贺兰康:“……” 面前的饼干糊糊突然就不香了。 正郁闷,突然旁边伸过来一只素白的手,轻轻放了一颗咸鸭蛋到他碗里。 贺兰康受宠若惊地扭头,对上一双含笑的眼。 是默默关注他并且暗自笑了好一会儿的姜纾。 “唉,说到底靠儿靠女不如靠老伴呀!”贺兰康一脸感动地去夹咸蛋黄。 下一刻,香香软软的蛋黄就被姜纾夹走了。 贺兰康:??? 楚溪客都要笑死了,臭爹八成被赶去书房睡都想不通,刚刚到底是哪个字惹怒了仙女爹。 姜纾把香喷喷的咸蛋黄夹给桑桑,转头跟楚溪客说正事:“吃食已经打开销路,鹿崽下一步想卖什么?” “药材。”楚溪客毫不犹豫地说。 兵器他舍不得,因为平川境内至今也没有发现像样的铁矿,平川军自己都捉襟见肘,想要大批量卖肯定不行。 姜纾却摇了摇头:“若要卖药材,那就不是平川一地可以吃得下的,鹿崽可有想过进货和运输的问题?” 尤其是运输。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要想趁机发一笔小财就要保证时效,可能今日需要白芨,明日就是三七了。慢上一步,上千斤药材就有可能烂在手里。 贺兰康趁机表现:“若阿纾也觉得卖药材可行,那就不妨效仿始皇帝修一条‘秦直道’,至于沿途各州是否乐意,这个阿纾不用担心,只管交给我。” 姜纾瞅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楚溪客难得变相帮蠢爹说好话:“我也觉得可以修一条直达通道,好在现在平川如今有钱又有人,修桥铺路不在话下。” 姜纾摇了摇头:“秦直道是用人命填的,单是炒土、夯实就不知道累死多少百姓,断不可效仿。” 饭桌上一时有些沉默。 楚溪客啃完一个馒头夹咸鸭蛋,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词:“马拉火车!” 这样一来就不用修路了,只需要铺两条简易版的铁轨,不需要多结实,只要能承载千斤重的货箱就好,也不用搞什么蒸汽机,直接用马拉! 马拉火车? 三位家人面面相觑。 马,火,还有车,明明每样东西都认识,但三者组合到一起是个什么玩意儿? ~ 第164章 马拉火车,听起来有点搞笑,仔细琢磨一下并非不可行。 首先, 平川如今有了煤炭和高温窑,早就有条件炼制出铁轨和轮轴所需的锰钢和灰铸铁。 其次, 就像楚溪客说的, 平川如今有钱又有人,数十万屯田兵哪怕一人铺一米,那也是几十万米,从平川通往西域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 楚溪客对铁轨的要求不高,能够撑得起一吨重的货箱, 挽用马跑在上面别轻易翻车就够了。 关于铁轨的知识点,楚溪客虽然一知半解, 但他身边都是聪明人呀,他把自己知道的三言两语一说, 自然有姜纾和钟离东曦去找人合计。 很快,工部就定出一套连楚溪客都觉得惊叹的方案。 首先是道床的铺设, 和现代铁轨差不多,先确定好路基和坡度起伏, 再埋设中心桩、水平桩和骨架。 然后是铺设道碴和枕木, 上下铺两层,最大限度地固定住铁轨,使其在反复碾压、雨雪侵蚀之下不至于变形、断裂。 路线的选择也十分巧妙,很好地避开了河流和沙漠, 可以一路顺顺当当地通往玉门关。 最让楚溪客赞叹的还是工部关于马行道的设计。 因为是马拉, 而不是车头带动, 所以需要留出跑马的通道。工部提出,可以在路旁种上耐寒耐干旱的牧草作为马行道。一来,牧草的根系可以起到固定泥土的作用;二来也能用作挽马的草料。 楚溪客毫不犹豫地批了个大大的“准”字。 接下来,就是热火朝天的劳动过程了。 楚溪客首先铺设的是从平川到玉门关这段路,中途经过的凉州、甘州、肃州早就成了平川的小弟,贺兰康随随便便写个小纸条,各地驻军就会上赶着好好配合。 当然了,贺兰康也从来不会亏待他们就对了,每次平川吃肉,再不济都有他们的一口汤喝。 别说,有钱有人就是好办事。 沿途各驻军与村镇可谓是全民出动,你挖一铁锨土,我刨两根枕木,哪怕在现代都要修上一年半载的铁路,平川城个把月就铺好了。 当然,这也跟工部精简了许多复杂的工序有关。 不管怎么说,平川有铁轨了! 平川专列,始发三关口,终点是玉门关外的沙州。 原本没打算修到沙州,但沙州刺史听说后,哭哭啼啼地给楚溪客发来三张小纸条,真情实感地表达对平川王殿下的仰慕之情。 殊不知,这些小纸条根本没送到楚溪客手里就被钟离东曦截获了。 为了彻底掐断第四张小纸条的出现,王妃殿下大笔一挥,把终点往外延伸了二百里,刚好设在了敦煌。 无数商人闻风而动,一股脑涌入原本贫瘠的敦煌买房置地,开客栈,做生意,好不热闹。 沙州刺史乐颠了,果然没再给楚溪客递小纸条,转而送了钟离东曦一车土特产。 钟离东曦满意地笑笑,不紧不慢地在沙州刺史名字下面画了一个代表“不足为惧”的小叉叉。 楚溪客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个登高望远的好日子,也是平川专列首次发车的重要时刻。 三关口车站,迎门的地方是一个水泥铺设的大广场,广场周遭建了一圈集装箱似的大库房,专门用来存放货物。 穿过广场,就是站台了。 站台上搭着颇有平川特色的凉亭和小红房,房子里没有隔间,而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超市”,超市里卖的是平川城的各种土特产。 放在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