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02(1 / 1)

?酒地,沉湎酒色,可是他没有那么冷血残酷,连表弟都说杀就杀,那可是他亲表弟啊! 王政君在长信宫中悲恸不已,可王氏族人,这次却没有跑到她?跟前来?哭,让她?给?王氏做主之类的,反而都老老实实的,只?想?着赶紧给?淳于长办完丧事?,埋了了事?。 对于王氏的态度,刘彻满意,看来?这些天?的敲打没白费,王氏总算是学到了一些,没有动不动就跑到王政君跟前搅事?了。 刘彻不知道,王氏把淳于长的死,当成了是一次警告,是皇帝给?王氏的一个恐吓:杀几个王氏,对皇帝来?说,就像是杀鸡一样简单。 和王政君对王氏的提醒连着来?看,就是皇帝在他们王氏背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了,要是王氏敢行止踏错一步,皇帝就要朝他们下手?。 在这样的压力下,作为?族长的王凤就直接病倒了,这比原本的发病时间?还提前了一些。 刘彻听到外?人来?报,王莽果然如天?幕所说的一般,衣不解带地在王凤病床前照顾,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看来?有些人,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这样也好,至少事?情不会变得更坏了。 王凤病倒,对于刘彻来?说,也是一个好事?,王凤是王氏的领头羊,也是在石显败退以后,排挤朝中其他权贵的阴谋家,他一倒,王氏也就暂时没了主心骨,得乱上一阵子了。这也是他趁机剪除掉王氏的一些羽翼的好时机。 刘彻这边还没做什么大动作呢,王氏自己先乱了起来?,可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更有可能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想?明白这些,刘彻也就不那么在意王氏的事?了。 这一个多月里,刘彻殚精竭虑地忙活的事?,就是救灾。 刘骜在位期间?,汉朝各地的灾害频发,这程度让刘彻都怀疑,是不是刘骜这孙子当皇帝当得太?天?怒人怨了,所以上天?降下这么多惩罚。 想?到天?幕都对这种说法,完全不在意,刘彻又觉得这应该和上天?的旨意无关。 好在这些事?儿刘彻处理?起来?还算有经验,在他的梳理?整治下,一个多月后,各地灾情的情况都有所减缓,灾民的困苦也有了一些缓解。 刘彻略略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想?起了文景二帝所实施的休养生息之策。 如今的大汉,也处于元气损伤不小的阶段,也需要休养生息来?恢复国力。 武帝这个时候,一腔的以武立国的鸿志都被暂时埋在了心底,国家摇摇欲坠时,经不起更多的动乱和战争了,国力经不起那样消耗。 这一个多月的治灾工作,也让刘彻对朝中大臣们的能力,有了一些认识,按照之前颁布的旨意,干得好的,刘彻将其提拔起来?,干得差的,直接降官贬职,甚至贬为?庶民,永不录用为?大汉的官员。 这些人里,就有不少靠着家族混日子的王氏子弟。 见皇帝连自己的外?家,都那样下得去狠手?,其他的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朝中被贬官被降职的人不少,空了许多官职和位置出来?。 也有人以此为?理?由,为?那些情节略轻的官员求情,刘彻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已经想?好了要改革官制,还要实行科举制度! 第221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29) 科举的事, 已经盘亘在刘彻心头好几个月了?,在第一次听到这个选拔人才的方式时,刘彻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这?种制度, 不仅仅是能帮助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 还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后来天幕讲大唐时, 就说了人在社会阶层中,上下流动?的问题。 天幕说,这?是社会保持活力的关键,而且若是上升通道不够畅通, 社会必然?会出问题, 矛盾也会激化?。 刘彻当时就觉得,科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想象一下, 一个贫家子,因为天资聪颖, 通过层层考核后,成为了?一个能面见皇帝, 能为国家大事提供想法和意?见的人,那是多么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事! 汉承秦制, 和秦一样, 朝中官员都是靠举荐和走关系, 才走入仕途的,那些没有门路的平民,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所以他们的意?见和心声, 无法传达到中央朝廷。 而刘彻此时也发现,他的大汉, 那些皇帝做的比较好的,大多是去民间吃过苦,见过百姓生民的日子的,如被?贬去过偏远之地的汉文帝刘恒,如曾经被?贬为庶民的汉宣帝刘询;而刘骜这?种,因为运气好,从未见识过人间疾苦,所以才不把当皇帝的事当回事。 刘彻沉思着,大汉王朝,想要?稳稳地走下去,不可能总是要?通过宫廷斗争,让皇位候选人去民间吃了?一圈苦,再回来好好做皇帝,那样可太耗时耗力了?。天幕也说了?,皇帝苗子的选择面本来就不广,不能这?样祸祸,让那些贫家子走到皇帝跟前来,跟皇帝传递那些穷苦人的心声,让皇帝意?识到自己坐在皇位上,所负责的子民不仅仅是这?汉宫里的人,不仅仅是长安的百姓,更是这?天底下,生活在每一个帝王没有机会踏足的土地的人。 刘彻越想,越觉得这?个事情重要?,感觉有些等不及了?,命人去把工匠找来,问问这?造纸术研究得如何?了?。 若要?开科考,这?纸和笔,便是关键,笔还好,轻便好拿捏,也不算难得,就是这?竹简过于?笨重,又占地方,若是用竹简做科考用具,带来的麻烦怕是不小。 刘彻很喜欢天幕所展现出来、后世所使用的奏折和纸张,看?上去那样轻薄,一片纸就能写许多字,可比竹简能承载的文字多多了?。 工匠们得到皇帝的传召,很快来到了?未央宫。 他们呈上了?几样新的纸:“启禀陛下,这?几份纸,是小民几人尝试新做出来的,在韧性?、吸水性?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进。” 刘彻摸了?摸那些纸,还上手撕了?一下,纸张边缘毛糙,还能看?到一些植物的纤维,但相对于?之前的纸张,已经要?好多了?。 造纸术在此时并非没有,而是造出来的纸质量一般不说,还十分容易损坏,稍不注意?,就会破个洞,十分影响书写和阅读。 所以此时纸张还未广泛使用,用的多的还是竹简,若是需要?书写的对象轻薄好携带,就会用上昂贵的布帛,布帛最大的缺点就是昂贵。 刘彻又蘸了?蘸墨,在纸上面写了?几个字,见那墨水被?慢慢被?纸张吸收,字迹也并未糊作一团,待晾干一些后,依旧清晰可见,纸张也并未因沾湿而破损,刘彻顿时露出了?笑意?。 “不错,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