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分卷阅读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7(1 / 1)

灰意冷之下,已经让儿子辞官,将其送回老家避难。 现下 ,楚霁要做的,就是让卓询之离开盛京,来到沧州。 原书中皇帝不理沧州之灾,是认为沧州无用,亦不看重沧州百姓的性命,平白浪费他的金钱精力。 可如今不同,皇帝吃了“仙丹”,会对沧州割舍不下。沧州百姓动乱,皇帝定会派钦差安抚。 再者,皇帝会认为,沧州还有楚霁在呢,赈灾自有楚霁出钱出粮,于他自己并无损失。 如此,加上贾业成的撺掇和卓询之自己的“作死”,皇帝定会将他派来。 纪安也领命离开,屋内只剩下楚霁与秦纵两人。 楚霁坐在椅子上,半晌低低地说了一句:“怪我吗?” 秦纵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 秦家从原本的钟鸣鼎食之家、武将满门之族变成如今这只余秦纵一人的模样,与南奚、与东蛮,皆脱不了干系。 但归根到底,是赵氏皇族的无端猜忌,让秦纵幼年丧母、少年丧父、自己被俘、满门被灭。 如此血海深仇,是个人都恨不得仇人早日丧命。 可现如今,楚霁却还要给赵协解药,让他再多苟延残喘几年。 秦纵走过去,半蹲下身子,摇了摇头:“赵协现在不能死,他得死在宏光九年。” 也就是三年后。 三年时间,沧州就能成为楚霁的后盾,让他有一争天下的资本。 在那之前,皇帝得活着。 楚霁向来知道秦纵的敏锐,此刻的不谋而合也让他心中生出难以抑制的欢喜。 心有灵犀,不外如是。 就像,他也知道秦纵此刻蹲在自己身前是什么意思。 从善如流地,楚霁将手搭在了秦纵的双耳旁,以安抚小狗的动作揉捏着:“知我者,阿纵也。” * 孙常侍写了密信后,便整日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不敢出门。 楚霁乐得见他这样,自然不会去管。 再者,就算是他想出门,楚霁也不可能同意。 总不可能为了演戏,楚霁真的就不让沧州百姓过正常的生活了。 外头是一派新年将至的祥和景象,楚霁不忍打扰,便也只能委屈孙常侍在他府中呆上几日。 近来沧州实在是没发生过什么喜事,先是大阙入侵,又有暴雪突至,现在又来了个孙常侍,劳沧州众人都陪着演戏,楚霁有心安抚热闹一番。 此外,酒楼一事也可趁此提上议程了。 就定名为“醉乡楼”,正所谓“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1】正是应景。 楚霁给“醉乡楼”的定位是新颖出奇、价格适中。 他不需要一个日进斗金的酒楼,他更需要的是掌握最广阔的舆论风口。 士族那里日后他会交给卓询之负责,百姓这里自有楚霁去下功夫。 适逢腊八,大雍虽没有过腊八节的传统,楚霁却有些想念腊八粥的味道了。 沧州东城门处。 寅时(凌晨五点),宵禁结束,沧州城门打开。 天还未大亮,因此外头只有零星几个百姓在等着开门。 见到城门开了,他们还未来得及进城,便见到城内有数十人推着个板车出来,板车上还有一个巨大的木桶。 这是怎么了?他们不由得停住脚步。 木桶上的盖子还未掀开,便有袅袅热气从盖子的边沿逸出。 与此同时,一股勾人香甜的味道飘散开来,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尖。 就连守城的官兵也悄悄探了头。 其中一个人走到那官兵旁,悄悄将印信拿出:“楚大人命我等今日施粥。” 官兵虽见到这人虽没穿着官府中的服饰,但印信确是为真。 他点了点头,让后头的守军帮着衙役们一起维持秩序。 不少掐着点儿要进城的人也逐渐来到了城门口,都闻着这香味挪不开脚。 一人走到城门口,大声说道:“今日腊八,我醉乡楼开业。请各位乡亲们赏脸,来喝一碗免费的腊八粥。” 众人见此倒也并不奇怪。 这大家伙儿的日子好过了,城中各式各样的商铺也逐渐都开了起来,酒楼食铺之类的自然也不少。 在开业之初,不免有心思活络的举办一些吸引人的活动。 这粥的味道实在勾人,有不少人忍不住自觉排起了队,等着上前去领一碗。 领到粥的第一人,刚捧着碗呼噜噜地喝下一大口,就愣住了。 这哪里是粥? 粥的味道怎么可能是甜的! 不仅如此,这紫红色的粥熬得十分黏稠,用料十足,他只是喝了一口,就喝到了大米和红枣,好像还有糯米! 软糯的热粥滋润着喉咙,落到肚子里,是难以言喻的美好。 “你们这个醉乡楼,在什么地方?”那人连忙问道。 他家就在沧州城内,有事在外头耽搁了才今日从城外回来。现在还早,他还能趁机带家里人去尝尝。 “蒙您喜欢。咱们醉乡楼就在东六街最边上,你沿着道儿一打眼就能看见。” 那人一边说着,手上动作也不停,瞧着真是麻利极了。 听伙计这么说着,那人显然也想起了那个修建装修了许久的三层商铺。 他到东六街买东西时曾见过的,这样的酒楼,只怕是价格不菲。 后头等着的百姓已在催促,那人赶忙离了队伍。 一咬牙,还是决定先往东六街去看看。 醉乡楼门外已聚集了不少人,都瞧着这三层小楼望而却步。 也有胆子大的,缓步迈进了醉乡楼。 “你们这腊八粥,价钱几何?”那人寻了位子坐下,招来伙计便直奔主题。 “诚惠三文钱一碗。”伙计恭敬答道。 这人想了想,觉得价钱虽不算便宜,但还可以接受,便说来上一碗。 伙计躬身准备离去,那人忽见醉乡楼中央有一高台,问道:“这是何物?” 伙计答:“客官您算是来着了,我醉乡楼开业酬宾,说书活动连讲三天。” 这倒是新奇。 不多时,一碗浓郁芳香的腊八粥端了上来,那高台之上也走来一个穿着长衫的说书人。 “只说那钱马二人为祸沧州,鱼肉百姓。一日,一楚姓青年领沧州牧,与这二人展开好一番争斗……” 说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让楼中众人全都沉醉于故事之中。 醉乡楼里的客人越来越多,三层小楼座无虚席。 …… 州牧府中,楚霁领了几个人,快步走到孙常侍院中。 “霁为感念常侍大恩,特以黄金百两交换,将这几人换了回来。”楚霁的面上满是赤忱。 孙常侍原本瞧见这几个被叛贼虏去的侍从就气不打一处来,现听楚霁说花了百两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