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牛郎织女的牛 ◎再无人记得,赵太傅的那句林家可出状元郎。◎ 陈逸落败, 赶紧摇头:“别,您再把老板摇上来,今儿咱就太太平平吃个饭成吗?” 说话间, 门被敲响,终于上菜了。 皆一式两份。 菜色暂且不表, 只味道倒的确值得等待。 不同于宫廷精致奢华,也不同于民间家常温馨。 黛玉末了道:“我说不上来, 这菜的味道,可是书上说的人间百味之意?” “你小小年纪, 不该懂这个。” 林宥不许她说, 自己道:“我倒是在那道鸡肉里吃出了江湖气,可见各人感受不同, 莫不是这菜里加了什么佐料?让人心生幻觉?” “若真这样,也是人家老板的本事。” 陈逸起身:“月华初上, 咱们去城门罢?” “恩, 就等这个呢。” 林宥这回依旧往下跳,可他不是一个人,还带了黛玉。 “楼下已经宾客云集, 没得再冲撞了你。” 又问黛玉怕不怕的。 黛玉摇头,还有点兴奋。 “哥哥, 飞?” 陈逸见此,索性也不走楼梯了, 打发了跟来的人自己走楼梯下去, 然后同他们一并自窗口跃了下去。 待送黛玉上了马车,林宥才问:“那黑心的老板不会以为我们是吃霸王餐, 不给银子吧?” 陈逸点头:“你跟他那仇结的那么结实, 也就不差这点了吧?” 林宥冷笑看他, 不说话。 陈逸… 又来了又来了,说不过我就拿大舅子身份压我! 不情不愿道:“我家令牌压在这了,自会去找我家要银子。” “出来吃饭不带银票,你怎么想的?心中无打算,不堪大用啊兄弟!”林宥得了便宜还要嘲讽。 陈逸索性不吭声了。 林宥见此,果然也不说话了。 一路去了城门楼子,却不是林宥带黛玉去过的那个,而是更偏一点的北门。 路途不短,待到了,只见月亮已升至半空,呈橘色,比平时大了数轮。 黛玉立在楼上围栏旁赏月,风吹起她披风的带子,头上步摇轻轻摇晃,虽只有背影,可周身的清冷气质跟月光交融,宛如遗世仙姝。 陈逸有些移不开视线。 林宥在后,冷不丁的道:“小心些。” 也不知说的是哪个。 黛玉回头笑笑,陈逸赶紧移开视线。 林宥带着黛玉飞到楼顶,陈逸没有跟上来,反而跑下面去不知做什么去了。 此刻视线毫无阻隔,墨黑之空,只一轮皓月,上面隐隐还有纹路。 黛玉撑着脸庞,道:“哥哥,你说真有广寒宫么?” “唔,哪天我飞上去???给你问问?” 黛玉笑起来:“哥哥是想去看仙子罢?” “嘘!看破不说破。”林宥竖起手指。 又压低声音笑道:“妹妹气质不同旁人,总带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儿,不如给我句实话,你是在天上犯了什么错?才被罚下凡尘的?” 黛玉笑的步摇轻颤:“当初那一僧一道,说我是来还泪的。” “还泪?这倒是新鲜,那你不该成人,成条鱼多好,泡在水里,没事就吐水,眼泪跟水都一回事。” “唔,不对,姜蒙说,海上有个传说,有那种人面鱼身的美人鱼,泪落成珠!若要还泪,当成那个才对,你想啊,一边哭,一边哗啦啦的掉珍珠,那多值钱呢。” “报恩报恩,总得来点实惠的不是?” 黛玉一边扯着林宥的衣袖,防止自己笑的掉下去。 一边连连摆手:“哥哥,快别说了!” 陈逸跃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壶酒和一个手炉。 手炉递给黛玉,酒给了林宥。 “你不喝?” 陈逸摇头:“万一你醉了,我总要把你丢回去罢。” 林宥看着小小的一壶酒,很是嫌弃:“你这里面兑了蒙汗药?” “呦,这都能闻出来?” 陈逸坐在林宥身侧,余光看了眼另一边的黛玉。 有些紧张的道:“今夜倒是无星。” 林宥喝着酒扫了他一眼,倒是黛玉回应道:“兴许是今日月盛,星星无法与之争辉罢?” “那林姑娘,想看星星吗?” 黛玉:“啊?” 林宥:“哈哈哈,咳咳咳!” “我!我没事!你继续!” 陈逸恨不得一脚把林宥踹下去。 黛玉正疑惑,只见面前竟果真缓缓出现了一片星星。 自下而上升起。 皓月之前,繁星成河。 好容易喘匀了气的林宥,低声咕哝了一句:“就这?” 不就星星做的孔明灯么! 黛玉面露微笑,眼神欣喜,她隐约能看到,有的孔明灯上画着玉兔桂花等物。 似是陈逸的画风。 不由面色微红,轻轻捂住脸颊,半响,轻声道:“手可摘星辰,原是真的。” 林宥只听了上半句:“这哪里算!我带你摘去!” 说罢,丢了酒壶,就要带黛玉去摘。 陈逸拦住:“你喝了酒了!我摘一个下来就是了。” 说罢,看了看天空,一跃而起,果然摘了一盏回来。 方含笑递给黛玉。 黛玉半低头接过,复而鼓起勇气抬头道:“谢公子。” 盛月之下,繁星飘荡,一对璧人,对视而笑。 如此画面,落在林宥眼里,化为了一声叹息: “你们听说过天宫有个王母划了一道银河吗?阻挡了那牛郎织女。” “你们俩看我像不像牛郎的那头牛?” 好好的气氛就这么散了。 陈逸咬牙低声道:“那您吃草么?我给您薅点去?” 林宥冷哼,一跃而起,自己摘了盏星星下来。 “你做什么?” “我瞧着丑,摘下来看看,果然是丑!”林宥一脸嫌弃,抱着打量。 陈逸磨牙,想了想,又自己跃起来,也摘了一盏,抱在手里。 “你做什么?” “就我一个没有了,不和谐。” 林宥…兄弟,你是不是傻! 黛玉顾不得羞了,看看天空,又看看身边的两个抱着星星,在用表情吵架的人。 岁月静好,不外如是。 盛月之日后,过了三日,黛玉收到陈逸送来的一幅画。 自己亲手展开,只见楼宇之上,一女子背对而立,正赏盛月,披风带子飞舞,步摇轻晃之感都跃然纸上,似乎女子抬脚便可奔月而去。 赫然是那日黛玉在城门楼上的背影之姿。 下方有一行小字:身在凡间立,恐惊天上人。 黛玉脸颊微红要卷起来。 非烟在旁伺候,笑道:“姑娘,放起来岂不可惜?书房这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