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2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56(1 / 1)

兄一定已经想好办法。 “听闻袁公路表孙文台为豫州刺史,不如就请朝廷,果真拜孙文台为豫州刺史,”荀彧敛袖温声道,“袁公路天性骄肆,性情急躁,向来目中无人,若闻此事,必疑且怒,无论孙文台如何选择,二人必不能再和。” “豫州刺史……吗?”荀柔有些犹豫。 倒不是兄长的计策有问题。 袁术之所以能“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是因为豫州第一大郡汝南郡,是他们老袁家的,这就和历史上挟天子的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一个道理。 这个刺史也就是个虚名,在袁术支持下,他能调动人手和粮食,一旦对方不愿意,这个刺史就没用了。 但,孙坚如果真的有朝廷任命,成为豫州刺史,那当然又不一样了,大义所在,豫州总有些不愿为袁氏附骥,却不得不屈服的人。 只要有能力,孙坚就可能和如今的曹操一样,成为真正的豫州之主。 在这样巨大的诱惑下,孙坚会不会背刺袁术无所谓,但袁术必会疑上孙坚,两人之间原本就微妙的关系,定然会进化成矛盾。 但问题在于,兄长不认识孙坚,荀柔却知道,若论当世打仗用兵,礼贤纳士之才能,袁氏兄弟尚在孙坚之下,论三国时期的猛人,孙坚上升之路,比刘备还要传奇。 “孙文台起于微末,未及不惑,却能立于诸侯之列,其才远胜袁术,若被其占据豫州,恐成后患。” 这家伙历史上就是运气不好,但打仗是真的猛。 “袁公路虽然无能,却亦有谋士强将,一时未必得败,孙氏固然兵卒强盛,然取一州之地,未为易也,只需观其强弱,扶弱抑强,则可取平衡之势,使之俱无能窥中原。”荀彧微微一笑,“含光忘矣?友若尚在常山,此事属之,必无忧矣。” “哎呀,我几乎忘记!”荀柔抬手抚额,“就依兄之言。” 他友若兄,最擅长搞事! 话到此处,就是晚饭时间。 侍从前来禀告,哺食齐备。 在这个时间,就是普通客人也要留人家吃饭,更何况他们这样亲近的兄弟。 荀彧也不推辞,让人回家告诉一声。 “方才荀大夫来过,至郎君门口,徘徊许久,却不知为何没有入内就离开了。”荀柔侧耳听田仲小声禀告,点点头,表示记住。 因为大雪,明日又是冬至,族中,还有城中得到消息的人家,都派人前来问候,直到将近入夜,宫中也派来使者,送下慰问和赏赐。 荀柔从中抽出两匹织金的锦帛,让仆从送去吕布府上,并顺便询问一句,明日荀氏祭祖荀夫人是否前来。 荀夫人当然会来。 次日,大雪依然,云娘远远站在廊下,望着祭祖礼毕,自屋中列次而出的诸荀,为首的荀爽双手正捧着一册谱籍,被荀柔一指,向她望来。 云娘几乎瞬间哽咽出声,俯首直接跪进雪里。 纵使是养女,但记入族谱,便真的是荀氏子弟。 “奴……儿,何德何能……” 云娘,不,是荀氏女郎荀光,低声无措的喃喃。 “莫要哭泣,在此恐要冻伤。” 朦胧模糊之中,一个女子声音温柔的,将她一把拉起来,扶住站稳。 荀光眼睫一眨,又落下一串眼泪来。 “我是阿姊。”女子温柔而耐心,拿出手帕为她擦拭脸上的泪水。 “阿姊。” 荀光带着哭腔唤了一声,然后因为受冻,忍不住很失礼的抽了一下鼻子。 荀采忍不住抿嘴笑了一下。 “既是妹妹,怎将她许与吕奉先为妾?”荀爽远远站着,并不上前。 “吕将军有妻,阿妹却喜欢,又能如何?”当时情况,倒也不必再说,荀柔扶着亲爹的胳膊,含笑回答。 “你再补一份嫁妆,不可令吕家轻视我荀家女。”荀爽嘱咐道。 “大人放心。”荀柔冲亲爹一乐道,“多谢大人。” 将荀光记上家谱,最需要的是父亲答应,他原以为说服父亲很难,却没想到父亲却很容易就答应下来。 “你既已许诺,又岂能言而无信。”荀爽不悦的轻哼一声。 “阿妹聪慧非常,性情坚毅不输男儿,不会令大人失望的。” “是吗?……她既识得字,你记得在她嫁妆中,多添一卷《论语》吧,多读先贤之道,当有裨益。”荀爽望着大雪,缓缓道。 “是,我替阿妹谢过父亲。”荀柔立即应道。 “方才在堂中,你不该言辞那般激烈。”荀爽道。 荀柔目光一闪,低下头。 “你以为族中子弟都是势利之徒、枉法之徒、富贵享乐之徒?就算要立族规,你也该先同大家商议,岂能自作主张?” 庭院中荀氏族人尚未散去,听见荀爽训斥儿子,便都驻步。 方才祭祀完毕,荀柔却公然在堂中说,从今之后,只要他还在太尉职上,有秉政之权,荀氏族中子弟要想出仕、从军,都必须从斗食之吏、什伍之长做起。 各家田产,以成例,人均二十亩,不可再私下买卖国家公田。 子弟若有犯法,要以同罪最重之刑论处。 这三条,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故无人当堂反驳,但恐怕也少不得有人心中不服的。 荀柔低头不语,若真商议起来,这种规矩哪能通过? 规范族人这件事,他当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想好了,各条应对的是他将来想要在政治上的改革,看上去固然严苛,但其实细论起来也不算什么。 只要他还有权利在,荀氏子弟的仕途就不会差,起点虽低,但有功劳一定能升迁的,就这一条,已经足以让寒门子弟红眼了。 至于田产与犯法重处,更是应当的,荀氏的条件远远好过大多数人,享受与义务并行,当然该做出表率来。 他不只是说说,他已确实这样做了。 太尉府中,如贾诩、段煨等人子弟都是以掾吏征辟,荀缉、荀铮等本家小孩全是寻常文书。 “六叔,此事含光已与我商议过,我亦赞同,故而含光才在庙祭之时说出。”荀爽父子正对峙中,一道身影款步走近。 青衣墨氅,姿形瑰伟,翩然如鹤,正是荀柔一辈如今的长兄荀悦,荀仲豫。 也是尚未出仕的荀氏族人中,才华公认第一之人。 第181章 冬至后续 冀州常山郡真定 自袁氏执掌冀州后,常山郡治便从元氏县,迁到更靠东北的真定县,以方便与幽州、青州相互联合。 冬至之日滔滔的大雪,覆盖了青瓦屋顶、松柏庭院,也掩盖了一切杀机。 常山太守韩馥狼狈的跌坐在案席之后,长须凌乱,再无往日雍容仪态。 前一刻,这位太守还含笑捧着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