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若虚朝着那团散发着森森白光的东西奔了过去,来到近前,眉头不禁皱了皱。
又是一具白骨!
这时,燕鸿诚也跟了上来,他瞅了瞅,随手又拿起一块骨头在地上敲了起来。
不用敲了,看样子和刚才那一具是同一时期的!纳兰若虚眉头紧锁,这里究竟还有多少具白骨?
燕鸿诚敲打完毕:哟,还真如你所说,他们应该是一伙的!燕鸿诚说着转过头又看了看刚才那具白骨,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当初两人应该是在这附近遭遇不测,逃跑的时候分散了,没想到最后都死在了这里!
这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为何会来这里?纳兰若虚自语着,他转过头问燕鸿诚,表哥,你能看出这些人是怎么死的吗?
哟这你就难倒你表哥我了,我是个警察,普普通通的警察,虽然有时候也很勇猛,称的上一个英雄,但毕竟不是法医,如果这些人刚死的话,或许我还能看出点眉目,现在都成了白骨,况且被雨水冲的都锃亮锃亮的,怎么去辨别!
专业的来讲,人的心跳一旦停止,血液就会停滞,体内细胞会由于缺氧而在数分钟之后死亡。外部环境会大大影响尸体腐烂的速度。通常在死后数天开始腐烂。
腐坏的尸体通常会变绿,尸体释放的某些物质与气体会使皮肤膨胀、起泡,这种现象通常从腹部开始。几周内,毛发与指甲就会因为腐烂而脱落。约一个月后,身体组织开始液化。一年后,尸体多半只剩下骨架与牙齿,只有少数细胞组织还附着在骨架上。当然,这些都是我在书上看的,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研究白骨,这会到还派上了用场!
燕鸿诚面带微笑,谁说读书无用,今天这不用到了。
纳兰若虚没有说话,他蹲下了身子,仔细的辨别着那具尸体,想从他的身上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这时,大雨的节奏缓缓放慢,似乎有种雨过天晴的迹象。
纳兰若虚擦了擦他额头的雨水,这鬼天气,自己俨然是个水人,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他拿了一块手骨,仔细的端详着。
燕鸿诚说的一切,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如果死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曝晒,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具白骨,不过,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怎么死的?
不同的环境,尸体腐烂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陆地上的尸体,夏天需48~72小时,春秋天需72~120小时,冬天需10~15天,即可出现高度腐烂的状况。
现在已是深冬,如果按照这个来推断这具尸体的死亡时间,大概在半年前,也就是六七月份的样子。
虽然,纳兰若虚写恐怖小说,也曾翻阅过这方面的资料,但真正去推断的时候,他才发现,专业和不专业的差别就在这里。
他不知道自己的推断到底正不正确,算是推断个大概。如果,他的推断正确,那么这两具死者应该都是半年前遇害的,可是,他们怎么会无缘无故跑到这里来?
不小心误入,还是寻宝?
还是,其他?
纳兰若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寻宝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年头,什么生意都不好做,一些人就铤而走险,干起了盗墓的勾当。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碗饭也不是一般人随便想吃就吃的,必定是老手所为。但是,这么偏僻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难道。。。。。。
纳兰若虚想起了那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她曾说过,他们祖上曾经有人到过这里,而且发现了那个神秘的祭坛,会不会是那老太太无意中说给了别人,别人才注意到了这里。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那个老太太原本看起来就有点神经兮兮的,她说的那番话虽然匪夷所思,但略微好奇的人,必定会感兴趣,想来一探究竟。如果遇到的是盗墓贼,那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一切不存在,就当是来旅游,如果一但存在,那可就不是一两个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