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嬷嬷应声是。 玉阳端起茶饮,她虽然贵为公主,却从不轻易动用权势。 平时干的都是纨绔子弟的把戏。 因为她深刻地明白,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周瑾行的纵容。 二人虽然是姐弟,但总归不是一母同胞。 做人有时候就得有自知之明。 倘若因着他的纵容,她就滥用私权为所欲为,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那小子可是从地狱里杀出来的怪物,没有点狠辣心肠,哪能走到至今? 这些年她就是靠着自己的觉悟蹦跶过来的。 今日李氏求上门来,她虽同情她的遭遇,但决计不会给京兆府施加压力。 更不会把手伸到衙门去。 现在李氏想要顺利庭审,如果按正常流程,多半无法进行。 要如何才能鬼推磨呢? 这确实是一道难题。 晚上家奴回来复命,李氏所言那些确有此事,并无夸大其词。 玉阳心里头有了底。 之前她跟小姐妹们论起李氏状告夫家一事时无不嗤鼻,而今见过李氏后,对她有所改观。 也该李氏天无绝人之路,玉阳思来想去,便进宫去了一趟。 那温淑妃瞧着机灵狡猾的样子,鬼点子也多,索性问问她有没有法子给李氏解难。 最初温颜给李氏指路,原是想她如果有本事说动玉阳,玉阳肯定就会出面处理了。 哪曾想那瓜又给她抛了回来。 寝殿里二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吭声。 玉阳伸手戳她的肩膀,“你倒是吱个声呀。” 温颜:“长公主去求圣上,只要圣上一声令下,那京兆府还敢不从?” 玉阳“哎哟”一声,打了她一下,“你这不是害我吗?”又道,“七郎日理万机,哪有这些闲心?” 温颜理直气壮道:“怎么没有了,那些人可都是靠他赏饭吃呢。” 玉阳摆手,“我不妨跟你交个底儿,我只是个公主,朝廷上的事,官场上的事,我是一概不会插手的。” 温颜没有说话。 玉阳又道:“你们温家是御史,不是最喜欢弹劾……” 温颜打断道:“长公主别坑我们温家,眼下我爹夹着尾巴做人,这风头还是让给别人出吧。” 玉阳:“……” 温颜:“这事,我不沾染。” 玉阳还不死心,“那你替我想个法子,我瞧着李氏也挺不容易。” 温颜颇觉稀奇,“先前长公主不是认为她自作孽不可活吗?” 玉阳:“嗨,我还以为她是受气包呢,哪曾想倒是个杀伐决断的,我还挺欣赏。” 温颜撇嘴。 玉阳又道:“你鬼点子多,给我出个主意,有什么法子能逼京兆府庭审?” 温颜轻轻抚掌,“不动用人脉关系?” 玉阳点头,“不用。” 温颜:“那就只有用流言蜚语了。” 玉阳:“???” 温颜认真道:“你想啊,李氏状告夫家一案是不是挺吸引人眼球的?” 玉阳点头,“对。” 温颜:“你我作为吃瓜人,是不是很有兴致去围观八卦?” 玉阳:“所以呢?” 温颜:“让市井百姓也去围观八卦呀。 “李氏那么倒霉了,藏着掖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到市井里卖一波惨,博取人们的同情。” 经她这一说,玉阳顿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猛拍脑门道:“瞧我这脑子,借刀杀人啊!” 温颜严肃道:“我可没这么说。” 玉阳笑了起来,忍不住戳她的脑门道:“难怪七郎吃你那套,简直是个人精!” 温颜:“今日我没见过长公主。” 玉阳掩嘴,“好好好,不扯上你们温家。” 她到底是有心帮扶李氏一把,意识到可以用舆论给京兆府施加压力后,回府便差人走了一趟李氏的别院。 得知公主府来人,李氏欢喜不已,忙将景嬷嬷请进院子。 这回景嬷嬷对她的态度更和善了些。 “我家主子差我来给李娘子指条路,你们院里平日总归得外出采买,难免要跟外头唠上几句,对不对?” 李氏愣了愣,不明所以道:“所以呢?” 景嬷嬷:“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苗家丑的不是你李娘子,对不对?” 李氏点头。 景嬷嬷:“主子说了,让你们自己在市井里把委屈传扬出去,闹得越大越好。 “剩下的主子会想法子替你周全。” 一旁的孙婆子担忧道:“倘若惹恼了苗家……” 景嬷嬷:“无妨,公主府里养着大把人,派两个过来护着也没什么,就是你们自个儿得多添双碗筷。” 李氏展颜道:“这是自然。” 接下来景嬷嬷坐下跟她细说了许久,李氏一一记下。 临别时孙婆子又识趣地送上一大包钱银,景嬷嬷心满意足地走了。 送走她后,孙婆子回到屋里,说道:“这法子管用吗?” 李氏斟酌半晌,应道:“应是管用的。 “先前我们糊涂了,总是惦记着家丑不可外扬,反而不利自身。 “长公主说得不错,就得大势传扬出去,把我在苗家受的屈辱,与官官相护仗势欺人都传出去,叫市井里的百姓们评评理。 “一旦事情闹大了,京兆府总不能像现在这般拖延。 “若是惊动了朝廷,苗光华多半会被言官弹劾,到时候上头施压下来,我这案子就有眉目了。” 听她这番分析,孙婆子激动道:“如此甚好,老奴立马差人去传苗家的不是。” 李氏点头,“传得越凶越好。” 积压在她们心里头的阴云总算有散去的苗头了,孙婆子严肃道:“这可是一场硬仗,娘子可要做好准备了。” 李氏:“我就盼着上公堂呢!” 那该死的苗少冲,她非得亲手把他折断不可! 话说李家的家奴们得了信后,纷纷外传家丑。 马叔在外采买时,同米铺的老板状作不经意间唠了几句,说道:“现今这世道,咱们小老百姓真是没法过了。” 那米铺程大郎好奇道:“老丈何出此言?” 马叔:“我家主子惹上了官司,上头是官官相护,官官相护啊。” 此言一出,引得旁边的妇人好奇。 马叔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家主子就是前阵子状告苗家的李娘子。” 程大郎好奇不已,当即八卦问起苗家的事情。 马叔同他讲述一番,其他进米铺的人听到他们的八卦,立马围拢过来。 马叔绘声绘色讲李氏在苗家的遭遇,故意用官家的高人一等拉仇恨,果然博得吃瓜群众的同情。 有妇人骂道:“苗家真是吃相难看!” “是啊,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