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六州歌头 > 分卷阅读4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18(1 / 1)

顾横之答:“我们的要求不会变,死一个使臣,还是死十个,都没有关系。” 刺杀使臣,无非想拖延时间,或者想从根本阻止和谈。这和,谈下来的利益,与谈不下的利益,他们南方军都占不到多少。他们只要那名贵族的人头,要是不给,就自己去取。 止戈为武,非所能。 轮到他们搜检,便不再言谈。三人进了宫,有内侍来引路,将他们直接引到抱朴殿。 守门的一名小内侍说裴相爷正在里面,请他们耐心等待。 贺今行对此人有两分眼熟,似乎是内廷大总管的某个小徒弟,便试探着问:“不知相爷几时来的?” 内侍摇了摇头,躬身道:“奴婢是上卯就来了。” 这么早啊。也就是说,裴相爷面君起码有半个多时辰了。 但为什么是裴相爷在这里,又是为什么和陛下僵持这么久。贺今行低头盯着手炉的鎏铜花纹,下颌陷在毛绒绒的围脖里,心念一刻不停。 驿馆属鸿胪寺,而鸿胪寺政令仰承礼部。使臣遇刺,一个小小馆丞压到泥里都担不起这个责任,鸿胪寺卿至少得自领一项御下不严的罪责。或许寺卿也不够分量,但裴相爷堂堂一部尚书、政事堂参政,来负这个责,又未免太隆重了些。 直白地说,一个小国使臣,还不配。 “裴相爷早早面圣,或许不止是因为死了个南越使臣。”他微微偏头,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说。 与他相隔半臂距离的顾横之轻轻颔首:“主使刺杀之人,图谋不小。” “你们行事小心,别被当了枪头使。” “嗯。” 几个人在殿外站了小半个时辰,才有脚步声自殿内响起。 顺喜亲自搀扶着裴相爷出来,站了片刻,才松手示意两个内侍来顶上。 裴孟檀摆摆手,示意不必了。 众人拱手与他打过招呼,看他一瘸一拐地走下台阶。靴底踏一步,气氛就凝重一分。 顺喜无声地叹了口气,然后压着声音说:“侯爷,陛下先宣的您。” 贺易津就拿着折子跟他进去。 殷侯自有一套独门的为臣之道,贺今行不怎么担心,仍在想刺杀的事:“难道跟裴相爷有关?” 这个有关当然不只是连带担责,此处不好把话说清楚,但他相信顾横之能听明白。 后者果然即答:“才将事发,尚不明晰。” 两人飞快地交换了个眼神。贺今行也认为当相时而动,便暂且放下此事,开始预备等会儿面圣要怎么说。 两刻之后,殷侯面色如常地出来。叙事听问,这个时间差不多。 “郡主,到您了。”顺喜轻甩拂尘。 陛下心情很不好啊。贺今行看着他的动作,心下沉了沉,今日恐怕会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不容易,“爹,您要不先回?” 贺易津不打算走:“爹在这里等你。” 顾横之问:“请问内监,陛下可有传召我一道?” 顺喜瞧向他的眼里带着探究,只一瞬就垂下去,细声说:“公子且耐心等着。” 陛下要他等,那就等着。 他颔首肃立,向贺今行伸出手,“我替你拿着。” 后者慢半拍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什么,把那只小手炉交给对方。 顺喜看着两人,但笑不语,伸臂作请。 抱朴殿内合易经八卦而设,殿宇幽深。太阳迟迟不出,天色阴阴,唯靠九座连枝灯熊熊燃烧才撑起光亮。 明德帝未靠御座,站立于案前,指尖按着本摊开的奏折。 顺喜悄无声息地回到皇帝身边侍立,除他之外殿内不见一名内侍。 贺今行没有多看,依礼叩安。 皇帝边看折子边说:“大半夜的吵到朕头上来,叫朕如何能安?” 他低头跪着,没有接话。半夜的事不该他掺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明德帝自然不是为了迁怒,“你这封夹信的折子送到许久,但朕现在才看,为的就是你能当面对答。为何会去剑南道?” 贺今行如实回答:“灵朝听说赤城山有神医,见面难得,故而第一时间前往求医问药。” 他在折子上也是这么写的。 “结果如何?” “差了些机缘。” 明德帝停了片刻,看向他,“那撞上剑门关遇袭就是意外?” 那天对贺今行来说不是意外,他前往赤城山的第一目的就是为此,但此时他必须答:“不完全是。在前往赤城山的路上,就打算顺道去剑门关看看。” “你与顾横之,何时相识?” “两年之前,在遥陵。”他抬头迎着皇帝的目光,叠掌拜下去,直接跳过了所有试探与揣测,请求:“灵朝想求陛下恩典,为我与横之赐婚。” 明德帝沉声道:“你明知朕不会同意,为何还要开这个口?朕原本打算,你不说,朕就当没有这回事。” 贺今行直起半身,盯着地毡上的纹路,说:“陛下是阿朝的君父,不论阿朝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令陛下欢欣,阿朝都不愿隐瞒陛下。所以哪怕这件事说出来会让陛下生气,阿朝也想求得陛下宽宥与认可。” “既视朕为君父,望朕欢欣,你亲爹亦等在外面,为何还要一意孤行?伤朕的心,也伤你爹的心。” “阿朝自知任性,亦愧疚难当。但情不能自禁,既许下诺言,就当负起责任。”贺今行再度叩首,“求陛下成全。” “说到底,还是朕和你爹在你心里的分量不够重啊。你就这么喜欢那小子,要为他抛君弃父?” 明德帝走下来。顺喜搬了张矮墩,伺候他坐下。他看跪在自己跟前的年轻人,就像看待自己不懂事的孩子一样。 “朕一直把你当作亲生的孩子,换一个人吧,在京里挑,或者招赘上京来。朕不限制你。” 贺今行忆起初入京不久,他想和淳懿一起读书,就去求明德帝。陛下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想做个笨蛋,知道读书才能变得聪明,也知道陛下是金口玉言,所以就来求陛下恩典。 他本打算不成,就再去求皇后。但没想到陛下直接同意了,不止让裴皇后找了女先生,还允许他在淳懿上课时旁听。 那段时日,明德帝不时会看他们听讲、学骑射,过问课业,甚至还有两三回教他们写字。 他说:“记得有一年,裴大人教淳懿《资治通鉴》,有一句‘知其不忠,则勿任而已矣。任以大柄,又从而猜之,鲜有不召乱者也。’灵朝从前只疑惑双方为何不能坦诚,不懂个中隐晦,现而今亦知陛下心忧。陛下让阿朝与父亲母亲分别团聚,已是天恩;愿让阿朝留在京中,也是陛下慈爱。但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灵朝自幼恶疾缠身,痊愈无望,不如趁此一了百了,还能为君与父分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