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真的身临其境了,才知道那种滋味。 真是那什么什么都要被冻掉了。 他们这次是先锋军,不跟着林宥。 他们的将军是陶将军,带着他们日夜兼程,先行一步跟北地守军汇合。 他们到的时候,是夜里了,可仍旧战火熊熊,半边天都是亮的。 赵野的兵已经不足两万了。 陶将军脸色跟北地的风一样苦寒:“没时间修整了,北地存亡在此一战,我们必须拖住对面,等大军抵达。” 李青河跟姜启是副将,自然义不容辞,各自带两万人马,分别从两侧突袭。 其实也不能算突袭了,对面篝火重重,无遮无掩,他们很难隐藏踪迹。 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新式武器。 一种重型的火弩。 若是三国时诸葛先生有这个,就不必草船借箭了。 几个下去,就是连天大火。 但也有弊端,操控复杂,稍有不慎,会伤到自己人。 有就比没有的好,他们各携带十抬往敌方侧翼而去。 而剩下的大军,都在正面对敌,尽可能的吸引火力。 巨型火弩被兵将们隐藏的很好,一直推进到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时候,才放下开始安装。 他们人数太少,作战只为拖延时间,只要火弩一出,他们就撤。 两边进行的都很顺利,尤其是姜启那边,敌军分布薄弱了一分,更是压力备减。 待如流星一样的火焰落进敌军的阵营,顿时哀嚎遍野。 李青河毫不犹豫,命令带火弩撤退。 他带人断后。 姜启那边也同样如此,他们快速的撤退而去,就在快要跟正面军队汇合之时,姜启突然听到战鼓声。 敌军的后兵到了。 方向正是李青河那边! 姜启将手下们带了回去,冲陶将军道:“将军,我要去接应李青河。” 陶将军如何不知他的意思:“你去了也是送死,他们自己突围,未必不能趁乱回来。我们从正面继续进攻,也能接应。” “我不带旁人,只我自己。” 陶将军知道姜启是个认死理的人,他跟来,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只为了林宥跟李青河。 现在李青河有难,他就是拿军法压他,也未必有用。 且林宥快到了。 李青河是他最信任的亲兵,来前锋军是来攒军功上位的。 陶将军犹豫了。 “我给你一队人…” “不用。谢将军。” 姜启转身就走,他去送死没关系,旁人没必要陪他送死。 姜启也不傻,扒了一身敌军的衣服穿了,扔了刀,换成了敌军的长枪。 李青河果然被包围了,不过他没有慌,当年陪着林宥突袭南蛮王时,也是在重重包围中得胜的。 且先行一步的火弩应该是运出去了,他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他敏锐的发现了敌军两方交汇的薄弱处,奋力带兵突围。 可惜敌军的将军也发现了他。 立刻重兵合围,势要杀了他们,告慰那些还在哀嚎的兵士。 李青河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还是没有慌,还抽空看了眼天空。 烟尘密布,已经看不清星星了。 他想,早死晚死都得死。 自己平时话那么多,该说的也都说了,也没什么遗言了。 血有些迷眼,他已经感觉不到疼了。 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他。 然后他看到了一道轰然而起的火线。 是谁带了火油过来? 他一偏头,努力眨了眨眼,才看清姜启面无表情的脸。 “你还真来跟我同死了啊?” 李青河不知道姜启有没有听到,他自己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只跟着姜启,顺着火线往外冲。 快到头了。 已经能听到自己人的喊声了。 李青河舔了舔嘴角的血,转头看姜启。 “我们真是命大…” “姜启!!” 他看到燃烧着的姜启松开了手里的长枪。 对他做了个快走的口型。 一枚枚火箭自后而来。 敌军反应一点也不慢,他们也有火油,或许不多,可杀他们,足够了。 走! 姜启咬着牙挡住他,他快站不住了。 他本来身上就沾了火油,箭雨不用刺中,只要经过他,一点火花就能把他点燃。 一身甲胄能让他烧的慢一点,但也只是慢一点。 李青河不打算走了。 兄弟一场,那就同年同月同日死吧。 姜启艰难的指着前方,你得替我回家。 家里还有我父母双亲,还有一个书院的孩子。 我们总要有一个人能回去。 李青河想去拉他,既然你有那么多牵挂,为什么要来救我! 姜启最后看了一眼这满天星辰。 我也不知道。 但我必须来救你,我不能让你一个人死在这里。 只是,我不小心???,要把自己弄死了。 李青河是被陶将军派来的接应部队抬回去的。 他中了两箭,遍体鳞伤。 满身的血,所以没有看到他血里的泪。 姜启的尸骨没能抢回来,其实也没有尸骨了,火油过后只能剩下一点残灰。 敌军败退后,打扫战场时,姜启的刀被找了回来。 陶将军让人送进了李青河的帐篷。 李青河在林宥抵达的时候,就重回了战场。 他似乎变成了姜启,沉默,木纳。 两年后,身边的将士都快忘了原来的李青河是什么样子的了。 最后一战,林宥亲自带兵而出,水溶在帅帐压阵。 兵将被林宥的勇猛鼓舞,士气倍增。 最终他们胜了,北地没有被屠城,他们这次胜的终于不那么惨烈了。 北地城的百姓们归来,载歌载舞的庆贺胜利。 李青河一个人蹲在城墙上。 自言自语:“爷要一鼓作气,打下古蒙国的隘口城。” “我跟爷说了,我不去了,我要回家了。” “我回家娶个好人家的姑娘,生一堆儿子,我分你两个,让他们跟你姓。” “我不让他们学武了,谁敢学,我就打断腿。” “算了,还是学吧,我也教不了别的。” 李青河说到最后,嗓子里全是风,听起来像是在呜咽。 4. 萧一是听梁平说了句:李青河李大人回来了,圣上赏赐,他只要银子,也是实诚。 才知道李青河提前回来了。 为什么呢? 林宥的大军不是已经兵临城下?古蒙国被逼要和谈了。 朝中大臣从不看好林宥,到纷纷夸赞他少年英雄盖世无双。 梁平念叨,小侯爷回来至少是个国公爷了,封王也未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