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2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9(1 / 1)

,就见媚娘不知道何时也来到了此地,快马赶了上来,在她的另一侧并驾。 在她下意识地放慢了马速,就成了个三人并行的聊天场合。 除了其中一位参与者的年纪实在有点小之外,画面看起来还是很和谐的。 没有李治在前,弘化公主的许多话也就能说了。 马匹脚下踩着这片洛阳西苑中的草场,头顶的春日暖阳照在人身上,当不必疾驰奔行的时候,倒是久违地让人感到了几分闲适。 又或者,这是因为身在李唐腹地,而不是随时都会面临危险的吐谷浑,才能让她有这种感觉。 “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看还是陛下更担心,我会做出什么影响大唐声誉的事情。”弘化再度开口的时候,话中还有几分自嘲。 但将她夹在中间的母女俩都能听得出,她现在的情绪,比起方才突然爆发那会儿,要好上太多了。 她甚至转头调侃道:“他有没有说,要派多少人将我押送回去?” 武媚娘摇了摇头,答道:“他没说这个。他只说,吐火罗国那边他会让人出使,以确定吐蕃和大食的联合是否确有其事。” 若是这一点能被证实,那么吐蕃的威胁性就应该再上一个台阶来看。自然也会随即重视起吐谷浑和吐蕃的战况。 然而弘化听完只撇了撇嘴,“这话是你说的还是他说的?” 她又不是没跟李治相处过,吐谷浑和大唐之间往来的国书也不少,再加上方才的那出交谈,足够让她看出李治到底是个什么脾性的人。 要说他能在皇后的那番劝说之下收回怒气,这点她信。这是一位天子原本就该当有的政治素养。 但要说他还能在跑马两圈的时间里,就连前往吐火罗调查的决定都做出来了…… 呵,这话骗骗没出过长安洛阳的贵女还行,骗她不成。 武媚娘一点也不介意被人揭穿了谎言,“这话是他说的还是我说的没区别,这事情我能做主。” 支援吐谷浑的决定权在李治的手中,但这种无关痛痒的调研,她已有主持的权力。 不管这出调查能不能起到促成合作的效果,但起码,这也是在争取了。 弘化听得出来媚娘这话中的意思,不由将手中的缰绳握紧了几分。 这份从好友这里发出的关切和声援,让她原本混乱的情绪平和了一些。 也或许是因为媚娘此刻的气场和她出口之时的气定神闲,让她也受到了某种感染。 又听武媚娘接着说道:“你也不必觉得我这是在帮吐谷浑。陛下在去年就有意,于吐火罗处建立羁縻都护府,将早年间就逃亡到那里的波斯王子册封为波斯州都督。算是在名义上再对对方做出一番支援。现在也不过是提前再去接洽一番罢了。” 弘化闻言低笑了一声,“行吧,我知道你的意思。” 媚娘既然按照这种方法来说,那就是明摆着不想给她留有心理负担。 她也不多纠结于此事就是了。 比起计较这个,她还不如想想,在回返吐谷浑后,她该如何继续整顿内务,收拢军队,继续和吐蕃周旋。 这才是对她来说直接面对的挑战。 既然大唐暂时不可能对吐谷浑发起支援,除非到了能够腾出手来,或者情况足够危急的时候,那么,她其实也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在这样的思虑间,她稍有起色的心情又重新低落了下去,甚至在又行出了一段距离后,忽然问道:“媚娘,我想问你个问题。” “你说。” “如果,我是说如果……”她迟疑了一瞬,最终还是将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我将我的次子和长女都送到帝都为质,陛下能否善待于他们?” 武媚娘顿时语气严肃,“你这话不要随便乱说。” 弘化眸光微垂,“我都说了,只是如果。” 可就算是对弘化公主还没那么了解的李清月,都不难在此时听出,这位初见之时便有一番豁达气场的李唐公主,在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分明是有托孤之意的。 因为她身在吐谷浑军中,还并不只是以一个“王后”的身份存在,便根本无法保证,在和吐蕃的对战中安然退出。 那就并不奇怪,她选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而这话中分明还有另外一重意思—— 她不打算放弃争取吐谷浑的地位,就算有了陛下的拒绝,也得继续拼一把。 可事实上,以她李唐公主的身份,她就算是早日退到吐谷浑临近鄯州的地界上,也绝不会有人对她加以责备。 一想到这里,李清月觉得自己的眼眶有点发热。 于是她忽然转头,用稍显天真而好奇的口吻问道:“弘化姑母,那吐蕃当真有如此厉害?” 弘化公主本还有的几分慷慨悲壮,都被这句话一个打岔给收了回来。 见李清月在马背上挺了挺胸膛,仿佛想要证明自己已有了问询此事的资本,甚至挥了挥拳头,做出了个进攻的手势,弘化公主更觉得,自己要是继续托孤,非得换个安定公主不在的场合才好。 这孩子也太能破坏气氛了。 不过现在,还是先解答她的问题吧。 弘化公主轻咳了一声,答道:“若不算大唐的羁縻之地,吐蕃所占据的地盘,约有大唐的三分之一。虽然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文化都远逊色于大唐,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兵马确实强盛。” “要只觉得他们是蛮夷之人,那真是要吃大亏的。他们早年间就效仿着大唐的府兵制,分出了军户和民户,还将同一部落的人分在一个千户长手下,以马匹和旗帜区分身份,以便灵活调度。” “不只是提高军户的地位,若是你看到有人的身上穿着虎豹的衣服,那必定是吐蕃军中的勇士,相反,若是你看到有人的头上挂着狐狸尾巴,就代表着他曾经干过狐狸一样胆怯的事情。” 李清月思忖了一番,问道:“那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被戴上狐狸尾巴的吐蕃小兵,身在军伍之中,恰好左右都是他的同部落亲属,为了让自己洗刷掉这份耻辱,干脆更为奋勇地作战。” “对,这就是吐蕃军中最常见的情况。”弘化公主答道,“这法子在大唐看来很是野蛮且滑稽,可偏偏,它就是奏效。” “此外,吐蕃作战之中不禁劫掠,所得的零散东西都能够自己持有,只有土地是归于国家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将士随时都处在为自己而拼杀的状态。” 而目前,吐谷浑就是他们的猎物。 在弘化的记忆里,这几年的交手中面对的情况都是很相似的。 吐蕃的前锋部队先行,后面就是他们作为后勤补给的上万牛羊以及押送的老幼,一路行到吐谷浑交界之地,随后在找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