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贵,也就几个铜板,去吃饭的人可多了,味道肯定很好。” “那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去见识见识一下了。” “……” 类似的讨论在现场响起,大家的心中越发地激动。 他们都很清楚一件事,顾家堡垒越是强大,他们依靠着顾家堡垒,他们接下来,就能够避免生死危机。 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村长,这些是什么?怎么这么多?” 这时,也有人注意到了王年牛车上堆积如山的麻袋,忍不住问了出来。 王年看到终于有人询问了,连忙开口了。 “这个是我接下来要种的粮食。”王年开口道,“我去顾家堡垒,确定了一点,那就是顾家有在种一种全新的作物,这种作物抗旱,产量还不错,所以我就跟顾家签订契约将其带回来了。” “很的有现在能种的作物吗?” “不会是骗人的吧?” “抗旱作物我们也知道一些,但是按照现在干旱的程度,根本就不能活。” “还要签订契约,是不是契约是骗人的?目的是要我们的农田?” “村长你可别被骗了,我之前听说很多老百姓的田地被世家给侵占了。” “……” 现场的村民一听到涉及到良田作物的情况,瞬间就激动起来了。 他们是真的害怕啊! 毕竟世家前科累累。 即使顾家之前名声好,但是现在外头世道乱了,变了也不一定。 农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存在,即使现在面临干旱,也没多少人愿意放弃农田。 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放弃农田,也许现下活了,但是未来也一定活不了。 对于这些村民的顾虑,村长内心一清二楚。 毫不犹豫地开口了,“你觉得我会那么轻易被骗吗?我也是有20亩地的人!不过这种植作物本身就是自愿的事,我拿到的是我20亩地的量呢!如果你们家有需要的,得自己亲自去签订契约呢!我也只是跟你们说有这件事,种不种看你们。” 说完,村长王年看向一旁的刘荷花,“老婆子,我们回家!” “好,回家。”刘荷花现在的心中虽然有那么一点的顾虑,但是在外人面前,她肯定是支持自家老头子的。 就这样,王年带着自家的妻子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王年的几个儿子儿媳,想了想,也跟着走了。 他们也想要知道,自家父亲去顾家堡垒都做了什么呢! 而王年一走,现场人的注意力就放在了剩下的人身上。 他们注意到了,也有人买了跟村长一样的作物。 “你们也买了?” “是啊!也买了,我这不是看村长买了吗?而且人家契书上可是给了我们保证。” “什么保证?” “绝对能种出粮食来!而且还保证产量。” “产量?产量多少?” “至少好几百斤呢!” “这么多吗?” “自然是的!不然你以为我们为何会这么心动呢!” “这么好,我还是有点怕是假的。” “顾家没有道理欺骗我们,要知道顾家那么多农田都已经种植上了,而且他们还在四处开荒,都在种这些粮食。” “所以你们觉得是真的?” “对,我们觉得是真的,而且村长认字,他也看过这契书。” “可……” “村长一心一意为我们,我们不该怀疑他的。” “也不是怀疑村长,就是觉得,这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是顾家,值得信任。” “听你们这么说,还真的去要顾家堡垒那边好好瞧瞧。” “去吧!去吧!都去的话,你们就会知道,顾家到底有多好了。” “听你们的,去看看。” “去吧!去吧!去了你们肯定是不会后悔的。” “真的!尤其是粮食,人家不是专门以这个价格卖给我们的,人家也卖给其他人。” “真的是半斗米10铜板吗?” “是的。” “不管顾家什么目的,这个便宜的粮食是可以卖的,我明天要回村里告诉我娘家,让他们也去买。” “对哦,便宜的粮食是实实在在的。” “……” 一时之间,现场不少妇人瞬间就被勾动了心思。 他们现在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但是他们的娘家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其他的不说,粮食就太缺了! 可现在,顾家有便宜的粮食买!而且只需要少数的铜板,这等好事去哪里找呢! 这件事从自己相公这里确定没错了!那就赶紧通知娘家去吧! 第326章 326 【326】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顾家堡垒有低价粮食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在附近的几个村庄内宣扬开来。 “诶,你们听说了吗?” “什么?” “顾家堡垒有低价粮食的事啊!” “听说了,可是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可能性很大,是我嫁到王家村的外甥女回来说的,说他们王家村买了很多便宜的粮食。” “便宜,能有多便宜?” “半斗米10铜板!” “这个价格……” “不过就是有限制,一个人一个月只能买三斗米。” “这也够了啊!” “你们有谁要去顾家堡垒吗?我们一起啊!” “……” 没有谁会在听到半斗米10铜板的时候,还能坐得住的。 因为,外头的半斗米,那都是上百铜板呢!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大多数家庭这个时候都快断粮了,外头再贵的粮食,到没办法的时候,他们还是得想尽办法的去购买。 现在,机会已经到来,他们就只有一个想法! 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就这样,无数村庄的村民朝着顾家堡垒的方向涌去。 而与此同时,从山溪县而来的第一批青壮年也已经逐渐地靠近顾家堡垒。 “我们到了顾家堡垒后,还会有这么好的伙食吗?”中途休息的时候,每个人都被分发到了一块饼,虽然摸起来硬硬的,但是咬入的时候却是软软的,很明显的是用白面做的。 这放在以前都属于难得吃一次的粮食,可现在却是给他们这一些流民吃,能不让他们这些流民感慨吗? 尤其是这两天,他们所吃的,可都是好的。 让他们挨饿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抚慰。 他们心里明白,顾家是在收买他们的人心。 问题是,给出这样好的条件,他们太愿意被收买了。 他们现在在意的是,这样的待遇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