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1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8(1 / 1)

清月拔腿就跑,根本没给李治一点反应的时间。 只看到那个跑出殿门的身影又将脑袋给探了回来,朗声说到:“阿耶你看,你这被惊了一跳之后,脸色好看多啦。” 她伸出手挥了挥,像是在跟还坐在案后的李治告别,这才彻底消失在了他的面前。 因这一连串的动作和话语,李治愣神了一瞬,忽然长叹了一口气。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自言自语:“有这么明显吗?” 在阿菟到访之前,他确实在为一些事情犯愁。 毕竟,别看媚娘提出的抬高洛阳地位有着一条条的好处,但真要将这条建议提出在众臣面前,绝不可能一帆风顺。 他甚至都能想象到,此话一出,会有何种疾风骤雨袭来。 削去大树的枝条,和挖掉大树的树根,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啊。 他看似已在这两年间处处胜券在握,却依然因永徽年间为人掣肘的经历,对于一些人和一些事有着本能的畏惧。 这种蛰伏在心中的情绪,竟然因为他未曾对阿菟设防,而表现得这样明显了吗? 不!他若要实现如同阿耶一般的金甲告捷,他就绝不能有这样的短处! 这出洛阳东都的建议,或许也恰恰是一个试探的招数! 他本就距离彻底投向这个想法只差了一步,现在已再没有了犹豫。 ------ 在第二日的政事堂议事之中,李治就将这个想法给抛了出来,也明晃晃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也真是一点也没超出他的预料,在他朝着众位宰辅高官问询的下一刻,长孙无忌便愤而离席,一通疾言厉色的控诉出了口: “陛下若只是要启用什么人、罢黜什么人,臣无有意见。可陛下若要弃李唐根基于不顾,臣便是亲往昭陵一哭,也要劝谏陛下打消这个主意!” 第50章 长孙无忌何尝想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和李治撕破脸皮。 就算是在早前废后的问题上, 他也是优先让旁人来代替他发言,而不是自己直接和李治唱反调。 看吧,李治登门拜访的时候, 那个反对其实也是在私底下说出来的。 而不像是在此时…… 朝堂之上有着“同中书门下三品”名头和正儿八经的三省长官,连带着他这等领有虚职的全部在此,面对着陛下在提出兴复洛阳举动时候的神采飞扬。 谁都能看得出来, 说是说着征询意见,李治其实在心中已有一个结论。 只等着下面的众人能够对其做出响应, 然后他就能够将其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 但也就是在这样的场合之中,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做了那个唱反调的人。 他也不得不反驳! 洛阳为东都的诏令一旦下达, 或许对于陛下来说,是新一个政令通达的信号,以他言语之中的意思, 其实也没有要让洛阳超过长安,可这话听在长孙无忌的耳朵里, 就完全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今年的摆驾洛阳,已经让关东世家看到了陛下向他们发起的邀约。 想想昔日, 哪怕同为五姓七望之家,在陛下做出这等举动之前,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天差地别。所以他们绝不会觉得,陛下废王立武的举动会是对全体世家的警告,只觉得是他们之中的有些人行为太过, 让陛下不得不清除一些障碍。 正是拨乱反正之时。 那么若是还要加上迁移一部分人到洛阳来, 分薄掉长安的影响力, 他长孙无忌多年间经营的势力便要遭到下一次重击。距离被连根拔起的地步,也不差多远了。 他能有今日的威风, 靠的可不只是先帝给他的托孤重臣名号,还有这官员选拔的门路。 这些被渗透在关中各个关节处的人手,正是他赖以坐稳太尉位置的倚仗。 一旦新的体系在洛阳形成,他又该当怎么办呢? 当然,他不会出于自己本人的利益立场来说这样的一番话,而是死死咬紧他开头的那句—— 长安乃是李唐根基所在。 “高祖在长安称帝,太宗在长安经营,才将这份执掌万里河山的权柄顺利交托到陛下的手中。李唐命脉与长安早已息息相关,臣说一句此话,不为过吧!” “以关中腹心之地,控扼八方,震慑西陲,天子居处其间,方有四海安泰,百姓安居。反观洛阳呢?” 李治冷冷地盯着长孙无忌一字比一字更为慷慨激昂的说辞,从容问道:“洛阳如何?洛阳也曾为数朝都城,此地也可中兹宇宙,朝宗万国,但看水路陆路交汇此地,以我李唐今日天下一统,未尝不可出关一步。” “可洛阳曾为逆贼所据,隋炀帝更是奢靡度日于其间,难道陛下是要效仿此人吗?” “你放肆!”李治怒喝出声。 长孙无忌的话中何止是在贬低洛阳,更是在对李治也做出一番控诉。 但他堂堂一位政绩清明的天子,怎能与杨广去比较? “长孙太尉,你若当真要如此说的话,我也不怕说得难听些,这个不愿让洛阳成为东都的反驳,哪里是因为你觉得洛阳不配成为陪都,根本就是因为你有私心罢了!” “我有私心?”长孙无忌神情凛然。 若非李治知道他私底下的那些个勾当,几乎真要以为他是一位一心为公之人,但现在的种种表现,却更像是他不愿为人所拆穿,意图凭借着自己的老资格和身份,一鼓作气地将李治的种种盘算都给压下去。 长孙无忌嗤笑了一声,“陛下是要将当年丢给褚遂良的那句话给回到我的头上不成?您说他字字句句不忘先帝,却大概不敢真去面对先帝,说他与其和您争辩是非,还不如早早被丢去偏僻之地清醒一番。” “可我若真有私心,何必呕心沥血为陛下修订律法礼法,为陛下勤恳办事,直到将您登基之后的种种乱局都给平定下来。” “臣不敢从中居功,却敢在此事回您一句!” 他一把解下了头上的巾帽,手持笏板傲然站立,仿佛下一刻就要朝着这大殿之中的柱子撞过去,来上一出以死明志之举。 “陛下欲令洛阳起复,置长安于不顾,臣倒是想问问,太宗对此会有何种想法!” “臣自太宗病榻之前得此委任,便绝不敢有所懈怠。除非陛下今日便告知于在场诸位,我长孙无忌,也是个无能且无德之人,不配先帝对我有此礼遇!更不配有匡扶社稷之说,乃是陛下口中的存有私心之人!” “您若敢说,我这就辞官告老,再不对您想要建东都的决定有半句怨言。” 他这好一副要下去问问李世民是何想法的样子,让其余各位不得不离席而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试图将他给劝回来。 杜正伦本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