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朝臣殿上 > 分卷阅读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4(1 / 1)

“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竟像是被吓了一大跳,说话又有些磕巴了:“告,告假?少傅怎么了,可是身体又不舒服了,还是那些狗官又给你气受了?” “你自己的官,别总骂他们狗。”梅砚神色淡淡的,有些想不明白宋澜这一惊一乍的毛病是什么时候有的,但还是说,“我身体无碍,也不是因为朝堂上的事,是清明快到了,我想回趟钱塘,已经和兄长说过了。” 宋澜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太大了,讷讷应了声,才又重新坐下来。 “少傅是要回去祭祖?” 梅砚点头,“我家祖籍就在钱塘,当年阖府罹难后,母亲多方打点,祖父与父亲也得以尸骨还乡,就葬在钱塘浮山上。前些年有兄长时时祭拜,可今年兄长也入了仕,尚书令任上太忙,相对而言我比较清闲,况且又有许多年不曾回去了,这一趟是不能少的。” 梅砚很少会与宋澜提起梅家的旧事,宋澜便听得很认真,待梅砚说完了才点了点头,道:“少傅说得有理,这一趟是该回的,朕也应该与少傅同去。” 梅砚一口茶险些呛住。 “你说什么?你要与我同去?” 宋澜凑到梅砚面前来,将他手里的茶接过去放在桌案上,然后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是啊,朕要与少傅过一辈子,合该敬告长辈的。” 梅砚皱眉看他:“宋青冥,你是不是魔障了?” 色|欲熏心到这般地步,连朝政也不顾了,你还记不记得自己是皇帝? 宋澜像是料到了梅砚会是这个反应,竟然一点都不着急,而是凑在梅砚耳边,很认真地说:“少傅,朕不会耽误朝政的,宋南曛一事平息之后,孟颜渊也收敛了许多,朝中局势安稳,虽有许多琐事,却不需要朕一一过目。朕陪少傅去钱塘,也好考察一下江南地带的风土人情,百利而无一害。” 理由给得极其充分,但梅砚极其不赞同。 “不可,钱塘离盛京虽不算远,但去一个来回也要月余,朝堂上不可一日无主,别说要去一个月,就是一天都不行。” 宋澜又依依不饶地辩驳了几句,但都因为梅砚的态度太过强硬,最终悻悻败下阵来。 他垂着脑袋,一副丧家之犬的模样:“那,那行吧,只是少傅这一去要多少时日,一个月?” 梅砚在他满是期待的目光下叹了口气,“总得两个月吧。” “为什么!” 宋澜再度跳起来。 梅砚皱着眉把他按下了,一脸无奈地说:“你这脾气是怎么回事!” 宋澜老老实实闭了嘴,只听梅砚同他解释说:“我此次回钱塘,一是为了祭祖,二是为了拜见我的两位外祖。” “两位外祖?” 重音落在了“两位”上。 梅砚点点头,继续解释:“我与兄长有两位外祖,不是外祖父和外祖母,而是外祖父和外祖父,他们两位年纪大了,又一直念叨我,此番我回去,势必是要多住几日的。” 若是旁人乍听此言,估计一时难以接受,但宋澜本就是那类人,顿时明白了过来。 他想起梅氏被抄家时逃过的妻族,一时想明白了许多事。 “当初少傅与兄长随唐夫人去了钱塘,安稳度日数年,无人知晓你们是梅太师的孙辈,想必这其中有两位外祖出的力气?” 梅砚不置可否。 宋澜又道:“如此看来两位外祖不是寻常人。” 梅砚便笑了:“的确如此,我翁翁叫做唐枕书,阿公叫做赵旌眠,正史里恐怕是寻不到他们二人的名字了,野史杂文里却还能找到,听说在多年前,也是盛京城里闻名遐迩的一对人物。” 唐枕书?赵旌眠? 到底是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再怎么轰动一时的人物也渐渐变得不为人知,宋澜冥思苦想了许久,愣是没有想起关于这两人的只言片语。 他“嘶”了声,从梅砚的话中捕捉到了另一个关窍,道:“既然两位外祖也是盛京人士,少傅何不将他们接过来住,免得住在钱塘时时挂念。” 明明是十分合理的提议,梅砚却摇了摇头,“翁翁与阿公隐姓埋名多年,盛京城似乎是他们不愿回首的过往,所以哪怕当年我父亲出事,翁翁与阿公也不曾回来过,他们是不会回盛京的。” 宋澜一呆,这次是真的没有反应过来:“怎会如此?” “各种详情我亦不知,小时候不懂事,倒是缠着翁翁问过几回,但他们显然不愿意说,后来也便不问了。” 是人都会有过往,有些过往辉煌灿烂,有些过往不可言说,而那风起云涌的往事,大约也只有在后人所著的杂书里才能寻觅一二了。 宋澜幽幽叹了口气,终于不再纠结于梅砚的两位外祖,却又不高兴起来。 “可是少傅这一走就是两个月啊!” 梅砚没好气地笑:“好陛下,你怎么这样没出息?我不过是去两个月,你就这么若即若离的,若有一日我不在了……” “呸呸呸!”不等梅砚说完,宋澜就第三次跳起来,还伸手捂了他的嘴,“不吉利的话,少傅不可乱说。” 梅砚一双杏眸露出款款温光来,无奈地眨了眨眼睛。 宋澜这才松开了手。 这么一捂一松,梅砚那浅薄的嘴唇便透出些许红艳来,再配上他那些许嗔怪的眼神,惹得宋澜喉头动了动。 “少傅,咱们好几天没在一处了。” 饱含缠绵的声音传过来,梅砚登时如临大敌,手上正端起来的茶盏也不端了,“哐”地一声放下,眸光顿冷。 “宋青冥!”梅砚推了推他,一如往昔地没推动,只得急促道,“我同你说正事呢,再说这光天化日的,你好歹要点脸。” 大概因为宋澜知道梅砚脾气好,所以梅砚每次说这些话都会被宋澜当成耳旁风,他勾着唇角,笑得满是不怀好意。 “朕只是想着少傅要走了,心下不舍,只亲一下,不做别的。” 春雨如丝线,剪不断理还乱,像极了人的离愁别绪,也像极了屋里人扯不断的牵连。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一下”和“不做”都是假话。 第55章 东明:我听不见 尽管过程十分坎坷, 但梅砚这个假总算是告下来了,雨停以后,他便把奏折往宋澜身上一摔, 回少傅府收拾行囊了。 府上有不少东西需要打点,这一收拾就是两天。两天后,临启程前, 东明举着一只挖耳勺问梅砚要不要带, 被梅砚狠狠地翻了个白眼。 东明委屈巴巴:“主君要去两个月嘛,小人自然是想要把该带的东西都带全了, 要是在钱塘缺什么少什么,岂不是住不习惯?这挖耳勺不带就不带嘛,主君白小人一眼做什么, 要小人说,自从主君与陛下和好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