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1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4(1 / 1)

被李治交给其他宗室,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由李贤担任。 皇后膝下一个提早册封的安定公主,一个太子,一个雍王,已是再明显不过的天子优待。 但更让她地位稳固的应当不是这些名号,而是李治本身的态度。 李治说归说的头疼,在看向面前子女同在一堂的场面中还是嘴角愈发上扬。 或许是因为他和媚娘都是聪明人,所以弘儿的身体虽不佳,却也是个进学后一点即通的人,负责教导太子的老师除了对他有些仁善的观念不予评说外,其他均是赞美之词。 贤儿年岁更小,但已能将平日里识字所用书籍尽数背下,好像还对音律有些特殊的天赋。 至于阿菟就更不用说了,光是能察觉到父母心思,也能为他们分忧解难,就值得李治对她有所偏袒。 “你说,今日阿菟生辰是个好时候,除了我让工匠给她打造的一套木制兵器和演武室外,要不要让她提前领到自己的食邑实封,往后还能每月领取到定额的银钱?” 李治原本觉得太早将其交给女儿,容易闹出点事端来,现在看阿菟行事妥帖,又觉得可以提前给她了。 但武媚娘想了想,还是回道:“凡事过犹不及,不如等到阿菟五周岁的时候吧。陛下想想,今日对她如此奖赏,到了年底对弘儿和贤儿总得一视同仁,又要以何物来赏呢?” 这么说的话还真有点犯愁。若说成是逢五周岁的奖励,确实要合适一些。 “便如媚娘所说吧,明年也可以不必在洛阳庆生,直接带着阿菟往她的食邑走一趟。到时候我还真想看看,她在自己的封地上能折腾出些什么东西。” “……陛下,注意点形象。” 武媚娘这句提醒一出,李治这才收起了那试图看好戏的戏谑神情。 “咳,我去看看他们在玩什么。” 他绝不承认,近日因为东都洛阳之事造成的精神紧张,在这等家庭和乐的场面中总算舒缓了下来。 他当然知道,随后彻底扳倒长孙无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要如何让自己在这出对峙中抢先一步占据舆论高地,他还需要好好斟酌,“配合”许敬宗等人的行动。 但现在,就让他先当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吧…… 更让李治感到欣慰的是,在这封《建东都诏》下达后不久,就好像是为了响应他这个两都并行的大动作,一条条好消息相继传来。 一条是西域方向。 大唐征讨阿史那贺鲁的战争原本就已经走到了尾声。苏定方之前判断出的穷寇可追是正确的。 程知节被革职查办之后,对阵西突厥战事的主导权落到了苏定方的手中,也恰恰为阿史那贺鲁送上了致命一击。 不过在这期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插曲。 西突厥战事前期,李唐能在西域站稳脚跟,对阿史那贺鲁造成打击,是借助了真珠叶护和贺鲁之间的矛盾,按说真珠叶护是应该站在李唐这边的。 可当战事走到尾声的时候,真珠叶护却觉得,他在唐人麾下所能得到的富贵,又哪里比得上他自成一方势力所能享有的。 恒笃城中唐军对胡人的杀戮也让他意识到,或许上头的那位天子对于胡人将领没什么偏见,不然也不会派出这些作战之人,但在大唐内部的固有认知中,他们依然是一群野蛮人。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一口吞下阿史那贺鲁的残部,雄踞于边地,不必再听从朝廷的号令。 恰好,程知节被贬让唐军内部稍有不同的声音,再有,自合作作战到如今,他始终配合的举动,应该也让唐军将领对他没有任何一点戒备。这就是他最好的时机! 所以就在苏定方统兵逐猎阿史那贺鲁残部于双河的时候,真珠叶护忽然不听诏令,自后方杀出,试图从中渔翁得利。 可他又怎么知道,苏定方行军确有迅如雷霆之势,却也不乏细心,在留意到真珠叶护所率部众举止有异后,他毫不犹豫地分出了流沙安抚大使阿史那弥射的这一路,随时监督他的异动。① 阿史那弥射自贞观十三年与其兄长一并投靠唐朝后屡有加封,对此事上自然上心,果断杀入阵中斩杀了真珠叶护。 与此同时,苏定方率军斩断了阿史那贺鲁的退路,丝毫没受到后方动乱的影响,反而一步步将贺鲁逼迫到了苏咄城中。 三日攻城战后,阿史那贺鲁被苏定方生擒,以此为标志,这长达数年的平乱战争终于彻底落下了帷幕。 胜利的奏表送到了洛阳,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振奋。 这场战事的胜利,应当说是自大唐建立以来,在西域方向拿到的最辉煌战果。 当以阿史那贺鲁为首的西突厥汗国覆灭的那一刻,此前对西域做出的种种兵力和物资支持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大食崛起造成的西域小国恐慌,也势必因大唐平乱西突厥的尘埃落定而有所消减! 随后的战事收尾中,也必然能扬大唐国威于外。 对李治来说,这真是一件应当庆祝的大事。 洛阳为东都同样是他做出的一次新尝试,而随之来临的捷报简直像是在对此做出庆贺,真是再好不过的吉兆。 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本打算尽快启程回返长安,却在临行之前获知了另外一条消息。 皇后怀有身孕了。 自李贤出生到如今已有了三年时间,李治原本以为,是李贤的出生让媚娘在身体上有所劳损,这才不再像是先前的三个孩子陆续怀孕生子。反正他们已经有了两儿一女,足够让皇后的位置稳固,倒也不必非要再多强求子嗣。 可这个突然降临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对他而言的惊喜! 当他快步抵达皇后寝宫之时,尚药局的宫人刚刚收拾完毕看诊的物件,告知他皇后的身体并无大碍,腹中胎儿也很健康。不过若是在此时忽然经由路途颠簸前往长安,可能对她的身体有些不利,还是暂时居住在洛阳为好。 “陛下可以先率众臣回长安去。”武媚娘留意着李治的神情,忽然出声提醒道,“西域那边战事结束,各国使者必定到访,洛阳毕竟只是东都,虽是在诏书之中提及万国朝宗,还是不适合作为款待之地。” 李清月连忙插话,“我不走,我可以在这里照顾阿娘!” 她卖力地挺了挺胸膛,像是生怕李治觉得她年幼而对她不放心。 李治好笑又有些感动地摸了摸女儿的脑袋,随即走到了媚娘的身边,“我不是在想此事而皱眉。西域使者到访的时间是能预料得到的,提前摆驾返回长安也就是了。我是在想,这个孩子来得如此凑巧,仿佛顺应洛阳为都城而生,我该当给他起个什么名字。” 给一个还没出生的孩子提早起名,确实是有点早。但就像李弘的名字因道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