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5(1 / 1)

耐了点。”武媚娘忍不住笑骂道。 按说小婴儿得到六个月后才能坐起,再有两月才能爬行,她倒好,自能开口喊出“阿娘”二字后,更是以神速长进了本事。 说不准到时候连走路也要比旁人更快。 要不是随行的医官都没瞧出她这种发育速度有造成身体上的不妥,武媚娘都一度想要不要找个东西把她给捆牢一点。 可瞧见她仰头看来之时目光灼灼的样子,哪里有人能忍心将她给赶下去。 武媚娘干脆彻底将人给接了过来。 虽不知她能否听懂,武媚娘还是在将她抱起后,以只有她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你啊,等回了长安城可得安分一点。” 她并不介意于女儿嚣张,甚至觉得能闹腾是好事,早慧的预警也随着洪灾真出现的事实,变成了祥瑞吉兆,但怕只怕有些人不是这么想的。 随着这场万年宫之行告终,她们重新回到长安,她和王皇后的争斗终归要重新摆到台面上来。 彼时的王皇后想用她儿女病弱一事问责,到了如今,又会不会用阿菟的某项特殊来找麻烦呢? 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女儿尚且年幼,有些麻烦是绝不能真出现到她面前的…… 但让武媚娘都没想到的是,有些危机好像可以先提前剔除出去了。 只因在回返长安后的第三日,李治在召她前往立政殿之时,开口便是一句,“我想给阿菟一个封号。” “封号?”武媚娘讶然。 婴孩的夭折几率太大,哪怕是李弘这样备受李治宠爱的皇子,也是等到了他满一周岁的时候才给取名的。 这并不是偏爱不偏爱的问题,而是世情如此。 所以阿菟按理来说也该遵循这个规律。 她才只有五个月,还没有满一岁啊。 可李治此番,却像是要对其给出一个破格的待遇了! “对!”李治负手而立,语气笃定,”万年宫和岐州之事,虽然外人不知,只道是天子有福泽在身,方能避祸,可你我均知是何情况。” 李淳风能来万年宫,是因媚娘发出的邀请,这份功劳不能不赏。 将她的地位往上抬升,也有利于他随后的计划。 对李治而言,万年宫的这场山洪让他越发坚决地看清,到底谁才是同路之人,所以他也早不满足于只是以追封武士彟作为对媚娘的嘉奖。 如何惩处之事可以再等上几日,让问罪更加顺理成章,奖赏却可以先放上来。 可李治不用脑子想都能猜到,要是他将昭仪封妃之事提上台面,会得到何种结果! 那群抱团取暖的尸位素餐之辈,一面在返京的路上对他迁居山中高地的决定万分感谢,一面也没忘记在他旁敲侧击提出了自己想法的时候,表达了否定。 他们说的倒是好听,皇后在长安行亲蚕礼尚且未能得赏,眼下洪灾刚过,赏赐一个昭仪势必引发京师内外的人胡猜乱想。 这可真是好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哪怕明知李治有问罪之心,也没妨碍这些人的嘴皮子利索。 那好啊。 他可以先不将媚娘的地位提上来。甚至这份尤有让步的表现,正可作为他大刀阔斧削人的前奏。 但他可以借李淳风之口,给小公主一句足够有分量的批命,再给她一个公主名号。 若是连这一点他都做不到,那他还做什么天子! 这些人还真当他好说话不成? “我本有心将你的地位都提上一提,但欲速则不达,倒不如先为阿菟加公主号!” 武媚娘听得清楚,在李治这字字果决的话语之下,分明还藏着一份怒火。 虽然并未被明言说清,她也能猜到这两日间情形如何。 对于李治的这番表现,武媚娘既觉欣喜,又不免为阿菟会否荣宠过盛、慧极必伤而觉担忧。 可想到或许唯有如此,才能承载得住她这天生祥瑞一般的命格,她又放下了这份忧虑。 阿菟既不喜小床,偏爱大床,更不像是遭不住富贵的。 她也早处漩涡之中,只有拥有了李治给出的特权,才算有了保障。 武媚娘心中一番思量,最终没有对李治的这个决定做出劝阻,只问道:“那么不知,陛下打算为她取一个什么公主号呢?” 李治没有犹豫。 在将媚娘找来之前,他就已经将这个封号给想好了,此刻只差一个对外宣读而已。 他答道:“安定公主。” ------ 此番大水未曾祸及千家万户,百姓能得保全,是关中安定之象。 “安定”之名,名副其实。 第23章 “安定公主……”武媚娘反复玩味着这个封号, 只觉当真恰如其分。 大唐公主的封号或为郡名,或为国名,或取吉祥之意。 以李治话中说辞, 显然取的是第三种意思。 当然,陛下只是觉得,这是因关中水患而生出的安定愿景。 殊不知, 这出暴雨倾盆引发的水灾能被提前干预,原本就是出自阿菟的示警。 就算李治不明内里, 武媚娘因此事更进一步地得到了李治的信任,本也是要为女儿再争取些东西。 可如今倒是自有天命定数。 她莞尔一笑, “陛下给出的这个封号, 当真寓意极佳。” 便用安定之名吧。 ------ 正如李治所猜测的那样,给小女儿加公主号并非难事。 若说他想要给武昭仪加封,还会遇到种种阻力, 封公主便没那么麻烦了。 总归,陛下只是想要将此番有幸避祸的一部分吉兆归因到女儿身上, 而不是真要将此事推给武昭仪或者五皇子李弘。 可公主有什么用? 李唐的公主再如何富贵无极,身份光鲜, 归根到底也就是个公主罢了! 平阳昭公主自兵权易手后便再无多少作战机会,至多是在亡故后得以军礼下葬。晋阳公主为太宗亲自抚养,在政务上也多有见地,然而夭折早亡,未得善终。再如高阳公主平生骄纵, 还不是得了个被处死的下场。 朝臣反对让这位武昭仪再进一步, 却不至于为难一个小公主。 那便让李治顺一顺意好了。 何况, 别忘了,这行将被赐予安定公主封号的小公主, 才只有五个多月大。 被李淳风所属太史局盖章定论的“公主有吉兆”,和李治钦定的“关中安定,水灾得到减免,是因公主于元月初一降生”,都是太过贵重的嘉奖批命之辞,一个婴儿真能承受得住吗? 这年头婴儿的夭折几率,终究还是太大了。 当封赏的圣旨传入安仁殿的时候,也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此地的动静。 但到底是对于小公主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