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境内划分的五处都督府官员,都以清除百济叛军余党的名义征召到泗沘城来。” 她的语气微微有些发冷:“如今正是需要我等勠力同心的时候,没时间给他们继续犹豫效忠于谁。眼下叛军贼党之中的首脑已除,他们也不必担心还有人会忽然响应乱贼,是该一起干点实事了。” 这些人就是曾经的百济官员或者是部落领袖,哪怕刘仁愿将麾下部从派遣到各处,他们也只是没有擅自动作而已。 可刘仁愿与百济叛军周旋至今,也没见这些百济官员拿出真正心向大唐的表现,可见他们大多还在摇摆之中。 这也算寻常。 可在鬼室福信的脑袋都被砍下来的情况下,他们该做出一些明智的选择了! “总归等他们来了之后,先将宗庙忌讳和皇家社稷之事尽数告知于他们,以免还有人觉得此地还归百济所有。其余的建设以及收粮之事,就劳烦老师来过问了。” 术业有专攻嘛。 之前刘仁轨在泗沘城周遭抚恤民众干得就很不错,现在也该当再来一次。 她也可以趁机再跟着学习一二。 刘仁轨没甩开这份责任,只是接着问道:“公主要将百济各都督府都通知到位,这一点没什么问题,那新罗那边呢?” 金法敏刚以那等说不通的理由撤兵,后脚大唐就自己将百济境内的叛乱势力给扫平了,恐怕也是对新罗的一出警告。 是不是该当让对方长长记性? 但他听到的却是李清月沉思片刻后给出的否定答案,“先不急着告知于他。” 她现在和新罗往来,是以李唐公主和新罗国王的身份对峙。 虽说新罗尊称大唐一句天朝上国,可金法敏到底会对她这个公主有多少尊重,尚是个未知之数,倒不如等到洛阳那边对于战报给出回应,再与那新罗过招! 李清月又道:“倒是苏将军那边可以先让人去知会一声,就说百济内乱已除,我方能调动的兵力比此前稍多,请苏将军在安排行动之时,可以放心给我方下令。” 刘仁轨听到这里眼皮跳了跳。 他可不会听不出来,李清月这话里,分明有将危险事情包揽上身的意思。 偏偏公主这话,正合方今要务啊。 高丽之战既是为大唐扫平东北边境之患,又是彰显天子权威犹在,更是为了实现太宗皇帝生前没能达成的夙愿。 那么公主在其中承担的责任越多,固然面临更多的危险,却也能恰逢其会地脱颖而出! “老师。” 刘仁轨刚想到这里,就听李清月朝着他看了过来,眼神中满是“委以重任”的期待。 “上呈天子的奏表,告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这四处都督府官员的通告,以及给邢国公的书信,都劳驾老师一并为我掌眼了。” 刘仁轨拱手,“谨遵公主之命。” 这几封公文,真是没有一个是省心玩意! 结果刘仁轨随同李清月抵达此地书房的时候,就见公主还向他请教起了一个更加要命的问题:“老师,你觉得在写给我阿耶的家书之中,应该写些什么,才能确保能争取到一个官职呢?” 刘仁轨早知学生抱负,倒是没对此作出驳斥,而是在沉吟片刻后反问道:“以公主看来,您能争取到的位置是什么?” 李清月踱步到了桌案之后落了座,这才从容答道:“有一个人,顶着熊津都督的名号,本应该来到百济境内任职,但他却因为畏惧战事做了个逃兵。可如今百济叛军几乎被平定,这位昔日的百济太子已经没有用处了,那么,老师觉得——” “我能不能去拿这个熊津都督的位置呢?” 熊津都督! 那是百济太子扶余隆被委派的位置。 当然,百济既不成国,也就自然没有了太子一说,那就是这位前太子逃避赴任,跑回了中原。 这件事或许在李治看来是喜闻乐见,却也恰好能在此时作为一个问责的理由,让这个位置被让出来。 只不过,熊津都督乃是熊津都督府长史的上官,也就是说,一旦李清月拿到这个位置,她就成了刘仁轨的上级,放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其实是有些怪异的。 但放在这位刚打了胜仗的公主身上,却又让人无端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 须臾之间,刘仁轨便已在心中做出了一番权衡。 他这个做老师的,或许打从五年前开始,定位就要更像幕僚。而如今,不过是要将其在名位上进一步框定而已。 他应道:“或许可以一试。” 只是要看看,陛下到底敢不敢破格到这个地步了。 ------ 十日之后,一封战报自海外传回了洛阳,辗转抵达了李治的案头。 第105章 就算没看到这封战报之中的内容, 在看到战报上写着熊津都督府来报的时候,李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之前青州所发生的事情总有一点阴影, 同在此地的武媚娘就看见,李治伸向那封战报的手有一瞬的犹豫,这才将其打开。 他拆信之时随口说道:“按说, 熊津都督府那边也不该有紧急战事才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送上一封军报。” 高丽边境战场都还没有动静呢。 在安定和刘仁轨抵达百济之前, 刘仁愿和那百济叛军之间的情况尚算平衡,现在又多出了一路助力, 但凡百济叛军不傻, 就知道现在还不是他们要等待的动手时机。 那就不该有紧急军情可言。 武媚娘心中同样有这样的疑惑,所以手中动作不慢地拆开了阿菟专门写给她的那封信。 而后她就在此信的开头,看到了对她而言都有些匪夷所思的一段话。 当她下意识地往李治的方向看去之时, 发觉他的面上同样爬上了惊愕。 军报是不能作假的,也就意味着—— “阿菟说送了我们一份礼物是真的?” 李治深吸了一口气, 回问道:“她在信中是怎么说的?” 武媚娘重新将目光转回到了面前的信上,一目十行地将后头的内容都给尽数看了过去。 与女儿多年间的相处, 加上收到过她在青州折冲府之地给出过许诺的消息,再有那近乎天生的政治敏锐,足以让她在这短短一瞬间,便从女儿给出的信息里提取到了其中的关键。 在远赴海外后,女儿根本不只是在随同老师增长见闻, 而是毅然拿到了主动权立下战功。 而现在, 她想凭借着这份战功换取到一个名位, 以便让随后想做的事情不会遭到太多的限制。 这个想法很好,武媚娘也并不反对女儿这么做。 只是阿菟显然也知道, 这不是能够直接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