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熄火的刹那,姜洄忽然有种明悟,她已经离开了那个不知名的怪谈,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巴姨?”姜洄试探地喊了声。 小巴车岿然不动,丝毫没有反应。 姜洄也不气馁:“我这折腾了一晚上,今天就不出车了,巴姨你也好好歇着,我回去补觉了。” 小巴车依旧没有回应。 姜洄忍不住伸手握紧方向盘,去认真感悟昨晚上她记下的那股气息,可惜,什么都没有,小巴车也只是小巴车。 “魔法之夜结束了啊。” 姜洄感慨着,下车锁门一气呵成,她说是要去补觉,其实根本不困,换做是往常这样熬一晚上,哪怕仗着年轻底子好,反应上也多少会有些迟钝。 今天就不一样了,姜洄觉得自己精力旺盛,脑子十分清醒,并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玄妙感觉。 她确信自己应该是变强了。 昨晚上的确很难熬,好几次姜洄都要坚持不下来了,全靠不服输的意志力在苦苦支撑。 事实证明,她的坚持是有用的,姜洄有种想去联系宋明的冲动,对方说调查员总部有精神力检测装置,她很想去看看自己现在的等级是多少。 ——就算还不能消灭上次那个水怪污染源,姜洄觉得,她至少也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了。 “小巴车的事,还是没弄清楚,还有那个建筑……嘶,我怎么感觉谜题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姜洄本来只想弄清楚外来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结果出去看场电影,就被卷入莫名其妙的怪谈中——甚至自己还成为了怪谈中的一员——之后又去了一栋她暂时进不去的建筑,虽因此得到了好处,但谜题是一点都没解开。 小巴车既然是怪谈中的一环,并且不是作为纯工具出现的,就表示它应该也是个诡异,而且是种类比较特殊的诡异。 至于对方为什么会被她父母买回来,又是怎么签订“契约”的,姜洄觉得,她回家后可能真的要去好好翻翻父母的遗物了。 “急也没用,慢慢来吧,迟早能弄明白的。”姜洄揉了揉额角,决定先去吃早餐,这个时间段还比较早,她应该能买到限量供应的白糖烧饼。 想到白糖烧饼的酥皮外壳和里面甜得恰到好处的馅料,姜洄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立刻加快脚步朝着那家早餐店走去。 没办法,东西好吃但限量,她又为了能多睡一会而不愿早起,也就只有偶尔才有机会去买了。 十几分钟之后,姜洄心满意足地拎着早餐走回小区,然后在给门卫递交申请表的时候遇到了点麻烦。 她昨天出门看电影,想的是看完就回来,结果跑出去整整一晚,直接过度到了第二天,和表上写的回归时间不符,必须向门卫递交合理的理由。 之前两次姜洄从污染区回来,手里都有调查员颁发的特殊证明,再口头上解释几句就行,然而这次是怪谈事件,她什么凭证都没有。 ——总不能找小巴车去给轧个车轮印子吧。 姜洄低头看了眼手里热乎乎的白糖烧饼,又看了眼明明认识她,但依旧一脸警惕的保安大叔,最终决定先不进去了,就坐在小区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先把早餐吃完再说。 这可是刚出炉的白糖烧饼,要真因为这件事放凉了,姜洄都不会原谅自己,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第43章 幸福的家庭(1) 美滋滋吃完早饭, 姜洄抹掉嘴边的烧饼残渣,这才拍拍手站起身,再一次来到保安岗亭。 这时已经有别的人正在排队等待进小区了, 姜洄扫了他们一眼, 都挺陌生的。 这也挺正常, 毕竟小区那么多栋楼,姜洄一家又是后搬来的,加一起也就住了5、6年, 也就是和自家楼里的部分邻居混了个面熟, 其他不认识的人可太多了。 姜洄耐心在队伍末尾等着, 毕竟如果赶上回家的高峰期, 保安亭这边经常有排队现象,大家都习惯了, 最多就是一边排队一边骂骂咧咧,抱怨安保公司为什么不多安排几个岗亭。 排着排着,姜洄觉得有些不对,原因无它,这些人太安静了,并且有部分人脸上的表情很不正常,期待中夹杂着害怕,恐惧中又裹挟着热切。 很矛盾。 姜洄心中一动, 假装自己忘记东西,朝着小区外面走了几步, 等发现自己还是能抵达附近商铺时, 心中有了判断。 除非这次污染区的范围扩大了, 否则她应该没那么倒霉,刚从怪谈回来, 又进入到了一个污染区。 支撑这个判断的最重要原因,是姜洄没察觉到精神上有什么压制,她还是之前那副刚从车里出来的样子,精力充沛,跟之前两次进入污染区后的感觉截然不同。 所以说,小区骤然成为污染区的可能性极小,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测,姜洄还特意去附近的报刊亭买了一份今天的《怪谈日报》,头版头条是空的,表明至少到它发刊为止,都没有区域成为危险区。 “既然如此,那就回去等着吧。” 姜洄将报纸卷起来,溜达着回到保安岗亭那边,这么一会功夫过去,排队的人少了几个,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则由刚才的复杂,彻底变为惊恐。 ……是清洁公司的人来过了吗? 姜洄飞速扫了眼地面,没有血迹,但有一小滩明显的黄色水渍留在留在检测台上。 沉默片刻,姜洄移开视线,拒绝去猜那到底是什么,反正她待会绝对绝对不要踩上去。 不过这些人的反应也太奇怪了吧,姜洄承认,不是所有本地居民都习惯看到有人被清洁公司的人回收,或者违背规则而死。 人各有异,有的人哪怕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残酷世界上,也做不到对那些发生在自己面前的残酷事实无动于衷。 恐惧和害怕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除非死者和他们有关,否则大部分人的反应会是麻木和厌恶。 麻木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看得多了,有人消失这件事就像是吃饭和喝水一样自然。 厌恶则是因为发生这种事多少会给周围人带来不便,例如耽误时间、堵塞交通、或是像检测台上的那摊可疑水渍一样,让后来者不得不小心翼翼选择站位,毕竟检测台就只有一块80*80的地砖那么大。 这样一来,姜洄前面这6个人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了。 总不能这几个人都认识刚才出事的那人吧,真要是那样,可就太巧了。 反正,姜洄越看那些人,越觉得他们可能是外来者。 但是外来者不是只会出现在污染区吗? 姜洄回忆着自己上学时候老师耳提面命的内容,突然就有些不确定了。毕竟老师当时还说了【与外来者接触,会被他们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