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御笔的?” 李衍双眼不安的乱转,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就在这时,建宁帝的声音从卫皇后身后传了过来:“他不过 是个孩子,皇后这般严厉做什么?” 卫皇后转身,脸上的怒容消了大半:“皇上,就算是孩子,也该守宫里的规矩,朝臣的折子岂是可随意乱动的!” 建宁帝走到御案前,拿起那被划了的折子看两眼道:“十一画得好,御史台什么狗屁不通的建议!”他把折子重新丢了回去,伸手去揩李衍脸上的朱砂印记,“坐着吧,斗篷披好,没得又病了。” 李衍坐到了龙椅上,然后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卫皇后。 卫皇后声音拔高:“皇上,十一皇子怎么能坐在龙椅上?” 建宁帝顺势坐了下来,抬眼问:“如何不能,他不过是个孩子,明嫣小时候也坐过。” 卫皇后蹙眉:“那不一样,嫣儿是个女孩儿。”女孩儿不会觊觎皇位,但皇子会。 建宁帝语气淡了下来:“朕说一样就一样!” 若是换了旁的皇子,建宁帝或许会忌惮。但十一有心疾,又难活过成年,只是坐个龙椅,有什么打紧! 明嫣能坐,十一就能坐。 而且十一这孩子,除了银子对其他的压根不感兴趣。 “皇后来可是有事,若是无事还是回去歇着吧,免得动了胎气。” 卫皇后见他不高兴,想着自己是来缓和关系的,也就没再抓着李衍不放。她接过身后大宫女的食盒,放到了案桌上,笑意吟吟道:“臣妾知皇上辛苦,特意炖了滋补的汤药过来。皇上你从前都夸臣妾的手艺好,您尝尝吧?” 建宁帝这次倒是很给面子,在汪全验过后,端过来尝了一口。只是一口,他就知道这不是皇后亲手做的。 说实话,皇后那手艺是真差,炖个汤能活生生把人咸死。 他从前是忍着没说,幸好,不是皇后亲手炖的。 他喝了大半,把汤往旁边推了推:“可以了,皇后回去吧。” 卫皇后让宫婢收了汤盅,却没急着走,而是满脸幸福的摸着已经有点显怀的小腹道:“皇上,皇儿会动了,偶尔还会踢臣妾呢,您也摸摸。” 建宁帝不动,卫皇后就幽怨的看着他,气氛有些尴尬。 李衍为了缓解这气氛,小手轻轻放在了卫皇后的肚子,隔着衣料,卫皇后的肚皮轻轻跳了一下。 李衍惊奇的瞪大眼,仰头朝 建宁帝道:“爹爹,真的会动耶,里面有个宝宝吗?”他从前是见过孕妇的,但还真没这般切实的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他拉着建宁帝的手摸上了卫皇后的肚皮,卫皇后原本想呵斥李衍的,但见皇帝手摸了上来,就没说什么,而是满眼期待的看着皇帝。 建宁帝什么都没感觉到,他只要一想到这些年死在皇后手里的那些皇子,心里就没由来的涌出一股厌恶。 况且,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不能单纯的算作他的孩儿了。而是卫家和皇权的博弈,他不想自己的孩子死,但皇后肚子里的这个又不能活。 他收手:“皇后辛苦了,天冷你还是回去吧。” 从进来起,皇帝已经说了三次让她回去了。卫皇后心中不快,但还是微微欠身,带着宫婢出了清心殿。在跨出殿门的那一刻,她回头看向龙椅上的建宁帝。 而建宁帝正抱着李衍,握住他的手在一笔一划认真教他写字。那柔和的眉眼,上扬的唇角,以及谆谆教诲的语气,当真是一位慈父。 这份宠爱应该是属于她肚子里的孩子的。 这一刻,卫皇后把大长公主的教诲忘到了脑后,觉得李衍这个病秧子非死不可。 农历十二月中,天降大雪,三年一次的冬猎如期而至。 诸位皇子公主们也无心学习,都翘首以盼。 这种场合贤妃向来是不参加的,阮贵妃和淑妃每次都会去,几个有皇子的嫔妃除了病重的五皇子生母丽嫔,其他人都在名单之列。没有孩子的几个颇为受宠的嫔妃也被建宁帝点名了,容美人也在其中。 天冷,路又不算短。 原本建宁帝是想让李衍待在宫里的,但能拓展签到地点,李衍哪有不去的道理。 他早盼着出宫了,三年前他没去,这次无论如何也是要去的。 他求了许久,建宁帝拿他无法,只得同意了。 李衍去求便宜爹的那日,卫皇后恰好也在。卫皇后往年都是要去的,但现今已经怀了五个月的身子,不方便去。 大长公主和右相也是反对她去的,她也同意了。 但当建宁帝用冷漠的语气同她道:“皇后就不必去了,待在宫中好好养胎吧。” 她就克制不住起了逆反心理。 她看着建宁帝手里的李衍,笑道:“皇上,太医说臣妾的脉象很稳。小心些应该不碍事的,况且,往年冬猎都是臣妾主持后营后妃事宜,今年不去,阮贵妃未必应付的来。臣妾就去待着,阮贵妃有事尽管来问便是。” “而且,臣妾整日待在宫里也闷。” 建宁帝拧眉,想了片刻道:“既然皇后想去,那便去吧。” 待卫皇后走出清心殿,建宁帝看着她的背影,眉眼压低了下来,眸色越发的冷。 皇后腹中的孩儿是不能再留了。 第49章 签到第49天 出来的前几日许嫔就开始收拾东西,儿子喜欢的点心,儿子喜欢的玩具,儿子要穿的衣裳。 特别是这天气,冷得很,厚实的袄子要多带几件。手炉、手套、帽子都得带。 常吃的药也带一些吧。 李衍看着他娘瞎忙乎,怕他娘又逮着他一通问,赶紧跑了。他先去了一趟冷宫,送了些厚衣衫去给赵娘娘,又沿着御花园签了一圈到后,到了溪云宫外。 宫墙外的垂柳云雪堆积,柳枝的尾部垂挂着冰凌,在阳光的折射下分外好看。 墙内偶有几声咳嗽传来,但都不重。 李衍敲开了溪云宫的宫门,不等宫人通报,他就径自去了大皇子的寝殿。 大皇子的寝殿燃着碳火,暖气熏得人晕乎乎的。窗台下面的十几盆薄荷青绿中显出几片枯黄,大皇子披着厚厚的外裳,蹲在地上修剪枯枝,吩咐伺候的小太监道:“碳火再足一些,莫要把它们冻伤了。” 小太监正要去,进门的李衍出声阻止:“别加了,窗子开一些,里面太闷了。” 小太监惊喜,喊了声:“十一皇子。” 大皇子回头,温声问:“开窗这些薄荷怎么办?” 李衍蹲到他身边,道:“薄荷冬日本来就是要枯萎的呀,但它们根部坚强着呢。等来年冬天还会发芽抽出新枝,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皇兄不必太管他们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皇子咀嚼了两遍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