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奇怪:太后称病都是装的,其实身子骨别提有多硬朗。更别提现在大仇得报,心里松快,整个人都年轻了许多。 怎么好好的就一睡不起了? 而且,她清理太后遗物时,也没瞧见那夜皇上给太后的圣旨。 夕嬷嬷有些怀疑新帝,不然为何太皇太后逼迫完新帝回来,人就没了。 但看着新帝跪在太皇太后灵前,恭敬孝顺的模样,以及和康王相似的面容上。 这话她就只能烂在肚子里。 李绪守了一夜后,身体实在撑不住。不住的咳嗽,夕嬷嬷连忙过去扶他,劝他道:“皇上,您要保重身体,太皇太后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闪失的。” 李绪朝她摆手,待喘匀了气,才道:“夕嬷嬷,如今皇祖母已经故去,你若是想出宫,朕就让人送你回老家安享晚年。若你想留在宫中,朕当以长辈之礼待之。朕也是你看着长大的 ,有什么话都可直说。” 他一如既往的平和温润。 夕嬷嬷俯身行了一礼:“奴婢还是回老家吧,太皇太后薨了,这宫里也没什么好值得奴婢留恋了。” 李绪点头,喊来奴才吩咐了几句,就回去长泽殿歇着了。 他到了寝殿,福宝立刻捧着锦盒送到了他面前。 李绪接过锦盒,打开里面的圣旨看了一遍,确定完好无损后,才将圣旨又放回了锦盒。然后将锦盒连同圣旨一起放到了自己床头的暗格内。 待做好这些,他又问福宝:“那几个禁卫军处置了吗?” 福宝点头:“已经处置了,太后身边那些婢女要如何处置?” 李绪:“夕嬷嬷你让护卫护送她回老家,养老的银子给够。其余的愿意去守陵的送去守陵,不愿意的全部放出宫去。”他说完,又连连咳嗽,整个咳得站都站不住了。 福宝吓了一跳,连忙伸手过来扶他。心疼道:“皇上,您身体都这样了,做什么非要去替太皇太后守灵?十一皇子给您的药呢?” 李绪坐到龙榻上,边喘气边摆手:“无碍。”他身体已经亏空严重,吃药已经不顶用了。 福宝接过温水递给他。 李绪润了润嗓子,才又道:“皇祖母扶持朕一场,又教朕为君之道,朕总得送她一程。” 他本可以留她安享晚年,但太皇太后的手伸得太长。在他身边安插眼线,时刻控制他的行踪,还企图命令他做事。 选两个妃子放在他身边,是知晓他身体不行了,赶紧生个小太孙出来,她好垂帘听政吗? 太皇太后不死,冯家的势力和禁卫军就永远不会真正听他的。 他只会是提线木偶。 他夺皇位,不是为了当个傀儡皇帝。 他是要所有人看到,大楚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 太皇太后一死,朝廷完全在李绪的掌控之中了。 玉玺实在没办法找到,就先伪造一个假玉玺。反正到时候登基大典,他也只需要捧着玉玺登上高位,那些大臣也不敢上前查看玉玺的真伪。 新帝登基大典的日子已经确定,太皇太后的丧事也不好推后,礼部的人商议过后,又征求的新帝的意见。最后决定把新帝和太皇太后的丧事一起办, 然后同时分开葬入皇陵。 先帝出殡的日子将近,在外修水利的十皇子最先赶到。他向来对皇位没有什么感觉,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别碍着他造房子就行。 看到穿着龙袍的大皇子时,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就下拜了。 很快三皇子也快马加鞭的赶到了京都,他先在城门口看到了阮国公。阮国公将他迎进马车,拧眉同他说起宫变当天的事,最后沉声道:“老夫怀疑大皇子的皇位来路不正,不然,为何只有遗言,圣旨也被烧毁,连玉玺都拿不出来。” 三皇子连着赶路,浑身都疲惫至极,眼里也全是红血丝。他揉揉眉心道:“外祖父,皇位已定,父皇和皇祖母下葬在即,就不用再争这个了。” 阮国公细细观察他的神情:“你就这样认命了?” “不是认命。”三皇子长出一口气,“大皇兄既然能继位,必然是已经控制了整个京都内外,没必要争了。只要他是个好皇帝,我觉得挺好。” 至少比老四和皇姐当皇帝好。 老四和皇姐当皇帝,他们这帮兄弟不一定有活路,但大皇兄素来温良,就算登基了,也不会对他们这些兄弟怎么样。 他既这样说了,阮国公也没什么好说的,只道:“随你吧,只要你将来不要后悔就成。” 三皇子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好后悔的。他在北疆待习惯了,这几年过得挺畅快的。 三人里面,反而是李衍最后到。 建宁帝派去找李衍的暗卫去了皇觉寺后,扑了个空。幸而李衍早有交代,说是要去北边,暗卫又往北边赶,完美的和从北边回来的李衍错过了。 李衍是一直乘船南下的,直到途州下了船,才知道建宁帝薨逝的消息。 虽然知道没了寒枝花,建宁帝逃不过一死,但遽然知道这个消息,他心脏还是受不住,病倒了。 于是刚下了船,陆小宁又带着他立刻返回京都。 经赶慢赶,终于在建宁帝出殡前两日赶到了宫里,见了建宁帝最后一面,棺材才彻底合上。 几个皇子一起守灵,李衍跪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李绪下旨强硬的带回了钟粹宫。 太医过来给李衍整治过后,嘱咐他一定要好好休息。否则恐撑不到先帝下葬了。 待太 医走后,李绪坐到了床边上,温声道:“父皇已死,你莫要难过了,你的身体要紧。” 李衍抬头问他:“大皇兄,外头的人都说是你配合父皇清君侧了,你是一直以来都想当皇帝吗?” 寝殿里香薰袅袅,内殿安静至极。 李绪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他:“你南下许久,自从皇姐成了储君后,各地州府的变化,和百姓的日子你也瞧见了,你认为皇姐适合当皇帝吗?” 确实不适合。 这是所有人都看出来的事。 李绪继续道:“朕虽同皇姐关系要好,但也是大楚的皇子。皇姐纵容卫博霖陷害忠良,诛杀大臣,将朝廷上下搞得一团乱。再由着她继续下去,大楚危矣。” “朕有这个能力当皇帝,为何不夺下它?” 这是句实话。 从进京以来,看公里宫外一派井井有条,和文武百官对大皇兄的恭敬,也能瞧出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李衍无话可说:就算大皇兄不夺位,以皇姐的做法,确实也坐不稳皇位。 李绪安抚他道:“你先休息一晚,明晚朕带你去见一个人。” “见谁?”李衍疑惑。 次日夜里,李绪将他带到凤栖宫密室时,他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