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六州歌头 > 分卷阅读2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3(1 / 1)

几乎没有换过。 莫弃争主动商量着说:“小贺大人和黄大人公干,下官就做主请老伯在我江阴住上两日,如何?” 老人不明所以,但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是忙不迭地点头。贺今行上前向对方解释,只重复地听到“小老儿听大人们的安排”一句。 他看着老人害怕说错话的拘束的模样,心下不忍,犹豫片刻,问:“您想回稷州吗?” 王老伯愣了一会儿,然后缓慢而坚定地点头。他在江南路再无亲人,而老家的村里都是他认识了大半辈子的乡里乡亲。 贺今行抿了抿唇,向他郑重道:“这次差事结束,我会想办法送您回去。我现在走,大概后日午时左右回来。” “真的?”老伯下意识问,又忙说:“我相信你,我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少年抱了抱他,低声应好。 莫弃争牵了两头驴子来送他们,两人骑着驴,在漫山遍野的霞光里渐行渐远。 黄主簿说起王老伯,“你何必送他回稷州?现下时间紧张,你不一定能脱开身。况且你一直没歇过,未免太过劳累。” “办法总会有的。”贺今行轻声回答,“我难以时时在他身边照料,或许在熟悉的环境里,他会过得舒适一些。” 他望向远方,田地绵延,连水再连天。 “我在想,人不能只靠过简单的食水过一辈子。不止王老伯一个人,推及天下百姓皆是如此,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生存的保障,还要让他们有好好生活下去的盼头。对现下的环境感到安全,对每日的劳作充满干劲儿,对未来的日子抱有希望,才能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第150章 七十 夜幕围拢,贺今行燃起一支火把,回头便见黄主簿正眼看着他。 后者再瞧他片刻,才笑道:“你能有此想法,倒让我还要再高看你一眼。” 他面露疑惑地将火把递过去,黄主簿却没多解释,只接了火把,越到他前面去,“一支就够,你跟着我走。” 贺今行立即跟上对方的步子,一面提议:“山路曲折,下官会些功夫,不如让下官在前探路。” “我跟许大人在淮州三年,也算半个本地人,哪有让你带路的理?小贺大人放心吧,这地界上的沟沟道道我都熟悉得很,不会失脚掉沟里去。”中年文士在前,看着前方慢悠悠地说:“许大人知淮州时,走夜路是常有的事。虽我从未做过父母官,但跟他许久,知晓执掌一地,第一条就是要尽快熟悉辖地的地理人情。” 话题忽地转了个弯儿,少年明白他在传授自己经验,感激地回答:“下官受教。”说罢,视线扫向四周,尽力将行过的路都记在脑海里。 黄主簿见他一点即通,甚是满意地点头,接着挑了些他随许轻名下乡的趣事说起来。 明月在天,风里不时响起虫鸣,贺今行一面扫视周边环境,一面听同僚前辈们是怎么和乡民拉近关系,从家长里短了解乡风民俗,明辨宗氏纠纷令众人信服。 将抵州城地界时,两人把驴子都系在一处偏僻的山洞里,徒步翻山,在黎明时分踏上通往淮州城的官道。 两人赶了一夜的路,皆面色疲惫,一身尘土;商量片刻,又各自扯乱发髻。互相端详半晌,黄主簿虚虚一点对方的脸,摇头:“还是不像。” 少年人生机蓬勃,英气难掩。 贺今行便借着晨露沾湿泥土往脸上抹了几把。 “这回对了。”黄主簿点头,捡根树枝作拐杖,弯腰驼背,做出一副虚弱模样。 前者会意地搀扶着他慢行,俨然一对从乡下逃荒而来的叔侄。 天光渐渐明亮,越接近州城,流民越多。“叔侄”俩混在人流里,毫不起眼。 临近巳时,终于能看到淮州的城池轮廓,城门前已聚集庞大的人群。 黄主簿停下来,擦了擦汗水,叫住旁边一名中年男人,也不管齿序,哑声道:“老哥,我听说州府要放粥,是在这里吧?” 那男人上下打量他们两眼,见身上没有藏东西的迹象,才努努嘴:“是啊,排着吧。” 黄主簿觉察到对方的目光,低着头连声道谢。 “可这队伍似乎分成了两边,叔,咱们排哪一边才好?”贺今行望了望前方,城门前应当是设有两处粥棚,只是一边排队的人山人海,另一边人迹寥寥。他觉得奇怪,指着人少的一边小声说:“排那边的人好像要少得多。” 黄主簿还未说话,却听那男人高声道:“傻子才排那边!” 他顿时住嘴,和周围的人一齐看向对方。 男人却露出一个神秘莫测的笑,再次提高声音:“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在一片附和的声音里,贺今行微微皱眉,直觉这人不怀好意。他脚下一个趔趄,扑向那男人,双手扑腾着似要带倒那男人,对方却下意识侧身一躲,只他自己摔到地上。 “大侄儿,摔着没?”黄主簿赶忙拉他起来。 贺今行同他对视一眼,爬起来,摔懵了似的愣愣摇头。 “没事儿吧?”中年男人狐疑地盯着他,黄主簿佝偻着赔笑,然后赶忙拉着“侄儿”走了。 周遭爆发一阵有气无力的哄笑,“还真是个傻的,注意着点儿,可别把命摔没咯!” “反应很快,不像饥民。”走出一段距离,贺今行低声说,并不在意身后的讥讽。 黄主簿沉吟片刻,确定道:“是官府的人。” 两人走向排队的人少的那一边,他压着声音继续说:“出现百姓大规模、长时间聚集的事件时,官府派人混入其中,以把控流言风向,也不稀奇。只是这个人有些不大对。” “他对百姓的态度很恶劣。”贺今行直言道,见有数名穿着制服的淮州府衙役提着篮子过来,便不再多说,排到队伍末尾。 很快,他俩便分别领到一枚漆了印记的竹签。 夏季的太阳毒辣,城门前毫无遮挡,又是人赶人,不多时便汗流浃背。黄主簿更是嗓子干得快要冒烟,形容萎顿得与真正的灾民无异。 非他刻意假装,连夜赶路,又八九个时辰不进水米,实在是难以为继。 巳时到,官府开始放粥。队伍缓慢移动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轮到他们,贺今行看了一眼大缸,里面是稀粥,便对黄主簿说:“叔,您先吃吧。” 后者也不推却,把自己那枚竹签交给粥棚里的衙役,领到一碗稀粥。他走到一边,顾不得烫与不烫,赶忙捧着碗喝了一大口;米汤进肚,要被晒干的感觉才稍微下去些。他把剩下的半碗递给少年,“肚子饱不了,解渴还算不错。” 贺今行埋头看着碗里,看到自己模糊的头颅倒影。 他眨了眨浸汗的眼睛,仰头喝尽,将碗交还,便与黄主簿去排另一边的队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