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责任大多在己身后,刘彻整个人都?有些麻了。 赵德昭皱眉问:“这土木堡之变是?何朝何代的事?为何我从未在书上读到过。” 赵匡胤轻咳了一声,压低声音道:“你当然无法在书上读到,这事儿发生?在很远的以后。” 一边说着,赵匡胤还?偷瞟赵德芳,见他正?被天幕上那厮杀的场景所吸引,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才放心了。 赵德昭一惊,先前看出父皇知道以后的事,没?想到他此时会又主动说起来,也忙趁机压低声音问:“父皇……您是?如何……” 赵匡胤摆摆手,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些回头?再与你说,莫要让你弟听?到。” “是?!”赵德昭忙应道。只要父皇愿意告诉他就行。 这时就听?到赵德芳嚷嚷道:“不对不对,那铠甲那兵器都?不对,而且我看过哥舒翰的画像,他才不长那样?,潼关?之战时他应该更老!” 赵匡胤伸出大手在小儿子?后脑勺上轻拍了一下:“有你看便知足罢!还?想事事都?一样??” 刚开始赵匡胤也没?发现,天幕所展现的兵器服饰铠甲等有问题,可?等到他看宋时,就发现错处不少。不过想到后人研究几百几千年?的事,都?是?隔着书纸,靠着挖坟在研究的,有错漏很正?常,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忘记祖宗做过的事,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连当事人都?颇受启发,便足矣了。 赵德芳摸了摸被拍痛的后脑勺,道:“我这不是?觉得天幕无所不能,才不能接受它犯错么??” 赵匡胤道:“这天底下哪有无所不能之人?天幕也只是?后人,是?凡人,又不是?神仙,能将许多事看透,便已十分了不起了。即便是?现在眼下,咱们能将大唐的事都?一一复原么??” 赵德芳摇了摇头?,想想也是?,宋与唐隔了不到一百年?,许多事便已经说不清了,更何况是?隔了上千年?的后人。 赵匡胤见他瘪着嘴,又忍不住大手在他头?上使劲揉了揉,道:“有些事须得较真,但有些事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重要的是?,你得知晓,你做此事的目的是?为何。” 不及赵德芳一脸受教,赵德昭也若有所悟。 朱棣叹道:“哥舒翰……确实是?可?惜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哥舒翰可?惜,我大明?将士一样?可?惜。” 天幕真是?会哪壶不开提哪壶,讲宋的时候不忘嘴他们大明?,讲唐的时候还?要嘴大明?,让朱元璋心里可?十分不好受。 朱棣呃了一声,看来土木堡之变不仅在他们父子?这里过不去了,在天幕那里也过不去了。 “父皇,看来这昏庸之事,非年?老才有,年?轻的也会昏庸。” 朱元璋哼了一声:“那是?自然。我都?不晓得,朱家是?怎么?生?出朱祁镇那个狗东西的,若非查了后宫记录,确定是?朱瞻基与孙氏生?的,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抱养的。” 老朱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自家会生?出那么?个东西来。 朱棣赔笑,毕竟那是?他曾孙,做祖宗的好像也得担一些责。 看朱棣的表情,朱元璋知道提那不肖子?孙,会让儿子?过意不去,便转而道:“皇帝昏庸,哪里分年?轻不年?轻的,即便是?有许多皇帝老年?昏庸,也还?有许多皇帝英明?了一世呢!” 朱棣点?头?:“父皇所言极是?。” 朱元璋也很想老朱家的江山,能千秋万代,但按照天幕所说,有历史发展方向,或许没?有皇帝就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既然如此,何必老想着江山是?自家的,应该想如何教子?孙当好皇帝才是?。 至于?老朱家能不能沾光,子?孙后代能不能过上锦绣福贵的日子?,都?看子?孙们有没?有那个命。他这个老祖只负责打下江山,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份荣华富贵,就看子?孙有没?有那个本事和运气了。 朱元璋心中想开了,反而轻松了不少。 玄烨看安禄山攻打潼关?,也不期然想起了当初秦军入山海关?。由哥舒翰、于?谦、岳飞这类人对比着,难怪汉人要骂死吴三桂,确实是?汉人的叛徒啊。 满人虽如愿以偿入关?,但也像安禄山一样?,虽拿下了洛阳,拿下了长安,还?称了帝,世人不认,史书上他依旧是?个叛乱的反将,就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玄烨突然涌现出了一些无力感,他们满人如今是?坐稳了江山,可?后面害得整个华夏都?陷入被外人入侵的苦难,背上骂名也实属活该。可?那样?的事,是?可?以改变的么??玄烨的眉头?皱死了。 【潼关?之败,与土木堡之变的相似之处有许多,首先都?是?抗击外族的防御之战,安禄山虽为唐将,可?他部?下不少都?是?少数部?落的兵,从成分上来讲,他就是?外族,而且他这次叛乱与黄巢起义等农民起义与战争的性质很不一样?;第二就是?失败的责任全在当时的皇帝,都?怪他们一意孤行瞎指挥,罔顾事实任性干;第三就是?都?对当朝局势有着重大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公认的,而潼关?之败则是?安史之乱的重要节点?,潼关?守住了,安禄山进不了长安,唐朝乱不了那么?久,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不会那么?大。而土木堡之变前面也说过,是?大明?上升国运被打断的节点?,大明?若不是?有于?谦力挽狂澜,后面政局好一点?就是?变成大唐后期,那被人们遗忘的一百多年?,差一点?就直接变南宋了。】 【将李隆基与朱祁镇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二人也很有些相似之处,比如一意孤行,比如听?信谗言。朱祁镇要是?听?了大臣的,不搞什么?御驾亲征,早早进入关?内,被俘的概率就很小了,而李隆基如果听?了郭子?仪、李光弼的战略建议,守住潼关?,然后直取叛军老巢,安禄山叛乱估计一两年?就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自己也不用疯狂逃窜了。都?是?明?明?有更优解,偏偏选择了最坏的那个打法,不仅自己遭罪,还?连累二十万大军送命。】 【这二人都?不惜自己亲身示范,皇帝犯蠢的时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与错误。土木堡之变与潼关?之败,都?是?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案例,都?因为皇帝错误预估形势,导致人地两失,战争情况急转直下。】 【后续大家也有些了解了,大唐都?城长安失陷,李隆基拖家带口往西南逃窜,犹如丧家之犬;而朱祁镇自己则被俘,都?城也成了敌人的目标,幸好有个于?谦守住了。安禄山叛变,虽然引起了大唐其他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