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9(1 / 1)

大唐边镇兵力达到了50万,但中央不到八万。所以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还联合了少数部族后,就?凑到了十五万兵力,他就?敢冲京师重地打长安有木有!】 【所以对于天?宝年间的安禄山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自己手里有兵有钱还有人?,顶头上司待自己还行,可有一个小人?同事一直针对自己,天?天?在上司面前叽叽歪歪说自己坏话,还给自己小鞋穿,上司看上去?又昏庸无能,占着位置不干活儿,自己这个节度使干得都比他那个皇帝干得好?。既然不想受气,又有实力取上司而代之,何不试一试呢?安禄山作为外族,君君臣臣那套对他来?说都是虚的。更?何况,李隆基抢自己儿子的媳妇,不已经坏了纲常在前么?】 众帝王:嘶……听上去?蛮有道理的样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可是现在说不上来?。 第130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1) 不过这时候, 帝王们也慢慢品过味儿来了。 世人将安史之乱的原因,归咎于杨贵妃,说她媚上?惑主, 归咎于李林甫杨国忠, 说二人惑乱朝纲, 归咎于安禄山, 说他是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问?题并非简单地出现在他们身上。就算没有杨贵妃,可能会有李贵妃;没有李林甫杨国忠, 可能会有别的奸佞小人趁机上位;就算安禄山不反, 也会有其他野心勃勃的节度使。 这场叛乱的发生,是一种必然, 只是不一定是安禄山发动,不一定叫这个?名字而已。 这样的领悟, 让帝王们都浑身一寒。 再?联想到,天幕讲大明时, 连带着将太*祖的政策也盘了?一通;讲大宋时,把近两百年前的开?国皇帝拎出来?骂, 当时只觉得, 天幕确实挖的深。可如今一看, 反而更像是一种宿命感,是一种作为帝王都很难以抗拒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的发展。 反过来?,像于谦、岳飞这样的人, 他们才不是被局势所选出来?的人,而是自己选择与那股力量对抗的存在。 李世民听到这里?, 便知道了?天幕的意思。 面对天宝年危机的他,仅仅除掉一个?安禄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节度使与兵镇制度,才是大唐危险的原因之一。 藩镇制度的问?题有多严重,从汉代的历史,从天幕大力批判明太*祖搞分封藩王,就可以看出来?。 国家权力,必须集中在中央,若是流散到地方,必然会危及到中央的稳固,这才是致命的根本。 李世民心中正思索着这个?问?题,高力士上?前,声?音压得低低的,道:“大家,广平王兄弟二人来?了?。” 李世民抽回思绪,扭头就看到了?两个?身量颇高的年轻人,在不远处给自己行礼。 李豫和李倓听说皇帝召见,二人便匆匆赶来?了?,远远就看到两人的父亲跪在地上?,颇为吃惊。 可是路上?听到李亨会偏信张良娣和鱼朝恩、李辅国等?人,还会冤杀李倓,二人又?觉得他跪在那里?挺正常。 皇帝本就不待见他这个?太子?,又?听到天幕细数他干的那些糟心事,还只是让他跪在那里?,都是皇帝今天收了?脾气?的。 见到两个?来?孙,两个?象征着大唐未来?希望的人,李世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命高力士给二人端来?桌椅赐座,还上?了?最好的茶水和点心。 二人忙一齐谢过。 李倓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对李世民行礼道:“圣人,太子?可是犯了?什?么错?若无大错,能不能让他起来??” 李豫没拦住李倓,便跟李倓一起求情。 李世民一看,这李倓,果然像天幕说的那样,性格有点刚,哪怕李隆基对儿孙们不太热络,他也敢直接给人提想法。 不过,这玄孙虽然讨厌,但来?孙看上?去朝气?蓬勃得很,李世民瞅着就觉得心里?高兴舒坦,便道:“行吧,看在你们二人的份上?,李亨你起来?吧!” “谢圣人恩典……”李亨微微颤抖着,连声?音都有些打颤。 李豫和李倓也忙谢恩。 高力士见皇帝没生太子?的气?了?,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命人给李亨处理手上?的伤口。 此时高力士的心情也有些复杂,他没想到,自己全心护着的太子?,当了?皇帝后也是那副德行;可是他毕竟是太子?啊! 安顿好李亨,高力士有个?大胆的想法,想让皇帝把太子?放回东宫去,反正东宫也能看到这天幕,又?不用碍着皇帝的眼,免得待会儿父子?两又?起冲突。 但眼下似乎不是什?么好时机。 高力士回到李世民身边,正琢磨着什?么时机如何开?口最好,却看到那桌子?上?,摊着皇帝刚刚写的字,看清那字迹后,高力士如遭雷击:那不是皇帝的字迹! 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跟着李隆基四?十多年,高力士可太熟悉李隆基的笔迹了?,哪怕随着年龄的不同,李隆基的字迹发生了?一些变化,可眼前这字,跟皇帝以前的字完全不同! 高力士抬眼看向?皇帝,发现眉眼没什?么变化,就是气?势更加强盛了?,可低头看看那桌上?的字,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样子?,高力士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高力士偷偷摸摸观察皇帝的时候,李世民的注意力完全在天幕上?。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大唐不是有一个?安禄山,而是有九个?十个?安禄山,每一个?节度使都拥兵自重,都可能进行叛乱!所以其实这个?时候的大唐,是危机四?伏的。但不管是朝廷,还是节度使,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唐朝的统治阶级,是掌权的人。这次的叛乱,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与矛盾。】 【但不可忽略的是,统治阶级与百姓阶层之间,也充满了?矛盾。而这个?矛盾,主要是来?源于统治阶级,特别?是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压迫。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就是地主阶级。而且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私有制的,就是你买下这块田地,要怎么种,要用来?干什?么,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像咱们现在,土地归国家所有,每一处耕地都登记在册,不能轻易更改用途。】 【但唐朝时,土地是可以买卖流转的,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不断朝着少部分统治阶级手中集中,也就是土地不断被一些大地主通过购买强抢等?方式,集中到了?他们手中,农民失去手中的土地,没有了?可以依赖生存的生产资料,便只能迁徙流亡。表现在外的就是均田制被破坏,农民们被迫寻找其他活路,成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