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韬回头微微一笑,“徐兄也不必这样说话,你方才那一问,不就是已有参考之意?” “年轻气盛之事不足为道,然家有老母奉养,役吏之职不得已而为啊。”青年将剑别在腰间,一脸憨厚老实,“广元兄颍川名士,与在下不同嘛。” “随荀太尉去过左冯翊,徐兄岂会看不出太尉用人之法。县令空缺,以异地县丞、县尉补之,县丞空缺,以他县主计补之,县尉空缺以邻县亭长补之,”石韬一言点破对方的装傻,“不为胥吏,日后想登庙堂为官,恐怕就难了。” “还不止,招考不论品行,但胥吏之职,辛苦奔劳,却最见性情,”徐庶方才不过与同伴开个玩笑,见对方没有丝毫动摇,情绪高涨起来,弹剑而吟,“仁义否,良善否,任勤否,与人交而能言否,见小而知大否,处位卑而持否。 “不需几月,本相自现,明堂酬和,风物品评,哪有胥吏之职能见人本性太尉果然非凡。” 听出同伴有讽刺的意思,石韬好脾气的笑笑,“君子和而不同,品评人物,各抒己见而已。” 两人都在城门口报名处报了名,石韬选考胥吏,徐庶却选了学吏。 记录的小吏将两人记于纸册,又将一支写了数字,并两人各自姓名,年龄,外貌的木牍递上,“请留好此物,五日后子时在城东兵营辕门外等候,倒时候符合木牍,方能入营考试。” 竟在军营中考试,两人彼此交换了一眼。 “你这文吏,好不老实,”他们身后一个报名的士子嚷起来,“我与方才那人相差不多,怎么他就是颀长矫健,身高八尺,鬓角圆滑,长目有光,短髭齐整,肤色为黑,面净无暇,沉稳有识,到我就成了高八尺,圆鬓、细眼、长粗眉、面微黑、少须、无斑痣?” 众人忍不住将目光聚集在两人。 徐庶挑眉站定,不惧被看,理直气壮看回去。 不得不说,文吏描述得其实准确没问题,但一个加了文采修饰,一个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色彩区别明显。 “有何问题?”小吏抬起头,露出一张精致明丽的脸,还是个尚未弱冠的少年。 他面无表情看向士子,“在下眼中,二位就是如此,那位君子,气度不凡,故这样写,有何不可?” 士子颜值被碾压,一时竟反驳不出,毕竟和这位少年小吏对比,自己真的就只能是圆鬓、细眼、粗眉、面黑而已。 他身旁友人警醒,连忙拉他一把,忖量着少年面容,在他耳边低语一声。 士子脸色顿时微变,很快拉扯着友人离开。 “多谢夸奖。”徐庶回身,笑着向小吏拱手道。 小吏飞快弯了弯唇角,此瞬间一笑,便有让人惊艳之感,然后飞快拉平,将脸板起来,“不必道谢,君子言语颇有见地,木牍之记,虽与考举无干,但凭君才能,定能考中。” “如此,便借君吉言了。”徐庶再次拱手道谢,与石韬一道离开。 “熙卿,毕竟还未考试,你与那二人如此说话,是否有些不合适。”与荀仹协作的段穆低声道。 “哪有不好,”俊美的少年神色平淡,“今日所见之人,我看就那位徐君最有见地,定能无可争议的考中。” “……倒也是。”段穆点点头,被他说服了。 -- “哈哈哈”走远后的徐庶朗声大笑,“广元兄,你之木牍是与我这般,还是与方才那位君子一般?” 石韬失笑摇头,“元直已猜到,就不必再说了吧。” “听闻荀氏之子,俱容貌特秀,如今方知,传言不虚。”徐庶笑得不停,“着实有趣,着实有趣。 “嗯,广元兄考胥吏,不知何时才能见荀太尉,倒是在下之选,大概不需多少时日了,就不知太尉性情也如此有趣。” 作者有话要说: 荀仹,字熙卿,是荀攸的堂兄荀愔之子,荀愔则是荀衢之子。是个漂漂亮亮小少年。 《魏略》:(庶)与同郡石韬相亲爱。 写到徐庶尚且年轻,突然发现荀柔其实出生挺早的,这时候的葛亮丞相,才十二岁。 第197章 初试学吏 卯时,天光微觉,安邑城东军营点燃一片熊熊火把照亮。 报名的五百余士子,分成两边在营外排着队,依次对过名帖,进入营中。 荀柔亲自前来守着,站在几簇火把下,挥手打蚊子,望着昏懵中摇晃的人影。 在军营考试,算是他灵机一动。 正值秋收,上下正忙,一场考试而已,不能劳师动众,况且城中也没那么大地方。 军营开阔平整,兵卒一半放回家务农,正好腾出地,兵卒又识得数字,有组织有纪律,服从命令好调配,考场引导和平日安排操练、清点人员也差不多。 开了三个营寨,将草席桌案搬出来,往操场上一铺就齐活,有些破旧也不要紧。 感谢时代,大家还比较朴实,在外风餐露宿,席地而坐都常有,孔子游天下,还饿过肚子呢,条件就这样,也没人说有辱斯文。 真有那等讲究人,也不会来参加这样的考试。 士子们乱哄哄的入营,被分配不同营寨中央,席案都摆好了,按顺序落座,或有些抱怨,但也就只是抱怨,更多的是开考前的兴奋。 他们吵闹着,周围举着火把的兵卒,却都早得训诫,沉默安静的围在周围,只有晨光熹微中勾勒出披坚执锐的身形,哐当寨门一关,众人不由得渐渐安静下来。 个别士子脸上露出受惊吓的表情,把站在外头的荀柔逗得一乐,觉得自己真是太坏了。 “差不多了。”他望了望渐升的朝霞。 天气还热,上午好点,顶好暑气蒸腾起来之前考完,大家都少折腾。 “敲鼓吗?”戏茂立即问。 籍田之难,在丈量记录之外,他半年奔波,算是通过测试,人黑瘦了一圈,却比当初更精神。 “嗯。”荀柔点点头,猜测着是否有人敢搞事。 这毕竟是第一回正规大型考试,想得再周到,也可能有没想到的地方。 “咚、咚、咚”随着三通鼓过。 各考场传令官三遍宣布考场纪律规则。 ……角号之后方可提笔答题,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考生在左首填写名籍…… “阿叔?”随侍荀家族侄见荀柔听着听着,自己就乐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 “无事。”荀柔轻咳两声,当初写这一段,他简直一口气顺下来,如今军中传令官吼出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各处考场东、南、西三面竖起数块大木板,板上大字书写考题,与此同时,每半个时辰,会有传令官将考题高声朗诵一遍,方便视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