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足够敏感,对自己的房间足够熟悉, 如果他没有第一时间发现那两个摄像头,那又会发生什么他不敢想象的事情? 可偏偏他还不能暴露自己已经发现了的事实,还要假装一无所知, 还要耐心跟这家人周旋下去。 隋风周身环绕着的情绪实在太难以忽视了,施临卿担心地问:“你还好么?” 隋风却答非所问:“我骗了姑姑, 说是你要求我搬走的。” 施临卿一愣,反应过来他这是在坦白“利用”了自己,顿时又觉得有些好笑。 隋风如果不主动跟他说,隋兰若难道还敢主动找他对质不成? 可他又明白,对于隋风这样善良又纯真的性格来说,这样的“欺骗”和“利用”如果不坦白说出口,恐怕是会憋在心里, 内疚很久的。 这太少见了。施临卿想。 不仅在他的世界, 即使是放大到所有成年人的世界来看, 这样的坦诚和真挚也是极其珍贵的。 施临卿没有注意到,自己正用一种赞许和满意的目光盯着隋风,盯了整整一路。 盯得原本心不在焉的隋风都感觉到了哪里不对。 说起来,这几天的施临卿,好像一直就很怪…… 隋风不着痕迹地往旁边挪了挪。 他现在不是很确定,跟着施临卿走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施临卿却以为他是在为被迫离家而伤怀。 可他没有什么安慰别人的经验,搜肠刮肚也没想出什么劝解语录,只好投其所好地问:“饿了没有?晚上吃红烧鱼,怎么样?” 隋风:“……” 一小时后,隋风坐在施临卿家的餐桌边,一个人吃完了一整条红烧鱼。 真不是他对红烧鱼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而是每次他刚想把筷子放下,施临卿就用一种大事不妙的目光看过来。 目光中明晃晃写满了:怎么回事?这么严重?连红烧鱼都不爱吃了?这孩子不会是抑郁了吧? 而每当隋风接收到这样的目光,重新把筷子伸向红烧鱼的时候,施临卿才又满意了。 隋风总觉得不是施临卿在安慰自己,而是自己在哄施临卿玩儿。 ……结果吃着吃着就发现,好像还确实挺好吃的。 算了,那就干脆整条吃完吧,免得施临卿以为他抑郁得食欲不振了。 毕竟寄人篱下,哄主人家开心也是一种美德。 “你就住这间客房,距离书房近一些,读书学习更方便。” 施临卿安排完,才发现自己的语气似乎太过强势,完全没有征求对方意见的意思,于是紧急补救:“你觉得怎么样?不喜欢的话——” “喜欢的。” 隋风抿唇冲他一笑:“我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够了。而且这里很好,谢谢施先生。” 施临卿险些被这一笑晃了神,下意识移开视线,冷着脸看上去不大高兴的样子。 隋风:“……?” 施临卿又一指隔壁:“旁边就是我的卧室,有什么事情随时敲门找我就好。” 隋风一惊,下意识问:“你也住这儿?” 施临卿:“……这是我的房子。” 你一个借住的,还想把房主也赶走,自己独占房子不成? “……我还以为你另有住处。” 毕竟以他跟施临卿这不尴不尬的关系……施临卿随便借一处房子给他住也许不算什么,可要是真住在一起,那跟婚前同居有什么区别? 呸呸,什么婚前同居,哪有人同居还分睡两个房间的。 隋风这样想着,脸却诡异地烧了起来。 施临卿想到了什么,似笑非笑道:“你以为我这间房子是用来金屋藏娇的呢?” “咳……咳!” 他话音刚落,隋风就险些把自己呛到。 什么金屋藏娇……这人会不会说话啊? 金屋藏的娇假装听不懂,一脸纯洁无辜地回自己房间整理行李去了。 他没打算在这里久住,尤其在知道这是施临卿真正的住处之后。 距离开学也没多久了,剩下的这段时间无论住在家里,这里还是荣家都区别不大,所以隋风发现自己的消息发错人时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唯独让他有些惊讶的是施临卿的反应。 他没有想到,施临卿会什么也不问,二话不说就过去接他,然后直接把他带到自己的住处来。 意外之余……还是难免有些感动的。 隋风知道,他对施临卿来说,利用的价值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可替代性也很强。所以施临卿能为他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已经很够意思了。 他只拿了几套换洗的衣服放进衣柜,多数东西都还放在行李箱没有拿出来,做好了随时收拾东西离开的准备。 施临卿在门口看着,哪里会不明白他的打算,顿时觉得有些滋味难言。 可再难言也得憋着,他那些心思如果说出来,马上就能把这小白菜吓得跑出老远去。 更何况,就连他自己都还没弄明白自己那点心思。 施临卿说了书房他可以用,隋风就没跟他假客气,一闲下来就往书房钻。 刚进书房他就发现了,这里确实是施临卿真正的住处。 无他,只因这书房里几乎每本书都有施临卿做过笔记的痕迹。 说是笔记,倒不如说是点评,就是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笔记了。 隋风随便翻开一本,只见第一章 的提要旁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胡说八道。” 再往后翻几页,他似乎又改了主意:“这一部分还算有参考价值。” 仿佛是为了印证自己最初的判断没有错,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倔强道:“但我仍然认为第一章 整体是在胡说八道。” 隋风没忍住笑出了声,完全想象不出来,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施临卿,原来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他津津有味地跟着施临卿的笔记读了下去,渐渐发现施临卿是个极其有主见,却并不顽固的人。 比如起初读到与自己认知相悖的理论,施临卿并不会因为这是什么知名专家教授出版的读物,就轻易转变自己的观念。 但当他发现这理论确实有可取之处时,他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许,肯定其中的参考价值。 读到最后,就连隋风都几乎快要被这理论说服了的时候,施临卿依然保持着客观又理智的思考角度,犀利点评道:“虽然部分有理,但是整体悖论。” 而直到隋风翻到最后一页,他才发现,原来施临卿完全是对的——这一整本书,居然就是一个悖论实验。 作者说,能读到这里还坚持着自己原本立场的人,应该是世界上处于少数的独立思考者。 而在这本书落成之前,这位教授还曾经通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