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现棉花种子的地方,其北正是一大片沙漠。 巧的是,沧州以北同样是大漠一片,直与平城之北相连。 是以,他一早便派人深入大漠,又翻阅沧州往年的卷宗。这才知道,在沧州以北的大漠里原有一个王朝,名为大阙。后因水源与粮食之故才向东迁移,到了平城以北。 楚霁接过密信一看,当即轻笑一声。他看向秦纵:“小将军,随我去议事吧。” 秦纵虽原要说的话被打断,但也知道轻重缓急,点点头,随楚霁去了书房。 二人在书房内铺展开地图,其上早就按照钱庄中人传回的消息,标注好了那大阙王朝的位置。 楚霁将密信交于秦纵,随后问道:“阿纵觉得,他们的目标是哪里?” 秦纵扫了眼密信。原来是这大阙王朝今年大旱无雨,就连王廷所在之地都颗粒无收,于是便准备整兵南下。现如今,正在征兵。 “平城富庶,距离大阙更近,然兵强马壮。大阙人口不丰,又是临时征兵,且粮草供应不足。只怕,是想挑软柿子捏。” 说着,秦纵伸出手,轻点地图:“沧州。一来,’兵弱马残’;二来,他们也熟悉路线。” “不错。”楚霁点点头,“那他们会从何处进攻? ”大漠连成一片,与沧州北边的几个县城都相连。 “便是此处。”秦纵的手指未曾改变位置。 楚霁凑过去一看,便有些不解:“这苍木县两翼皆山,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他们怎会从此处而来?” 他虽不曾读过兵书,但谁还不曾有过热血男儿的向往。若是让他历数那些名震天下的战役,那也是侃侃而谈。这点名目自然能看出来。 秦纵轻声一笑,温声解释道:“沧州北部多年不曾受过侵扰,苍木县又是典型的易守难攻,因此守军力量必然薄弱。再者,苍木县最为偏远,又两翼环山,倒是将狼烟和援军的路线也挡住了。” “既少守军,又无援军,再易守难攻的地形,也无济于事。” “而另外三县,快马加鞭至沧州城,来回不过两个时辰。若以狼烟传信,时间更是缩短一倍。只怕还不够他们搜刮粮草,休整兵马所用。” “所以,他们只会选苍木县。” 楚霁看着地图上秦纵的手,骨节分明,修长有力,随着他的讲解缓慢移动,仿佛在信手勾勒一幅水墨山水画。 耳边的声音,不疾不徐,沉稳淡然,带着言出法随般的自信和笃定。 这,就是秦纵。 不知是否因为昨晚二人在院中的谈话,楚霁心中竟升腾起些许冲动。 “怎么了?”秦纵见楚霁情绪不太对,连忙询问。 楚霁退后一步,勉强平复下心绪,笑道:“我得阿纵,幸甚。” 秦纵闻言,抿着唇眨巴了两下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道:“我得遇楚楚,才三生有幸。” “从哪里学来的…”楚霁话音未落,便发觉是自己先提出的幸不幸一事的,只得无奈摇头。 “说正事。我若让你领兵,如何?”楚霁率先摆出主公的架子。 秦纵也敛起神情:“纵领命。” “我要的,可是活捉首领。”楚霁知道,以秦纵的能力,应当不在话下。“或许还能拿他换些东西。” “是,主公放心。” …… 二人在书房内又仔细商议了一番,秦纵才领下军令,准备回军营。 哪知,这人刚走到书房门口,便又退了回来。 “怎么了?”楚霁问。 “楚楚,以后可不可以不要让他们叫我小少爷了?”方才还一副大将风范的秦小将军,这会儿又想着要撒娇。 楚霁有些奇怪。 府中众人正式称秦纵为小少爷,是他那次被秦纵抱下马车之后。 他虽有些恶劣的玩闹心思,但若秦纵在那时便拒绝,他也绝不会这样吩咐众人。 现在,怎么又不愿了? 秦纵看出了楚霁的疑惑,道:“我当时要是不愿意,你后来就不会和我那么好了。” 楚霁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因为,秦纵说的就是事实。一句“小少爷”虽是戏言,但随之而来的亲昵却实实在在。 他主动给予了亲昵之语,秦纵不问一句地全然接过,哪怕这其中含着些楚霁的恶趣味。 他陡然才意识到,我楚霁,大抵也是个要人哄的吧。 “现在再叫我小少爷,是不是我身份上不太合适?”没等楚霁再陷入情绪之中,秦纵又连忙加了一句。 一句话,把楚霁心底升起的那些子“悲春伤秋”的情怀冲得七零八落,边笑边问道:“您现在,是什么身份?” 秦纵被他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干脆将书房门一关,疾步向楚霁走去。 楚霁在太师椅上不自在地挪了下屁股,立时就不敢笑了。 这人,说话就说话,关我房门算什么! 秦纵径自绕过桌案,走到楚霁身旁。两条有力修长的臂膀放在楚霁身子两侧,支撑在了太师椅的扶手上。 四目相对。 这是楚霁第一次在秦纵身上,感受到这样的压迫感。但于他,却无一丝可怖,反而从心底涌上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 这冲动,激得楚霁面颊薄红,当即便要移开眼。 可下一秒,看见楚霁酡颜的秦纵,却也悄悄红了耳尖。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呼吸交缠。 窗外似有秋叶随风舞,不知是秋叶惹秋风,还是秋风缠秋叶。 * 十月初,沧州飘了一场小雪。楚霁连发六道政令,命各部门行动起来。 沧州,越城,苍木县下的一个小村子里。 万鲁正带着手底下的兵给于大娘修缮房屋。 “再拿二十片瓦上来。” “这窗子卸下来重新再装。” “这墙边,都有缝了。赶紧拿水泥来补上。” …… 于大娘双手捧着粥,走到屋外:“万小子,快让大伙儿都别忙活了,赶紧先下来吃晚饭。” 万鲁见状,从房顶一跃而下:“大娘,您怎么把粮食煮了!这可是大人发给你过冬的。” “没事,今年农税低,家里粮食多的很。”于大娘将粥放到万鲁手里,一脸慈爱地看着他。 万鲁自小没了爹娘,长得又瘦又小。她也是看这孩子可怜,才三不五时地给他送些吃食。没想到,这孩子现在竟然这么出息,都在楚大人手底下当上校尉了。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还记得她,竟然每月都叫人送钱来。她一个老婆子要这么些钱干什么?所以,她都好好地收着呢,就等万小子回来再给他。 万鲁拿着粥碗,却不喝,道:“我们有规矩,不许拿群众一针一线。您放心,我们饿不着,都带着粮食呢!” 于大娘劝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