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太久了。 久到他都忘了,温暖是种什么感受。 也是生平第一次,他生出一种叫希望的东西。 但这股希望太孱弱。 只要沈熠露出一点轻视,就会熄灭。 可它还是出现了。 就是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希望,催生出的冲动,竟如此惊人。 促使他抱上一堆东西,冒着暴雨去找沈熠。 想让他平安,想和他说话,想让他不要不理他了。病房等候区。 顾惜和沈熠贴着胳膊坐着。 即使隔着衣服布料,他能感觉到沈熠很暖和。 暖和到他不希望这个人离开。 沈熠见他脸色苍白,一直沉默不语,小声问:“你妈妈的情况很糟吗?” “嗯。”顾惜没再逞强。 沈熠有些难过,安慰他说:“别担心,现在医疗发展得不错,会好起来的。” 顾惜望着沈熠。 他听见自己那颗冻土之下的心脏,再次活了过来,如雷般震动。 剧烈的心跳像是不安,也像是期待。 好一会,顾惜开了口,他听着自己低哑的嗓音叫他的名字:“沈熠。” “嗯?”沈熠转过头,他的眼睛那样亮。 让人念念不忘。 “我查过你的‘熠’字,是灿烂的意思。”顾惜黑沉沉的双眼盯着他,苍白的嘴唇一张一合,第一次向另一个人流露他的无助,“我想被你照亮。” 沈熠愣了下,然后他像往常那样,笑得温和明媚:“好啊。” 【 作者有话说】 最近忙得晕头转向。 第29章 我说我同意 第二天,沈熠宿醉后醒来。 头没那么疼,腿却隐隐作痛。 沈熠掀起被子一看,膝盖磕伤了,青青紫紫的一片。 他有点断片,隐约记得,顾惜把他从赵括那里带回来,但不记得怎么伤的了。 小腿位置有涂过药的痕迹,消肿不少。 沈熠下了床,小心翼翼挪动腿,走到衣柜旁,换上白衬衫和西装裤。 今天上午有课,他要去学校。 打开房门的之前,沈熠顿了下,他既怕顾惜在外面,又怕他不在外面。 他深吸口气,走出去。 隔壁的房门开着的,里面没人,餐桌上有热好的牛奶,抹好花生巧克力酱的面包。顾惜又走了。 沈熠在桌前看了看,本来不想吃的,但花生巧克力酱实在太香了…… 他拉开凳子坐下,默默吃完早饭,把餐具清洗干净,然后开车去学校。 一上午的课过去,又处理了下学校的行政事务。 沈熠去送资料,在小花坛附近,遇到同系的农教授。 农教授留了一头短发,鬓边有些斑白,常年戴着一副老花眼镜。 她看见沈熠,叫住他:“小沈,我正说找你。” 农教授的学术态度严谨,知识渊博,曾经指点过沈熠,沈熠对她很尊重。 沈熠笑起来:“农教授?好久没见,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有事!”农教授笑道,“我女儿下个月结婚,邀请你来参加!” 听说她有一个女儿,宝贝得很,原来都到结婚年龄了。 沈熠笑笑:“恭喜恭喜,好,再忙我也能腾出时间,我肯定来。” 农教授人逢喜事精神好,笑容满面关心起沈熠:“我记得,你是不是订婚了?到时候把你先生带来,让我们也看看长什么样。” 沈熠笑容僵了下:“我问问看吧,他比较忙。” 农教授没到注意他的反应,仍然在笑:“订婚和结婚还是不一样的,你们什么时候办酒席?我们来喝你们的喜酒。” 沈熠忽然压力山大:“嗯,快了吧。” 沈熠不想再聊这个事,主动找个话题,和农教授聊了会学校新出的规定。 送走她后,他继续去交资料。 半路上,沈熠想着,他们的婚期是拖得太久。 好像每个见到他的人,都在问那个虚无缥缈的婚期。 沈熠不是没想过,不等了,由他来求婚,直接跟顾惜开口。 顾惜应该会配合他的。 可是,这样一来,和发布任务一样,没什么意思。 归根结底,沈熠还是期望,顾惜对他有一点点感情。 希望他们的婚姻有一个好的开始。 可是顾惜不喜欢他…… 难道,要说分手吗? 分手这两个字,只是想一想,就让他黯然神伤。 多年前,他暗暗下决心陪着顾惜的时候,没想到会走到这种两难的境地。…… 从光华楼出来,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沈熠的心倏尔一跳。 顾惜很久没给他打过电话了,他会跟他说什么? 还有一件事,沈熠也有点奇怪,顾惜不是出差吗?昨晚怎么跑到赵括那里去接他? “喂?”沈熠接起来。 “沈熠。”顾惜问,“你不在家?” 沈熠:“嗯,学校有课。” 顾惜问:“下午呢?” 沈熠:“下午没有,有什么事?” 顾惜说:“顾东明叫我们晚上回顾家吃饭,你来吗?” 原来是吃饭,沈熠想。 他就知道,如果没事,顾惜怎么可能想得起找他。 沈熠说:“去吧,我也没什么事。” 顾惜听出他的勉强,停顿一会:“你不想去,我去拒绝他。” 沈熠叹口气:“顾伯伯难得叫我们吃饭,每次你都拒绝,实在不好看。这次还是去吧,你把时间告诉我,我自己开车过去。” 顾惜从不叫顾东明是爸爸,他跟沈熠交流的时候,都是直呼其名。 沈熠突然和家里人大闹,执意和顾惜订婚,就是因为顾东明。 顾东明把顾惜认回去,不是为了父子之情。 他打算和一家中型企业长期合作,想了一招“联姻”棋。 当时,顾东明的小儿子才十几岁,谈这种事太早。 廖倩也不愿意让亲儿子,找一个各方面都不太行的人家。 想来想去,顾东明终于想到顾惜。 京海的交际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顾东明和沈家彼此认识。 乍然听说顾东明要送顾惜去联姻,沈熠大脑空白一瞬。…… 顾惜本科毕业,开了家叫“基地”的数字金融公司。 后来,顾惜陆续开了几家公司,实力越来越强,名声越来越响。 然而沈熠唯独对“基地”的感情很深。 “基地”正值创业初期,业务板块少,只能提供十分基础的功能。 顾惜又当老板又当员工,忙得昏天黑地。 沈熠把一半的课桌搬到顾惜办公室,平时读文献推公式推得欲生欲死的时候,也给顾惜翻翻案例,提供专业上的支持。 顾惜想给他股份,沈熠没要,却要了个顾问的职位,座位就在顾惜办公室。 “基地”在京海市一处科技园里,占了两层楼。 公司年轻人居多,大家比较随意,也比较个性化,会在办公桌放一些喜欢的东西。 “基地”很多家具和办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