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宰相,尚有对着陛下直言劝谏的底气,可裴行俭便没这等保障了! 被检举揭发的裴行俭直接被从长安令贬斥为了西州都督府长史。 西州西州,顾名思义,自然是在边地西疆了。 “裴行俭是个人才,可惜是个有点认死理的人才,眼下先将他贬官出去,倒能起到一番杀鸡儆猴的作用。”李治看着面前正在教阿菟认地图的武媚娘,问道,“不过为何媚娘建议将他贬往西州?” 以大唐疆域之广,东南西北无处不可贬。 他虽隐约猜出了武媚娘的用意,却还是想要亲自听听她的想法。 “陛下这是要考校于我了。”武媚娘笑了笑。“那我便好好答上一答。” “其一,正如陛下所说,裴行俭乃是个人才,既是人才,便应当先放去最缺人的地方。西北边地各族杂居,混乱多时,现如今将领的数量已不在少数了,却缺几个能在此地吃得开的文官。裴行俭明经科出身,又做过长安令,不正是个得用的人才吗?” “其二,我听闻贞观年间苏定方苏将军便对裴行俭的军事天赋有所看重,对其多加传授。苏将军正在西域,倒不如再成全这番师徒名分。以妾看来,裴行俭这体格是没本事变成第二个裴行俨了,但若能为陛下培养出个儒将,不失为一件妙事。” “至于其三嘛……陛下是要让人看到个态度,又不是真要失了百官之心。现如今这份处置便恰如其分。我想陛下近来,应当能听到好消息了。” 这三条理由足以看出,媚娘或许早年间没有这个条件接触到朝堂事务,但她洞穿全局的眼力已随着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出众。 只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发表意见呢,坐在媚娘前头的阿菟已是卖力地鼓起了掌。 李治好气又好笑,“你听得懂你阿娘说了些什么吗?” 清月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 她就算听得懂,以她的年纪这会儿也该当说自己听不懂。 但有一句话,她是可以在现在回复的,“阿娘说的肯定对。” 李治:“……” 算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儿说的也不算错。 西州这地方,确实是裴行俭目前最好的去处。 正如媚娘所说,若是能让裴行俭因为这趟贬官而有所得,那便是赚了。 老一辈的将领里,尉迟敬德和李勣已退下战场,程知节年岁渐大总有力不从心之处,苏定方到底也已年过五旬。 年轻一辈的将领里,李治数了个遍,发觉其中竟有大半都是外族将领,这听起来着实有点不像话。 不过暂时还能压制得住他们,不到急需解决这问题的时候。 反倒是在将裴行俭自长安贬官丢出去后,这漩涡之中的下一步变化,对于李治来说才更为重要。 敌方的势力削了一步,该我方前进了。 李治揉了揉额角,“媚娘,那你觉得,我们这一方的援助,会在何时登场呢?” 武媚娘答道:“最迟半个月后吧。” 反正在此期间,李治也不愁没事情做。 今年的关中雨季,还是太过漫长了些,让人总有些回到了去年的错觉,又该排查水患了。 清月望了望窗外,遗憾地叹了口气,她今天也得窝在殿里了。 ------ 同在长安城之中,李义府也正在望着窗外的雨丝出神。 去年的雨季,当万年宫中众臣随同陛下一道受困于山中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和薛仁贵一道下山处理洪灾后续。算是在来济等人的围追堵截之中,得以在陛下面前露了一回脸。 但这份功劳,也仅仅是让他顺利地摆脱了中书舍人的官职,晋升到右谏议大夫的位置上。 在中书省内部的晋升流程里,这是从正五品上阶,达到正四品下阶而已。 右谏议大夫这个位置,在中书省内部也足足有四人之数。 想想与他本事相仿、起步资历也相似的来济此刻在什么位置上,李义府便不免在心中大觉悲愤。 只恨自己没能如对方一般抱上个合适的靠山,以至于处处受制。 但还没等他就着雨幕喝完这壶酒,就忽听门房通传,说是有人到访。 他刚要令人放行,就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一边同门外的扈从推搡着,一边朝着他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李义府认出了对方的身份,连忙让人退开。 没两步的功夫,那身着便服的精瘦男子便已走到了他的面前。 他的目光在桌案上一扫而过,当即冷笑了一声,“您还有空在这儿喝酒呢?” 李义府回道:“你这是何意?” 来人名唤王德俭,与李义府同在中书省做事,担任的也是李义府早先那中书舍人的官职。因这家伙脖子上长了个肉瘤,还给自己美其名曰取了个智囊的称号。 但要说此人是个智囊倒也不错,毕竟他是礼部尚书许敬宗的亲戚,比起寻常人那自然是多出不少消息的门路。 这人也不跟李义府客套,“你还不知道吧?这京城之中即将遭到贬官的,可并不只裴行俭一个人。” 李义府见对方话说到了一半便牢牢地盯着自己,就算他再怎么因为饮酒有些反应迟钝,也马上反应了过来。 他眼皮一跳,“你说我?” 王德俭一脸同情地看向他,“上头斗法,下头遭殃,长孙太尉的意思,将你贬官去壁州做个司马。” 一听这话,李义府惊得差点将手中还拿着的酒壶都给摔了。 十道三百六十州,若要将各州名字尽数记住,还能对应其所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过于艰难了。可有些州的名号,因其乃是各方官员避之不及的存在,是理所当然能被记住的,就比如说这个壁州。 只因它位于蜀地! 现如今确实还没有那首蜀道难,但并不妨碍人人均知,被贬官到蜀地是什么概念。 天高皇帝远的,要想回来便难了。 李义府便绝不愿意被贬去那种地方,和南蛮打交道。 他连忙拽住了王德俭的衣袖,语气急促,“你这智囊今日既来提醒于我,总不会是来送我入死地的。不知是否是许尚书那头有何破解之法要教授于我?” “这还用我提醒吗?”王德俭拍了拍他的手,回道,“你既得罪的是长孙太尉,那便继续为另一方添柴加火便是了。你说,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事?” 另一方…… 李义府脸色一凝。 他不会分不清楚局势,王德俭话中的另一方,自然是指的陛下。 而陛下现如今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成全他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的心愿。 “你是说,让我上书赞同陛下立武昭仪的想法,以求得陛下的庇护?” 王德俭抖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