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呢?” 乔昆笑了笑:“你先帮娘种地,陈大人说下半年还会开设其他的工坊,到时候有合适的,你也去应征。陈大人说了,以后这边有什么好活儿,都优先咱们工坊家属,不用卖身,签五年十年的长约即可。” 乔母连忙说:“不,卖身,我们愿意卖身。” 乔父也说:“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了,你不能仗着陈大人仁慈就把自己当盘菜。这外头多少人打破头都想卖身给陈大人还没找到机会呢,咱们也得签卖身契。你瞅瞅,什么时候大人愿意,把你娘还有妹子都签了,你爹我不中用,就不去给陈大人添麻烦了。” 乔昆满头黑线,不是他不想签,是大人不让啊。 这一幕在百草坡很多人家里发生。 因为最近这几天是工坊家属搬迁到百草坡的日子。 百草坡一下子多了几百人,热闹了许多。 不过家属们住的地方距工坊和种植园,还有三四里地,中间还有围栏隔开,工坊工人放假可以回家,平时还是需要住在工坊干活。 工坊和种植园的一切都步上了正规,时间转眼也来到了七月中旬,天气越来越热了,热得人没有胃口。 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修路的事早就已经停了下来。 陈云州坐在衙门后院,柯九站在后面不停地给他扇风,他还是满头大汗。 这时候陈云州就格外怀念空调电风扇电冰箱,盛夏三件套。 “不用扇了,你也坐下歇会儿吧。” 柯九倔强地拿着扇子晃个不停,嘿嘿笑着说:“大人,小的不累了。对了,百草坡那边今天送来了一些西红柿、辣椒、玉米,一会儿让厨房做了,给您开开胃。” 番茄炒蛋、番茄鸡蛋汤、虎皮辣椒、辣椒小炒肉、排骨玉米汤、玉米稀饭…… 样样都是陈云州的最爱。 不止陈云州,衙门里凡是吃过这几道菜的,不少都还想吃第二遍,尤其是辣椒,明明吃的时候火辣辣的,当时就一个念头,再也不吃这玩意儿了。 可过一会儿,又忍不住还想吃。 这不,郑深听说今天百草坡送菜来了,也不跟陈云州客气,直接坐在陈云州旁边说:“今天孔泗出去办事了,无人做饭,陈大人,下官今天叨扰了。” 陈云州接过柯九手里的扇子,笑着说:“让厨房多准备一点,晚饭煮点玉米稀饭吧。” 柯九点头,心里却吐槽,明明一刻钟前他都还见到孔泗在打水浇红薯,这才一会儿功夫,人就出去办事还不回来了,谁信啊。 柯九走后,陈云州和郑深坐在院子里扇着风,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这天气实在是太难受了,扇子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又闷又热又潮。 郑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最近这两天实在是太闷热了,可能要下大雨。” 陈云州点头:“下一场雨也好,半个月没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快要干死了。” 不过想凉快是不可能的。 夏天下了雨之后气温很快就会回升,照旧很热,又潮又热。 得等到立秋之后,气温才会慢慢地降下来。 “再熬一个月,下个月就好了。”郑深对庐阳的天气已经习以为常了。 陈云州点头,看着仆从端上来的西红柿炒鸡蛋、虎皮青椒、凉拌黄瓜、清炒苦瓜、玉米稀饭,放下扇子说:“郑大人,吃饭吧,已经凉了。” 郑深先夹青椒,咬了一口,边吃边喊:“好辣,好辣……” 陈云州将凉水放到他手边。 他一边吸气一边猛灌水。 灌完了水嘴巴里舒服了许多,没了那种火辣辣的感觉,但他的筷子又夹起剩下的半根青椒继续吃。 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又菜又爱玩。 陈云州这具身体没吃过辣椒,第一次的时候他也辣得不轻,不过到底是有底子,现在已经练出来了。 两人就着辣椒,酸酸甜甜的西红柿炒蛋,清脆的黄瓜,下火的苦瓜,吃了美美的一顿饭。 郑深连吃了两碗稀饭:“别说,这玉米稀饭可真好吃,清甜,比那菜叶子稀饭好吃。” 陈云州笑道:“下个月再尝尝红薯稀饭。对了,郑大人,下个月我们邀请杨大人和夏喜民来咱们庐阳做客吧。” 这两位是他们最坚实的盟友。 有好东西,一是分享推广,二是维护关系。 交情这种东西,就是要你来我往,有来有回才能长久。 郑深没意见:“只邀请他们二人吗?是否要邀请咱们庐阳本地的士绅作陪?” 陈云州摇头:“不用,今年玉米、辣椒、西红柿、土豆的产量都不高,大部分要留下来做种,自己人解解馋还行,分给他们吃就算了。不过庞老爷他们那边,回头红薯丰收了,让人一家送几十斤过去,再送点其他种子给他们。” 关于本地的士绅也要区别对待,向梁员外这等有前科的肯定没份儿。 庞员外他们这些热心的,名声很好的,当然也要笼络笼络,红薯的产量大,送出一些也还剩不少。 郑深笑着说:“咱们百草坡种了新的作物这消息早传出去了。庞老爷他们只是不好意思问大人要,如今大人主动送给他们,他们必然很感激。” “上次托大人的福,他们跟着卖粮赚了好几百贯钱。一直想报答大人而寻不到机会,他们决定仿效大人,今年为自家的佃农租客减两成的租子。” 陈云州赞道:“庞员外仁义,回头让人再摘几个西红柿送给他们。” 西红柿一个里面有很多种子,而且这是蔬菜水果,保存时间不长,有就吃,没有也无妨。但玉米、土豆可是粮食作物,能填饱肚子,保存较长时间,还是要多留种。 “那他们可赚到了,今年能吃到陈大人西红柿的人不多。我今晚这一顿,说出去不知多少人羡慕。”郑深开玩笑。 陈云州扶额:“郑大人想吃让百草坡那边送来就是。” “开玩笑,不吃了,等杨大人和夏喜民来再敞开肚子吃吧。”提到这个,郑深问,“这邀请函谁写?” 陈云州指着桌子上的光盘:“当然是郑大人。郑大人吃了我这么多东西,不该代劳吗?” 郑深无语,说得以前就不是他写的一样! 要这么算,陈大人还欠他一堆西红柿、辣椒。 杨柏川和夏喜民接到陈云州的邀约都非常高兴,回信表示会准时赴约。 杨柏川是听说又有好吃的,非常想试试。上次的烤红薯就一直让他恋恋不忘,现在红薯还没长大,他就忍不住挖了一株,可惜现在红薯个头还有点小,也没那么甜,远远不如上次陈云州给他的好吃。 他这几株红薯就别祸祸了,还是去吃陈云州的吧。 夏喜民则欣喜于跟陈云州关系的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