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过下去了,她开始觉得有一种痛快。 五月的时候,她收获了第一框自己亲手种,亲手采的茶叶,卖了一担茶叶,由黄大姐买了一些糙米回来。 那种快乐,和那时润笔费捏到手里时候的快乐,是一样的。 六月天气渐渐热的时候,三姐问她,要不要学凫水。 碧波青山里,只有飞鸟,只有天蓝,衣裳湿漉漉地贴着身体,清凉的水波拂过躯体,也不会有任何的人指责“失了名节”。 桂林山水中,无有四书五经。只有十二节气歌久流传。 看黛玉愣愣出神,“只是”了半天没个下文。三姐以为她又思念起失散的亲人了,便扬眉道:“别‘只是’啦!想想有趣的!你瞧,‘小姑娘,看你们俊俏,干嘛砍柴种茶树那么辛苦呢?不如......哎哟,哪里来的王八!’” 三姐手里一边划桨,一边像模像样地模仿那天顺水追着她们的那个章家领头人的话。 那时候,那些狗腿子见色起意,说她们如果识相,交租也罢,交不出的,就姐妹俩都到章家去当通房丫头。 三姐顺手捡起一个舟上的东西就往那狗腿子的脸上砸:“你叫你亲妈去当通房丫头罢!” 不料砸出去的,居然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爬到舟上的大王八。 黛玉也笑了几下,想到章家,又想起黄大姐,道:“不知道黄大姐如何了。” 说到这里,三姐也叹了口气:“......嗯。虽然听说是当章家的奶妈了。不知道到底怎么样。等我们到了永福县,再去打听。” 黛玉应了。三姐又说:“到时候也去打听你叔叔。”说着,她回头笑道:“喂,你喜欢不喜欢桂林?” 黛玉想了想,微微笑:“喜欢。” 即使她在广西,在桂林一路境遇坎坷,与亲人失散,也还是喜欢这里的。 山光水色行漓江,患难结交奇朋友。 她望着三姐,觉得自己像多了一个亲姐姐。一时抿着嘴乐起来。 一路上无聊,三姐就像往常那样,教林黛玉说广西本地的白话和壮语。教了一会,地方已经到了。 老渔民带她们下船,前边是一片村寨。 她们刚下舟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耳边有人惊呼:“三姐!” 三姐听到这一声呼喊,也怔住了。半晌,一边奔来一个青年人,满眼是泪,脸上是皱纹,饿角是伤疤,面目发黄,看起来比三姐还要年长许多,却叫道:“姐姐!” 一向泼辣的三姐面色陡然一变,眼里竟然闪出泪光,却扭头就走,没有理会这个青年。 老渔民在一帮摸不着头脑,问青年:“四弟,你这是?” 青年说:“这就是我姐姐啊!刘三姐!” 三姐这时,忽然站住了脚,回身厉喝道:“你发狂!我哪里有你这样的弟弟!” 黛玉也是一头雾水。三姐却拉起黛玉,头也不回,说“走”,就往村子里走了。 第36章 歌仙(八) 小可怜讨饭到了永福县。 那时永福县,天上正乌云万里,飘绵绵阴雨。 她听说永福县南边,都是章家别院的人,她一想到章家,就想到雪夜里那十个棍子,三个巴掌,就想到黄奶妈局促害羞的笑,想到池塘里白涨的大郎, 她怕苦了章家了。从此就不敢往永福南边去。 永福北边,以慈善人家著称的许员外,近日因为是许员外家最宝贝的孙女过生日,正在施粥赦米,救济穷苦的流民。 小可怜已经饿坏了。她哆哆嗦嗦地拄着拐杖,往许员外家去了。 许员外家设的粥棚外面,正排着一条长长的长龙。都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瘦骨嶙峋的老百姓。 每个人都只能领一汤勺稀粥。 许家的赈灾的人一脸不耐烦,穿着长衫。 小可怜最怕这样的大人先生们,不敢吱声,就悄悄地排在了后边。 “喏!”一汤勺的稀粥荡在破碗里,清得像是河里的水。 前面衣衫褴褛,瘦得只有肋骨的老太婆,摇摇摆摆,气息恹恹地求道:“大人,好人,菩萨,我家里还有一个孙女,您再给我多打一碗罢......” 打粥的人,脸色一下子变了:“去!你这样的人,不知足!今年本来就附近几个县都收成不好,粮价又贵。我家拿出了足足九百斤粮食赈济灾民,还是不够。你多吃一碗,其他人就少一碗。难道别人的孙女就不是孙女?” 老太婆还想说什么,只听他喝道:“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嫌弃我家的粥薄,就到章家那边去!看他们是给你一棍子,还是给你一碗粥!” 听到章家,老太婆的脸一下子惨白了,身后其他老百姓也都觉得这个人说得有道理,有些骂,有些劝。老太婆就被许家的家丁推攘到一边去了。 老太婆默默地扶着墙走了。小可怜看到她瘦得和她这个小孩似每日更新来抠抠群:幺五二二七五儿吧椅的,饿得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心里难过,连忙拉了拉她:“婆婆,给......给......” 她悄悄地从怀里摸出了从狗嘴里抢下的,像宝贝一样藏严实了的半个馍。 老太婆没有接,浑浊的老眼里流下了眼泪,挡住别人的眼,吃力地慢慢地塞回了这孩子怀里,说:“好孩子,你自己拿着。许家的菩萨说得对。我的孙女是孙女,别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唉......” 老太婆连说话都吃力,走了几步,扑通,就倒在了尘埃里。碗里的汤水洒了一地。 小可怜呆了,她顾不得自己还在排队,赶紧跑过去,叫了一声“婆婆”。 老太婆一动不动了。死了。 一个许家的家丁看到,不忍道:“嗳,饿死了!小孩子,你也过来排队罢,别看了。” 说着,就叫了个不知什么人,把老太婆的尸首拖走了。 但是因为这个耽搁,排到小可怜的时候,早就一粒米,也没有了。 小可怜饿着肚皮,失魂落魄,沿街眼巴巴地看着。每日更新来抠抠群:幺五二二七五儿吧椅摸了摸怀里的馍,就是不敢吃。怕自己今天吃了,明天就饿死了。 她蹲在墙角,想老太婆,想那些面有饥饿的人,想她自己。心里难过,想:如果像许家这样的好人多一点,像章家那样的坏人少一点,就好了。 她饿到头昏眼花的时候,眼前的破碗里,却被人放了一个薄饼。“吃吧。”一个人说。 那是一个人到中年,却依旧长身玉立,面目英俊的人。像书生......又像别的什么。 小可怜看到薄饼,拿起来的时候,听到那个人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同伴用官话叹道:“可怜。今年收成明明比往年还要好。却坏在这个收成好上了。” 那人的同伴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