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朝臣殿上 > 分卷阅读1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3(1 / 1)

是指哪个“欺负”? 不等他想明白,身后的房门开了,梅砚又重新煎了两盏茶端出来,一杯留给赵旌眠,另一杯却要给宋澜。 宋澜正有些心虚,忙不迭推拒了,“少傅,朕不喝茶,朕去帮外祖浇花。” 眼看着俊朗的少年蹦蹦跳跳地跑到阿公身边接过了水桶,梅砚摇头笑了笑,将手里的茶奉给了唐枕书。 “青冥不承情,那就有劳翁翁试试这一盏,景怀加了些茉莉。” 唐枕书接过去尝了口,满意一笑,这一盏茶不只煎得好,连温度都恰到好处。 “我记得你这煎茶的手艺是成儒教的。” 梅砚点头笑笑:“是父亲教的,只是父亲不怎么爱喝茶,他自己也不常煎茶,故而只教了景怀,没教兄长。” 唐枕书喝着茶,一时思绪万千,说:“成儒是不爱喝茶,但他教你煎茶,是有缘由的。” 梅砚从未想过其中深意,一时愣了愣,“翁翁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唐枕书不欲多说,待手里那盏茶见了底,却像是喃喃自语一般,“你母亲爱喝茶。” 这话声音虽轻,但梅砚还是听见了,他皱了皱眉,母亲爱喝茶吗? 唐尺素不怎么喜欢读书绣花,遇事果敢刚强,性情也极为豪气,与寻常人家的夫人都不一样。 他似乎并不知母亲爱喝茶,梅砚垂了眼睛,一时竟有些难过,唐尺素嫁入世家大族,为了自己和兄长操持多年,却没有世家大族女子该有的福气,母亲的命也是很苦。 唐枕书眼看着身边的外孙情绪低落下去,伸手将人拉到自己身边,坐得近了些。他将那空了的茶盏搁在矮桌上,左手拂了拂梅砚额前的碎发。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景怀啊,来路一片光明,别总去想过去的事,若忍不住想也没关系,你祖父和父母在天有灵,都会庇佑你和逢山的。” 唐枕书的声音很清润,一字一句都戳在了梅砚心里,他觉得鼻腔一酸,生生忍住泪意。 “翁翁放心,景怀已经释怀了。” “嗯。”唐枕书轻轻抚了抚他的后脑,安慰说,“翁翁知你懂事,也知你刚毅,外面的人都传你有雪胎梅骨、醉玉颓山的风度,可在那孩子面前、在翁翁与你阿公面前,你不必那样刚强。” 梅砚的那双杏眸里已经泛出了泪光,他心已柔软,却还是有些倔强得不愿落泪。 梅氏遭难以后,他只在宋澜面前落过一次泪,翁翁说的不错,他确是太过刚强,这些年独自一人扛起了太多东西,又深埋内心的苦闷,也有不敢言明的情愫。 好在他已经走到今天。 自从宋澜给自己撑了一柄油纸伞,自从在浮山看过一轮红日,他便彻底释怀了,他真的看到了光明灿烂的前路。 “翁翁,景怀知道了。” 唐枕书一笑,知道自己的话梅砚是听进去了,又看了正在院子里浇花的宋澜和赵旌眠一眼,说:“方才翁翁与你阿公对陛下说,他若是待你不好,我们饶不了他。这话还得再说给你听一次,他若是待你不好,你就一封信写回来,我们替你出气。” 梅砚的回答与宋澜一样,“他都要把命给景怀了,怎么会待景怀不好。” 唐枕书又笑,伸手招呼了宋澜和赵旌眠,“茶都凉了,还不过来尝尝?” 宋澜与赵旌眠一起回来坐下,然而当他看到赵旌眠尝着自己少傅煎的茶赞不绝口的时候,还是有些后悔。 刚才那盏茶应该喝的! —— 五日后,原江南巡抚刘岑安游街问斩,宋澜亲自监刑,钱塘百姓将刑场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到刘岑安人头落地,可谓大快人心,百姓齐呼万岁,一场人心惶惶的民怨祸事终于归于平静。 又过两日,新上任的江南巡抚和吴兴知县一同到了钱塘,在宋澜面前郑重拜见,立誓不负江南百姓。宋澜看着自己眼前在去年才通过秋闱入仕的年轻人,心中不胜欢喜,信心十足。 这些事情全部定下来以后,就到了宋澜和梅砚该启程回盛京的日子。 临行那日,祖孙数人依依惜别,唐枕书与赵旌眠嘱咐了好几遍,言语极其令人动容,连宋南曛都被感动地哭了鼻子。 梅砚看了看天色,觉得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又多宽慰了两位外祖几句。 “翁翁和阿公放心,景怀在朝中任闲职,等不忙的时候自然再来探望两位外祖,届时多住几日,也好在外祖跟前尽孝。” 唐枕书道:“若是不得空,也记得多写信,免得我们总是挂念。” 梅砚正中应下。 正要走,赵旌眠又想起一事来,说:“逢山如今在朝中忙,你嘱咐他不要太过操劳,年节休沐的时候,也记得回来看看。” 梅砚刚要点头答应,一旁的宋澜就一拍脑袋,一蹦三尺高。 “朕险些忘了说一件大事!” 梅砚被他一惊一乍地吓了一跳,忙问出了什么事,却见宋澜笑嘻嘻地向唐枕书和赵旌眠保证说:“两位外祖放心,兄长今年必定是要回来的,且不会是一个人回来,多半还要带一个人回来。”妍珊婷 “什么意思?” “昨天送来的奏折里有皇叔的折子,皇叔说,兄长前些日子已经上门提亲了!” 梅毓梅逢山,求娶怀王幺女宋鸾音。 作者有话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特此标明。 第68章 请帖 梅砚与宋澜拜别了两位外祖, 一行人快马加鞭回到了盛京城。 路上走了八|九日,经钱塘江水,过金陵古城, 临徽州烟雨,到盛京城那一日,正是春景最盛的时候。 城外浅草没过马蹄, 枝头春意正闹, 莺啼燕舞,暖风和煦。 周禾亲自带了兵马在宫门口恭迎宋澜, 同行的还有梅毓、陆延生、杭越等一干重臣。 宋澜与梅砚下了马车,环视一周,竟是先问起了孟颜渊。 “子春, 怎么没看到左相?” 周禾对此嗤之以鼻,有些嘲讽地说:“回陛下,前些时日倒春寒,左相一病不起, 已经告假多日了。” 宋澜有些意外。 “病了?太医去看过了吗?” 周禾拱手:“太医已经去过了, 说左相就是染了风寒, 只是年纪大了,应该多修养。” 宋澜便笑笑, “那就让左相多修养修养。” 既是修身, 也是养性。 此番宋澜亲赴江南料理民怨之事处理十分得当,既平息了民怨、处置了污吏, 又不失帝王威仪。这些日子以来江南地界已经传出不少颂赞皇帝的文章, 其余地方的百姓对宋澜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就说眼前的满朝文武里也已经有不少人对宋澜心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