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拓植都接了不少俱乐部打来的咨询电话。倒是没什么人找仁王。俱乐部都觉得,就算要找仁王也得最后关头,仁王这个级别前期的调研和扯皮不该他做。 仁王也乐得清闲。 他这天晚上开完了世界杯预计的最后一个分析会议,将西班牙队的分析给做完了。 “没有法国队的分析。”他说,“西班牙队不会输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是我和越前南次郎的赌约。”他看着球员们,“你们很多人应该听过类似的传言吧。我和南次郎前辈的赌约没有那么简单。” “但赢的只会是我,我一直这么坚信着。”他说,“我和南次郎前辈的比赛,可从来没输过了呢。就算比的是带学生,我也没打算输。我也相信,你们会给我带来胜利。” 说完以后,他也没有安排出场顺序,而是说:“最后一场决赛,就不制定名额了,来竞争上岗吧。” “每个人选择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最后只决出一个胜者。”仁王直接将出场位置空出来,“自愿原则。报名替补也是可以的,万一替补也轮到上场的机会呢?” 通过比赛来决定出场顺序这种事,给人的感觉很熟悉。 至少来自关东的国中生们都觉得很亲切:教练集训时就很喜欢这样干嘛。 高中生们也觉得挺亲切的:教练组以前也喜欢这么玩。 仁王给了学生们一点思考时间,也是他们组队的时间。如果要报名双打,自然要提前确定好搭档。 这时候越知和毛利就自然而然凑在一起了:越知已经是高三了,这也是越知的最后一场可能上场的世界赛。他为了和毛利组队付出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毛利自然知道。他们早就想作为双打上场比赛了,但之前仁王都没这么安排,以至于毛利和越知都有些焦虑。现在有了机会,他们自然会凑在一起。 大曲和小金也凑在一起了。是他们上次打完比赛发现彼此还挺合适的。 小金本来想去竞争单打,但大曲想找人双打,找了一圈最终还是“忽悠”了这个和他很适配的小孩。 小仁王也思考过自己要竞争单打还是双打。但他知道,龙马和龙雅的比赛很大概率会在正式比赛上演,家里的控制狂老头和对面的控制狂老头在这种事上总是一拍即合,既然如此,能竞争的单打位置就少了(他觉得仁王一定会暗箱操作)。而且自己打了两场单打了,在决赛打双打也不错。 他左看看,右看看,想如果要和人双打,和谁搭档比较好。 幸村这时候走过来:“要试着一起双打吗?” “我吗?”小仁王挑了挑眉,“部长不打算去单打?” “德川前辈看完白天那场平等院前辈和博格的比赛后状态变得不一样了。”幸村说,“我和莱因哈特打过了,没有太强烈的要去竞争单打一的意愿。” “部长平时可不这么好人。”小仁王说。 幸村就微笑:“我在你心中不是好人吗?” 当然,会谈到德川只是幸村的有感而发,单打位置那么多,幸村不选择单打完全是另外的原因。 是他和莱因哈特比赛时,意识到的,自己和小仁王的竞争。 世界赛打完,如果他和小仁王都去打职业,那么以后就会是对手了。 能做队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而集训时他们尝试过的,真要双打,他们那么合适。 “一定能上场比赛的双打,果然还是双打二。”幸村说。 小仁王这时候也不追问幸村要双打的理由了,只默认幸村的邀约:“Puri,那就双打二。” 第400章 决定首轮 国家队高中十四人,国中十四人,一共二十八个人,要争夺决赛的七人名额(替补不算在竞争名额内,最终由决定赛表现和个人意愿综合指定,因为替补不在正式名单里,而是万一单打一没能决胜负再启用替补名额),那么每个名额后面都会有四个人。 四选一,不管是单打还是双打。 这意味着一轮打不完决定赛,要两轮。 仁王在开完会以后自己公布了选拔规则:“今晚打一轮,明天打一轮。明天那一轮在晨练的时间点,打完大家一起去看半决赛。” 法国和西班牙的半决赛还是不能错过的,因此必须在那之前把决定赛打完。好在运动员起得都很早,本来正式比赛开始前也有给球员准备热身时间,因此按照晨练时间点起床直接开始比赛,一局制,按照时间来算是来得及的。 晚上打一轮也算是照顾白天出场过的选手——距离最后一场单打结束也没几个小时,和博格打完的平等院现在还没完全恢复过来。打一局,以他的实力选个位置还是能掌控比赛的。 不过,以平等院的性格,他也只会选一个位置吧。大家都这么想。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仁王就规定了报名时间,之后登记了各自的报名名额。 看到小仁王和幸村一起来时他挑了挑眉。 幸村说他们选双打二。 小仁王捏着自己的辫子,登记完位置后还和仁王说:“等会儿还做吗?” 说的是特训。 仁王就说:“你的身体情况呢?” “我主观上觉得没问题。”小仁王说,“客观上,那是教练你的工作了。” “真理直气壮啊。”仁王叹道。 小仁王就吐了吐舌头:“你也做不了太久这份工作了不是吗?现在在倒计时当中,那么在倒计时内,该做的就要做啊。” 完全不是对长辈说话的语气呢。 但本来他们就不是真正的亲属关系。 仁王莞尔:“行,我的工作。” 幸村在旁边若有所思:随着小仁王变强,他和教练的关系也在改变呢。这种感觉,与其说是小仁王在要求什么,不如说是小仁王在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最后在仁王面前假扮“小孩”。 “已经将教练当做目标了吗?”他在走出排队登记的队伍后问小仁王。 小仁王就眨了眨眼:“啊,倒数第二个目标吧。终极目标当然是网坛GOAT,往下就是打败老家伙。” “比起将比赛奖牌当做里程碑,更偏向于将具体的人当做里程碑吗?” “也不冲突。”小仁王就说,“目标是阶段性的,但是奖牌是固定的。饭要一口一口吃,每一块奖牌前的每一个淘汰赛对手,都是阶段性目标嘛。” “部长你也是我的阶段性目标哦。”他说。 幸村就笑:“我知道。你应该也会是我的阶段性目标。” “Puri,这么相信我啊?” “相信你,也相信教练。”幸村就说,“所以为了成为对手的未来,双打得好好打才行。” 中间的逻辑好像跳过了好几环,但小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