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7(1 / 1)

阿叔是最好的。” “……大嫂,您这样说,弟无地自容了。”荀柔一张脸顿时红透。 他家大嫂张氏,出自名门之家,是能让家中最优秀的族子,凭喜好学医的名门,一向豁达宽和。 不过,好像也不用宽和到这个地步。 张氏适可而止,掩唇而笑。 “那位大将军府长史,这样快就走了?”荀采问。 “王长史应是还要去见公达,邀他一道入京的。” “公达要回去吗?”荀采颦眉,“听闻,近来天子将几位大臣下狱。” 荀柔点头,“公达与我不同,乃大将军府吏,丧期只有三月,若何进果然相招,他不能不去。以公达之智与谨慎,如今雒中现状,还不必担忧他的安全。” 外面已经刀剑相对,洛阳还只是温水煮青蛙,大侄子一般情况下,还是不容易热血上头的。 荀采忍不住叹了口气,望向已经比她还高的亲弟,“那你为何不能如公达一般让人放心?” “阿姊,我” 荀采抬手阻止他的话,“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我并非说你不好,公达也辛勤王事。 “阿善,你自幼聪颖,远超于寻常人,大家都夸赞你。然观你过去行事,于进退之间,失据之处,非只一端,轻行而无章,心乱而不定,故而,你离家去京,家里十分担忧。” 进退失据、轻行无章、心乱不定…呜呜呜,别刀了,这太准了吧。 他原来以为,自己外在形象很高大的。 两边袖子都被拉住,一低头,两边小朋友同情的望着他。 就算听不明白,他们也看出小叔是被姑母训斥了。 “这次你归家后,比往日少了浮躁之气,我既欣慰,又明白,必然是在京中受了委屈。”荀采轻轻一笑。 “你既为男子,如今也越来越大,又已行过冠,将来必然越走越远,就是如今,阿姊、家中都已经护不到你了,将来只能靠你自己。” “幸而,如今委屈都受了,便要引以为戒,孔子所谓’不二过‘,你自幼熟读经书,又如此聪慧,当明白的吧。” 阿姊神色温柔,眉目沉静,一脉清透静慧,默默流淌。 荀柔望着她,恍惚发现,已许久未关注阿姊。 他的阿姊,也在经受委屈之后,在生活砥砺之中,终于走出来。 他相信,她能够走出来。 他一直相信的。 “今日方知,家有大贤,”他恭恭敬敬的向姐姐长揖,心中欢喜,“多谢赐教。阿姊之言,使我茅塞顿开,日后必时刻铭记在心。” “好了,起来吧。”荀采浅浅一笑,“餐食俱已备齐,你还不送去给堂兄他们?如今时辰不早了,早去早回,晚些时候,我还有事与你说。” “好。” “阿娘,我想随阿叔一道去。”荀襄望着母亲,声音软软。 “我也想随阿叔一道。”荀欷扯着荀柔另一边袖子,向母亲道。 “好吧,”嫂嫂点头,“你们要记得带阿叔回来,路上小心。” 荀柔无奈看了嫂嫂一眼,张氏轻笑,“这都是夫君嘱托,还望阿弟勿怪。” 很好,自己就是食物链底端,没问题。 走出高阳里,穿过一段田亩,前方便是荀氏墓地。 荀柔远远就望见自己参与搭建的低矮的草庐。 三位堂兄已决定三年孝期,要倚墓而居,守在伯父墓旁。 这间草屋,墙壁不以泥封,全以木石茅草,不置陈设,因为要“寝苫枕块”,即睡芒席,枕土块。 虽《礼》中是这样要求,不过荀家墓地与高阳里相距不远,每日往来也很容易,连族中都并非都全都自守严苛如此。 但三位堂兄既已决定,荀柔也无言劝说。 况且,他们心情哀痛,他又如何不能理解。 远远望见那处丘土,伯父沉睡之地,荀柔神色也默默黯下来,丧礼之时,那种哀痛酸涩的心情,似乎又上心头来。 他记得伯父许多话和神情,然而,在记忆最深的,还是幼年之时,他靠在小哥哥荀彧身边,睡意朦胧之迹,耳边悠扬起伏的经书。 那是他的童年。 他尚且如此,三位堂兄心情只会更甚。 “阿叔?”“阿叔。” 荀襄、荀欷童音清澈,将他思绪唤了回来。 他眨眨眼睛,将眼中湿意尽去。 故去的人,已经故去,活着的还要前行,这才是所谓家族传承延续。 “阿善来了。” 荀衍最先听见动静,出来迎接。 他身穿着粗麻的斩衰之服,手执苴杖,面容消瘦许多。 “休若兄长。” “阿兄又忘记,如今当叫阿善含光了。”荀谌比他后一步出来,对荀柔点点头。 再他之身后的荀彧,瘦得厉害,穿着并不贴身的丧服,显得形销骨立。 “含光。”荀彧眉眼轻轻带起一丝温度。 荀柔垂眸,“节哀”“勿损”这样的话,荀彧自然比他记得更清楚,轻飘飘的说出口,哪又有什么分量。 他只伸手握住他的小哥哥,那双带着笔刀茧和箭茧的手,真的瘦得太多了。 “休若阿叔、友若阿叔,文若阿叔。”荀欷和荀襄放下食盒,一道行礼。 “乖。”荀谌伸手摸摸两个小朋友,“又随你家阿叔一道来啊。” 先往墓前祭拜,再归庐中。 荀柔将带来的,加了牛乳的五谷粥,从食盒中取出。 依《礼》他们如今只食粥,不食酒肉,不食盐、菜。 “替我们谢谢采姊,劳烦你又辛苦一遭。”荀衍温和道。 “哪里劳烦,”荀柔道,“家中也是如此饮食,不过加一勺水而已,我每日也本来就要来祭拜伯父的。” 如今主食就这几样,不是干饭干饼就是稀粥。 “早上前来拜祭那位长史已去?”荀谌问。 荀柔点头,“守丧之家,不好留客,他来有话便说,说完自然就走了。” 荀衍与荀谌对望一眼,他们如何不知这位长史,是为堂弟而来,然荀柔既然称守丧之家,显然对方无论有什么目的,都已拒绝。 “公达,丧期短,大概不久就会归京。”荀柔说着,又把王谦告诉他关于十常侍封侯,赵忠拜车骑将军,张温退凉州叛军之事,结合他知道其他消息,一一道来。 “如此,大将军处境颇为艰难。”荀谌道。 “也未必然,”荀柔解释道,“天子虽重宦官,但除非下定决心要废皇子辩,否则不会废何进…其实,京中情势再如何,我以为如今并不重要。 “凉州叛军虽退未散,其首领仍能聚众,不久恐怕就会卷土重来。今年天子,为修南宫,加天下田赋,又加劳役,天下苦之,又要兴乱。 “颍川虽还太平,但南阳与陈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