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3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7(1 / 1)

必严密控制,行动迅速,不得传出谣言,不能影响京城内外安定。”荀柔重申着,艰难的将目光从软糯的米糕中拔出来,“你们都还未用晚膳吧,先垫些。” “谢小叔父。”荀攸欠了欠身,拿起一块白糖糕。 荀彧却只端盏沾了沾唇。 “维持军中粮草供给,阿兄辛苦。”荀柔见此道。 “职责所在。”荀彧立即答道。 荀柔摇摇头,望向他道,“近来朝堂整顿,官吏空缺,我听说兄长常至三更不能休息,这实非长久之道,兄长不可操劳太过。” 语中关心情切,荀彧垂眸,抿出一缕浅笑,“多谢关心,彧领会在心。” “粮草还够用么?”荀柔又问。 “库中存粮还有一万五千石,三日后借水运往风陵渡。”荀彧立即正色回答,“不过,我已与传信扶风郡,十日内将送三万石粟入京,之后一月内,会再送七万来。也同张公祺议定,汉中有存粮,勉强可供军中两月之用,只是调集输运,还需时间。” “军粮岂能止于勉强。”荀柔语气微沉。 虽定下荀襄为帅,他却无一日能不担心,便不提与袁绍作战,数万人的军队,要指挥统领已是繁难。 终究是有些揠苗助长。 归根到底,千金易得,一帅难求,现下能挂帅的,大都成各方诸侯了。 这边,其实也有张辽、徐荣二将,可张辽镇凉州,徐荣原本是董卓手下,他能信得过,吕布手下那一群并州悍匪,能俯首听命吗? 有钟繇、贾诩,他不怕袁氏计谋,只担心军队能不能指挥得动。 当初告诉阿音,让她宣告粮草管够,是稳固下层兵卒。 “张公祺愿出五十万石,足有诚意,但自汉中调运不易,况且战事进行,还会增兵。”荀彧细致答道,“此战恐非一时所能取胜,库中存粮已尽,殆至秋收,尚有五月之余,需作长久打算。” 荀柔沉默了。 虽才只是开始,但与袁绍之间,必是持久战,已是他们议定的共识。 持久战,自然更考验后勤与粮草储备。 时下军阀作派,平时搞军屯制,兼重赋敛,战时,则往往搜掠百姓。 这一方面图省事,一方面也是不得已。 战争年代,过分庞大的军队供养,远超过百姓正常承担,况且还不断的征召壮丁。 诸侯并非全不知此行恶劣,可军队没有粮食,会哗变、会造反,而平民,即使造反,也绝难抗衡军队,于是,劫掠成为了可以接受的方案。 如果要严肃军规军纪,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粮草供养……去年一场蝗灾,着实掏空了家底。 “两位博士以为,关中今岁风水如何?” “风水还看本月下旬与下月初,若得雨水,便无碍。”荀彧答道,“只是各郡都报已现蝗虫,恐怕虫灾难免已传令郡县,按去岁方略,捕杀蝗虫,播种豆菽、荨麻。” 荀柔静静沉思片刻,向荀攸问道,“益州、陇右,近来无消息么?” “已派人前往探查,本月必得消息。”方才一直当吃糕群众的荀攸,立即放下手中米糕回答。 “休若、元和、敬止、熙卿,都做什么去了,连消息都传不得么,嘶!”荀柔忍不住急躁,不免牵动胸膛伤口,顿时过电似的疼痛一窜,不由得伸手按住。 “含光!”荀彧立即起身来至榻前,一手扶住他的肩膀,一边拉住他的手,以免用力过重,按住伤口。 “是攸失察。”荀攸立即低头请罪。 荀柔咬牙忍过了疼,嘘出两口气,向堂兄摆了摆手,示意无事,拿手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思维也回拢来。 荀缉也在益州,益州消息中断,荀攸才是那个最担忧的人。 “益州道路狭窄,又经过冬季,恐被山雪阻断,”荀柔轻轻道,“也是没有办法。” “是。”荀攸点头,依旧沉静,“小叔父不要着急。” 荀柔动了动唇,再说什么宽慰的话,也实在不合适,“公达以为,这回抄捡大致能出多少粮食?” 他只能转回话题。 “去岁虫灾,豪族惊惧,多有囤积,总能得十万。”荀攸答道。 “十万……”他竟不觉意外,荀柔道,“嗯,收拢直接入库报尚书台,记得最后把数目誊抄一份给我看看。” “是。” “这些人,你同郭兄,景文商议过如何处置吗?”荀柔忽问道。 “尚未议定。” “若按律处置,大多只是失察之罪吧?” 强占民田,买卖人口,残害百姓,这些事,名门公卿哪一个会亲自沾手? “亦有收受贿赂,举荐失人,偷用国库等重罪。”荀攸一脸正肃道。 荀柔抿唇一品,这玩意,和他当初被弹劾的罪状好像差不多? “证据确凿?” 他忍不住问一句。 “是。”荀攸点头肯定。 “不可杀伐过重,以至京中震动。”荀彧连忙劝道,“况中原多大族,恐使惊惧,固意坚守,日后难以收复。” “何曾要大肆杀戮。”荀柔向堂兄轻轻一笑,“自然只诛首恶而已斩首过多,恐惊百姓,”他又向荀攸道,“不超过二十人吧,请监斩官务必向百姓昭明其罪公达,你与文若一道参详。” “是。”荀攸再次点头。 “钱财归国库,田授佃户及仆役,籍为平民。其重罪者,输作劳役,爪牙阿附者,亦不能轻纵。” 和汉阳不同,中枢这些名门大族,绝不能轻易放过。但他们枝蔓甚多,开枝散叶,子子孙孙,总有些明明沾了光,却又似乎清白无辜。 若以现世道德来看,这些人罪轻,金钱可赎,可不打压他们,国家恢复和平,这些名门很容易就能东山再起,继续世卿世禄,绵延不绝,家族昌盛。 他当然不愿看到。 而像堂兄所说,要是杀得太多,未免造成舆论恐慌,激起中原家族抵抗。 “迁之霸陵东,人给田二十亩,贷与种粮,若无口粮,亦助之,许一人一月半石,岁终,收口赋、田租,并所贷。”荀柔缓了口气,继续道,“若收成不足还贷,则以市例,岁增一成……若完其所贷,则可方之自由,田亦授之…… 这些人喜欢这样“合情合理”兼并百姓土地,让平民沦为奴隶,也该亲身体验一回。 “正好,新招来的壮丁在左近开荒,可以顺便看守。”荀柔又道,“霸陵山川秀丽,林木茂盛,实在是贤人隐居之处。” 劳动改造去吧。 荀彧与荀攸俱默然沉思。 “日后都照如此安排。”荀柔挥挥手,显然已作了决定,“烦请公达展开架上舆图。” 木架移近榻前,舆图展开。 灯下只看得清轮廓,不过在这里的三人,谁又不是早将图熟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