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3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8(1 / 1)

: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这究竟算是战争艺术吗? 将灯会剩余的材料做成孔明灯,利用风向与远射劲弩,难以扑灭的油脂火焰,被送入难以翻越的坚实城墙。 然后就是等待。 一切都很顺利,夜半,城中都睡去,滚热的夏风也如期而至,飞快的将火势催得盛大壮丽。 数百个火焰,在寂静的夜晚点燃了城池,坚固的城门自己从内打开。 然而。 枹罕王庭,居住着河首平汉王宗建,他的后宫以及百官僚属,同样,还居住着数千平民和奴隶。 这些人,有多少能从大火中逃生…… 他原本想用似高平围攻的办法,但从长安快马送来的消息,让他不得不迅速结束这里的战局。蝗灾、地震。 在二千年后,人们提起还会发自内心震颤。 但就在这一刻,耳边不断传来的哀嚎与惨叫,却让这个不得已,又仿佛是一个借口。 当走到如今这一步,是非、黑白、对错,哪有简单的,但谁都可以不必分辨,他却必须要算得分明。 有些无辜的人,确确实实被他牺牲了。 “叔祖?” 荀仹轻唤,荀柔回过神来,看见面前跪了一个士兵。 “启禀太尉,张将军抓到逆贼宗建了!”兵卒跪倒在前,扬起头脸上被汗水和火灰掩盖了五官,却难掩眼中的激动与兴奋。 “好!辛苦了!”荀柔振作精神。 抓住了宗建,今日这一战便已胜了大半! “你去准备我的行李,”他向荀仹道,“明日我就要启程回长安,天亮之前,诸般器什你要备齐。” 荀仹惊诧,“这?”他下意识看了一眼尚未结束战场,“这般仓促?” “余事我自有安排,你只去准备就是。”荀柔没与他分说。 关中灾异的消息,尚未传至陇右,他也只准备密信告诉袁涣,让他防范,不想引起恐慌。 “……唯。”荀仹带着疑惑领命而去。 “又要辛苦典叔。”荀柔转身,看向沉默护卫在身后的典韦。 “太尉放心,老典何曾误事。”典韦醇厚一笑,也不多问,“一会儿回营,俺便去点选四什精兵,再亲自选好车马。” “太尉!” 张辽远远下了马,大步走到荀柔面前,将头盔摘下,单膝跪地,拱手而拜。 “臣不辱使命,逆王宗建,及其十二子并在!余者后宫公主、妃嫔、阉宦,亦已被羁押!” 他身后,几个士卒将一个五花大绑,穿着单绫衣,头发散乱,满脸煤灰的男人推到地下。 “饶命!太尉饶命!” 宗建费力的抬头,扬起上半身,仓皇的哀求曾被他轻视的年轻太尉。 竟还有阉人……真是……荀柔摇摇头,却不准备与他纠缠,“宗氏众逆,其所任之百官…并阉官,一并枭首。宗建首级留下,传回京城,其余就地烧化掩埋。” “是!” 张辽得令,起身待走。 “等一等。”荀柔却唤住他。 “明日我便要还归长安,欲留张将军守魏西郡,将军以为如何?” 张辽小惊诧一下,却什么也没询问,再次单膝跪地,“末将自当领命。” “我拜君为魏西郡太守,再以…”荀柔想了想随行众吏,及近来表现,在荀缉与曹昂之间犹豫了一瞬,“再以曹子修为主簿,佐君内政。” 张辽性情谨慎稳重。 魏西郡,眼下,既要用张辽军事才能,就不能再留一个荀氏子弟,拘了他的手脚。 曹昂仔细,又有仁爱之德,历练也有时候了,管理一郡内政当没什么问题。 “领命。”这一声比刚才干脆一倍。 “有位贤人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魏西郡三面受敌,枹罕毗邻金城郡,若能守,则守,不能守,可退守汉阳牧苑。”这是底线。 张辽惊讶的抬头。 “只是需固护百姓。” 除了马、韩,还有漂移的胡族部落,魏西郡情况难料,需要精通军略之人,才能料定形势,所以他选择了张辽。 “若是金城派遣使者来,可以客气些招待。” 荀柔想了想补充了这一句。 荀襄依旧留下,继续攻略武都郡,荀衍代他整理战场,再统领军队徐徐返回,徐庶调往安定为主簿,“辅佐”杨秋,将北地二县,先置安定郡下管理。 下在汉阳基层的群吏,挑拣新旧好坏,出身情况,荤素搭配着,列下三分之一,被重新召回太尉府下。 荀柔行程途中列下名录,到汉阳正好分发,却也不等众人集合,只仔细叮嘱袁涣小心蝗灾,便取水路,坐船顺流直下长安。 虽说有旱情,但毕竟是渭水,顺流而下,三日便至。 荀彧已在水边等候,肃肃然长揖一礼。 “阿兄,不必多礼。”荀柔搭了侍卫的手跳上岸。 近前才见,堂兄如温玉一般容颜却有些憔悴,眼下微青,眼中泛红,带着沉重的疲惫之色。 “阿兄辛苦。”他忍不住握住兄长的手。 这段时日天灾不断,居中主持的荀彧,不知熬了多少日夜。 荀彧摇摇头,“太尉得胜还朝,天子原要出城郊迎,只是突然灾祸迭起,陛下去了太庙斋戒,命臣来迎接太尉,并诏太尉明日前往觐见。” “灾情如何?”荀柔坐了几日船,如今还觉得有些晃悠,实在不想作表面功夫,直接绕过天子。 荀彧心下有些不赞同他轻慢天子,却在他苍白的面色下,什么也没多说。 “长安连续两日地震,建章宫、明光宫、北宫均有宫室倒塌,永巷内倒塌数十间,至于民间,除长安外、京兆霸陵,左冯翊高陵,右扶风长陵、安陵、槐里皆报有屋舍倒塌,百姓死伤,虽已敦促各地尽力救治,但……”荀彧摇摇头。 荀柔吐出一口气,“蝗灾呢?” “蝗灾似发自长安,已传数县,又有河内、雒阳亦闻厉害,已传到河东,本来已该刈麦,却遭此灾,虽已下令各地抢收,可也不知能收得多少。”荀彧担忧的蹙紧眉头,引荀柔上了轺车,“陛下欲亲往白马寺行祈禳之礼、朝中在议大赦天下之事。” 荀柔等了一等,只等到马车不徐不疾的小跑起步,“没有旁的?” “杨司空已自上书祈免。” “……啊,有这回事。”荀柔简直忘记东汉三公背锅倒霉蛋的人设了。 所谓司马(太尉)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 虽然各分背锅类型,但阴阳不和,星辰失序,灾异非常都要怪太尉。 最初,大概是东汉皇帝忌惮太尉兵权吧,但慢慢就演变就成太尉第一背锅侠。 所以,按照规矩,日食、蝗灾加地震,他才是首当其冲被免职的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