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1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6(1 / 1)

出脖颈,满脸红晕,摇头晃脑,抓着一根玉著,重重敲响案前的金爵 “主公?”仆从小声靠近,忍不住觑向那白得几乎泛光的皮肤。 谁……谁叫主公……好奇怪…… “叮叮” 荀柔不管他,晃了晃脑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文若、公达、父亲……兄弟……半月、一月,音讯全无……就算他不写信归家,他们、他们也不能写信来吗? “主公、主公,你手流血了!”仆从突然惊呼。 好吵。 “叮、叮、叮、叮。”荀柔闭起眼睛,玉箸敲得金爵脆响,“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是了。 文若生气了,公达也生气了……都生气……他如今酒量好,他们不知……他生病,他们也不知……他委屈,也不知……他……他也要生气……生气!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三月……他们……他们气这么久,三月……嗯……三月不见,如……九九八十一……八十一……”玉箸随手放下,金爵拂开,桌案贴在脸颊,沁凉得舒服,荀柔将脸向案上贴贴,“阿兄都气这么久了……” “太傅,高将军求见!” “高……高……谁?”清眉蹙紧,他艰难的挣扎着撑起来,眼睛酸涩得都睁不开。 仆从抬头望了一眼,眼睑半阖的荀太傅,有些犹豫,“是……高顺将军。” “高顺……高顺”这个名字就像密码,让他头脑猛然一清,迷茫朦胧一扫而空,方才宴席最后,他就察觉高顺欲言又止,本来是想坐着等一等,但好像还是醉过去了。 “快请进等等,”低头看了眼身上衣衫,嗅了嗅。 他刚才是拿整罐酒泡澡了? “请他别室先坐,我去更衣,稍后就至。”荀柔扶桌起身,踉跄一步,被身旁仆从扶住。 重换衣裳、重整发髻,在往口里塞一枚丁香,往袖中放一枚香球。 高顺见到的荀含光,又是那个佩玉锵锵,温仪端庄的荀太傅了。 “太傅。” “候君久矣。”广袖轻展,香风袭人,荀柔轻提衣裾,对案坐下,“高将军方才席中,为何踟蹰?” 高顺没想到自己不过些微犹豫,已被对方看在眼中,心下一凛,郑重的在心底过了一遍,这才开口。 他还转来,确是为一个重要消息。 他与张辽略有私交,昨日得到张文远的书信,说已募齐兵马将归雒阳已在途中。 “文远尚不知大将军已故,如今回京,却不知他要归谁麾下。” 荀柔神色一蹙。 “高将军,请先快马派人加鞭送信与张文远,务必在董卓与丁原之前,向张将军说明京中形势,不要被人蒙蔽。” 雒阳城中一日一变,他也说不清,张辽回京时,又是什么样子,所能做的只是如此。 “多谢将军告知。”荀柔郑重长揖一礼。 但不管怎样,这个消息的确十分重要。 “不敢。” 仁德而怀下,宽度而果决。 高顺终于低下了头。 送走高顺,时已过半夜,荀柔却完全没有睡意。 张辽被丁原荐给何进,是何进的属下,如果按官别,只比吕布低半级,并不统属,如今何进已死,丁原是其旧主,董卓却挂着并州牧。 新兵是新兵,但也是五千人。 况且张辽回来,张杨还会远吗?还有亲附袁家的王匡、还有鲍信,也不知何时会至,他只能同董卓 “太傅!”有仆从慌乱冲进来,“向家、向家方才起火,左进有人惊醒查看,只见其家满门俱灭,却未见行凶之人。” 荀柔重重闭上眼睛,手指握紧。 指间一疼,伤口又裂开渗血。 向不是大姓,城中只有被董卓执了腐刑,又在太医署自尽的向郎中其家。 “……知道了。” 过了良久,荀柔才睁开眼睛,“……你叫醒梁肃,让他立即带一队人,先协助灭火,再帮忙收敛,明日一道城外下葬。” 无论是董卓,还是有人栽赃,荀柔已无心思考,他只清楚,此事只好息事宁人,否则连废除宫刑之议,都会再有反复。 董卓是否知道他会如此,才这样大胆,又或者,这真是谁在挑事、试探? 但无论如何,死去的人都无法找回公道。 哪怕早早预料这样一天,这一刻,他真切的感到无助与孤独。 “文若……公达……阿兄……你们都不在此……真是……太好了。” 荀柔伏下身,闭上眼睛,将脸颊贴在桌案。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所引《诗经。子衿》 第135章 颍川雒阳 寒风荡过颍川郡收割后的田垄,将尘土吹扬。 收获后的田野空荡荡,成了训练壮丁的操场。 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再加上天子下令不收赋税,颍川百姓都缓了口气,粮仓填满后,各县中招呼出青壮备寇操练,各家也心甘情愿的出人近年贼寇的确是多起来,颍川郡中富户遭殃的事,屡不绝耳。 颍阴万余户,上下搜罗了一千青壮,就在县城郊野训练。 一个多月操练,如今列队、进退都有模有样,但有骑兵驰过,还是会有人忍不住张望,不过一望,也就知道了,这是在郡中任都尉的荀家公子回家。 荀衍任职郡都尉有一二年,兵营建在阳翟以北,往常住在阳翟,一月甚或一季才回家一趟,如今却每至旬日修整,就会快马加鞭赶回颍阴。 颍阴城门卫远远就看到十余骑飙风卷土而来,转瞬众骑就来至城门。 为首将军将缰绳一拉,黑马长嘶一声,人立而止,其身后随从骑兵亦纷纷在城门前勒马停驻。 城门戍卫不由站直屏息。 “哈哈哈。”城头上传来几声朗笑,“兄长好威风。” 俊眉朗目的青年将军无奈仰起头,正看到城头笑得眉眼弯弯的亲兄弟。 “知道兄长今日当归,谌在此恭候多时。” 颍阴城楼并不算高,荀谌转身就下城楼来到城门前,在荀衍面前一揖。 族中子弟大半跟去青州,剩下多是老弱妇孺,大家商议过,都搬回颍阴城中居住,荀谌在县中任了职,照顾族中上下。 荀衍望着已经而立,却还是脾气不改的弟弟也是没话说,翻下马拱拱手,“劳弟久候听说六叔染恙,现在如何?” 他身后亲兵自然也都连忙抱拳拱手。 荀谌上前替兄长牵马,“已请过医工看诊,说是染了风寒,服药三剂,已无大碍,只需静心将养。” “叔父年岁已高,你多照顾些。”荀衍点点头,嘱咐。 “这是自然,”荀谌眉头紧了紧,“只是叔父心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