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4(1 / 1)

了长安,给的官职虽然?不大,但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所做的事少不得要送往迎来,要与?许多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的安排,说明了什么?说明皇帝确实?是有意安排这些?学子在锻炼的。 也有人慢慢明悟了,皇帝取士,才学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了才学,此人的心性品格、籍贯、擅长于不擅长之处,都是皇帝要考虑的东西。 大汉的第一次科举,在刘彻的悉心安排与?推进下,算是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选出来的士子,正如王莽说的那?样,地方学子和长安学子之间水平差距挺大的,四六开的比例,已经是他思前想后以后,才做到的抉择了,所以还是要加强和提升地方的文教?水平,要催促王莽,复兴乡学的速度还要再加快一些?。 而被刘彻惦记的王莽,在来自?长安的信件中,得知?了此次科考的结果后,也松了口气。他心中本十分担忧,脑中有无数个会?出问题的设想,因为他在地方看到的乱象实?在是不少。幸好长安是皇帝亲自?坐镇,所以地方上?的牛鬼蛇神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至于授官的事……王莽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他如今已经明白了皇帝的苦心,所以也猜到了皇帝如此安排的用意,地方上?的学子,需要锻炼的是弄懂长安官场的那?些?显性隐性的规矩,要多多长见识;而长安的学子,也和曾经的他自?己一样,需要的是下到地方去,直面真实?的百姓生活,去看大汉的基石,是什么样的。 第229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37) 科举驿馆内, 已经逐渐空了下来,许多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家乡去。 “此番回去, 感觉有些无颜见家中的父老了。”有人唏嘘道, 应当是出门时?, 和家中父母亲朋放过豪言壮语的。 另一人劝慰道:“怎会?虽然此次我?们应考失利, 却长了许多见识,这长安的风物也算是看了个遍,也亲历了这第一次科考,回去与人说起?来, 也是令人开眼界的。” “就是, 而且陛下已明确说了,这科考之事, 往后还会有,我?等回家去, 再好?好?读几年,下次就能中选了。” “你们这般说, 我?心里便舒服多了。此次来到长安,只觉得事事新奇, 连考试时?的文题, 都颇为陌生, 考不上也是正常。” “我?瞧你在书局买了不少书,回去把那些书好?好?读通了,下次陛下的宴席上,定?然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借你吉言了, 哈哈……” 未考上的学子们,都背上了重重的行囊, 返回了家乡去,虽然未能带回什么好?消息,但将?长安的事,装在了脑子里,回去以后讲给家人亲朋听,讲给同窗故友听,令大汉各郡县的人,通过?他们的嘴与眼睛,具象化了长安的事物,还有那本?远在天边的皇帝,似乎也没有那么遥远了。 而他们带回去的书,确实?是受到了热烈的追捧,不仅是大儒的文章集子和皇帝的政令稿,连带回去的医书、算术书等,也十分受欢迎,可见这些信息和资源,在地方与民间,有多么的匮乏。 而且绝大多数人不识字,书中的信息,还需要这些识字的人,一字一句地讲给他们听,他们才能够理解。 王莽在给皇帝的信中说,学子们从长安回来后,听到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就是长安。 至于雕版印刷术,连王莽都觉得十分惊奇,没想到皇帝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现如今,皇帝命人改进了造纸术,又想出了这雕版印刷的办法,以后想要著述成书,读书人想要获得书,要容易太多了。 王莽畅想了一下,竟然不自觉地笑出了声,若是读书人遍天下,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此次科举考试,肉眼可见地提升了所有人对读书的兴趣,许多人家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都会考虑送孩子去读书试试,若是有读书天分的,那就是极好?的事,若是没有,识得几个字,往后也用?得上,至少不用?花钱找读书人为自己念书写字了。 刘彻将?选出来的学子,往各处安排了以后,也细细地观察了起?来,这时?第一批通过?科举考试选出来的官,与以前的举荐和推送的路子完全不同,这些人在朝中没有根基,也没有家族中的人,或耳濡目染,或谆谆教导他们经验,许多事都要靠他们自己摸索。 刘彻会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帮扶,但不可能事事都盯着,所以他们本?身的能力和心性,十分重要。 科举一事暂毕,刘彻的心思回到了国?事上。 在施行了新税制以后,各地方的土地转让确实?有了一些不同,当然也有人钻空子,若是田地都在一户名下,就要叠加算税收,那就将?一些田隐匿起?来。可是隐匿田地是重罪,若是被查出,不仅当事人会遭受十分严重的刑罚,帮着隐匿的人也会遭到连坐,特别是当官的,刘彻可有好?些法子对付他们呢。 在调整官制的过?程中,刘彻制定?了好?些新的法度,专门针对官场的乱象的。 这是天幕讲清朝那一期时?,刘彻学到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整顿吏治的关键是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并且能够保证执行下来,贪官是杀不尽的,重点?还是得明确红线。 这些新法度,刚出来时?,许多人不以为意,觉得自己犯不上,等到新税制出来是,许多人才后知后觉,原来皇帝是为这个事在提前做铺垫呢! 还有一些人,会通过?虚假买卖的方式,把田产挂在别人名下,这样能够逃避一些税收。 对于这样操作的,刘彻倒是没制定?什么重刑,反而有点?睁一只眼闭只眼的意思。 倒不是刘彻不在意这种,而是他了解人性,世上许多人之间的关系,遇上这巨大的利益,便无?法稳固了,到时?候真假田主的事,闹出来就有热闹看了。 待那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血淋淋的例子多了,人们就知道,最好?还是老老实?实?交税比较安稳,否则争抢田地家财,反而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 新税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压制住了土地兼并的事,而新的人丁税实?施后,新增的人口?也多了不少,这要养活的人也就多了。 这一日,刘彻又穿上了自己的便衣,带着人来到了长安郊外巡视。 身边人还以为,皇帝是想看看如今农民的生活如何,没想到皇帝直往田地里钻,看看那田地间的小麦,又查看水源之类的。 身后的人虽然不明所以,但依旧兢兢业业的跟着。 一直到皇帝和一个老农聊了一会儿,突然就开始脱下靴子,扎起?身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