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提了出来,肃着脸问他:“你们十二商会的联络方式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找到燕大家?” 跪在地上的韩老板被他气势所迫,实话实说:“十二商会没有任何的联络方式,我,我们想去商会楼聚聚就聚聚……” 四皇子警告他:“你该知道说谎的后果!” 韩老板一张脸几乎皱成包子,肥硕的面皮抽动了两下,诚恳道:“小的真不敢骗钦差大人,至于燕大家,我们不必刻意去联络,他想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 四皇子蹙眉:“那你们有急事找他要怎么办?” 韩老板也一脸便秘:“燕大家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受着。他碰到了就捞一把,没碰到就自求多福……” 四皇子无语:这是什么狗屁商会! 他正焦躁呢,里间的牢房就传来一阵的呼和吵闹。四皇子拧眉,问旁边的狱卒怎么回事。 狱卒去看了一眼,匆匆跑回来小心翼翼道:“就是几个囚犯为了个馒头打起来了,小的已经教训过他们了,不碍事的。” 四皇子揉揉眉心,只觉得呼吸不畅。 跪在地上的韩老板偷瞄了他一眼,小心翼翼提议道:“不过,小的同燕大家算是有几分交情。只要钦差大人把小的放出去,燕大家听到消息,说不定自己就回来找小的了。” 四皇子沉吟:若是以往,他就和这燕大家耗到底。但筹粮筹钱迫在眉睫,他得审时度势,明白主次。 这燕大家不就是为了逼他放人吗? 于是,他还真将关在牢里的韩老板放了出来。 韩老板走出知州牢房的那一刻,老泪纵横:燕大家果然料事如神,这钦差还真来问询他了。 韩老 板出狱的第二日,陈知州就匆匆来报,说是那燕大家回城了,如今人就在商会楼内。 四皇子八风不动:“那还不快去把人请过来。” 陈知州为难:“守城的兵丁说,这燕大家是因为病重才临时返回商会的,要请过来,恐有些为难……” 四皇子算是彻底明白了,同这人不能来硬的。在别人的地盘,该盘的时候得盘着。 于是他起身,亲自带着人前往商会楼,商会楼的门大开,他让其余侍卫留在楼外,只带了两个护卫,孤身进了楼内。 楼内静悄悄的,只有几个扫洒的小厮。 护卫上前问询燕大家在哪。 小厮瞧了他们一眼,像是没睡醒一样,带着他们往三楼走,然后在一扇房门前停下,无精打采道:“燕大家就在里面,人还病着呢,您动作轻点,别惊扰了他。” 四皇子迈步进去,身后的两个护卫刚要跟着进去,就被那小厮伸手拦住:“只能他进去,你们两个在这守着。” 两个护卫刚要动作,四皇子就回头嘱咐道:“你们先守在外面吧。”他今日既然主动前来,就是打了好好谈谈的主意。 这个时候没必要起冲突。 两个护卫只得听话的守在了门外。 四皇子继续朝里走,一股浓重的苦药味扑鼻而来。他蹙了蹙眉,继续往前走,就被一架半透明的屏风挡住了。 他正要迈过屏风,就听嫔妃后传来两声咳嗽,紧接着微弱的声音响起:“钦差大人请留步,燕某风寒严重,恐过了大人病气,有事就这样说吧。” 四皇子拧眉,但还是依照对方的话,在屏风这头坐了下去。 屏风的材质特殊,隐隐绰绰能瞧见对面立着的四角仙鹤琉璃烛台,烛台边上的小榻上斜靠着一人,身形瞧着瘦削,看体态听声音,当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对面的人也往这边看,似乎也在看着他,咳咳两声后,又弱声问:“不知钦差大人找燕某何事?” 四皇子与这燕大家周旋了大半个月,在脑海里设想过对方无数的形象。但万万没想到,对方是这么一个病弱寡瘦,看起来好拿捏的少年。 即便对方表现出弱势,但深知对方有多难缠的四皇子丝毫不敢大意。 他不想再兜圈子,也不想 再浪费时间,于是直截了当的问:“燕大家,你的人本官已经放了,本官的人在何处?” 李衍隔着屏风,语气里都是散漫:“草民不懂钦差大人在说什么,什么你的人,我的人?” 四皇子拧眉:“燕大家,好好回话,这座楼外头全是本钦差的人。” 李衍看向他,转移话题:“钦差大人做事一直这么粗暴?筹粮筹钱的方式似乎也很粗暴,商人亦是人,若您肯好好说,这粮和钱也不是不能给。” 四皇子眸色微动:“本钦差不是没有好好说过,但无人肯搭理,本钦差只好用非常手段了!” 李衍咄咄相逼:“加重赋税也是一种一项手段?” 四皇子:“加重赋税是天子的意思,这与本钦差无关。” 李衍:“钦差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苛政猛于虎会适得其反的道理?” 四皇子拧眉:“难道燕大家不止想蜗居江南一带,还想北上称王不成?” 李衍连连摆手:“不不不,钦差大人误会了。燕某是良民,是逍遥自在的人,不想搅合那事。” 四皇子:“那燕大家捉了钦差是什么意思?” 李衍挑眉:“想和钦差大人好好谈的意思。” 他摆手,立刻有婢女上前替四皇子倒酒,酒液似琥珀,闻着似乎是果酒。 他没动,看向李衍:“如何谈?” 李衍:“钦差大人三年前就来江南筹集过银两,想来是国库空虚了。国库空虚不是一日两日的事,钦差大人今年来了,明年后年可能还会来。您也不想每年都和我等小民斗智斗勇吧。” 四皇子抿唇不语,听他继续说。 “我等都是大楚的子民,国库空虚又逢战事,为国效力本是理所应当。燕某愿意说服其他商会的老板每年拿出三成利充缴国库,也自愿每年筹集五百担军粮送往边关,但有条件……” 四皇子压了压眼睫:“什么条件?” 李衍:“第一:说服皇上减免江南赋税;第二,由朝廷牵线,打通北边商路;第三,每个充缴国库的商户子侄可参加科考。” 这每一样都不是简单的事。 四皇子拧眉,在权衡利弊。 李衍继续道:“钦差大人可以好好想想,充盈国库,筹集边关粮 草是大功德。有了这个功德,您在朝廷的威望将无可比拟,就连皇上也会高看你一眼。” 四皇子迟疑:“增加赋税本就是为了充盈国库,若燕大家愿意主动联合江南商户充盈国库,赋税自然可以减免。打通南北商路也简单,至于商户之子侄可科举一事,本钦差还要回京都商议过后才能答复你。” 李衍点头:“也行,那国库银两先不急。军粮燕某可帮忙筹集,但我这边必须派人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