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算。因为那位新罗王在我们离开前,表示正要将这座城送给您指挥。” 李清月愣住了一瞬:“……” 她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出天降馅饼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 但别管金法敏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算盘,既然他愿意递出这个梯子,李清月也一点都不介意借着它爬到更高的地方! 她旋即展颜,由衷地称赞道:“那他还真是个好人啊!” 一个舍己为人的好人! 第115章 李清月说金法敏是个好人, 可不只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说的。 那北汉山城地界上一度完成了对高丽的驱逐,如今属于新罗的地盘,而金法敏就是新罗的大王。 这就意味着, 当他将北汉山城让出给唐军指挥,却依然派遣了国中兵力在此地驻扎的时候,是新罗国王将北汉山城临时“赠与”了她一个外人。 在新罗王告知于刘仁轨的消息里, 安定公主这位熊津大都督可以暂时将此城权当自己的封地对待,无论是被派遣到此地的新罗兵马还是这座北汉山城中原本的守军百姓, 都可当做自己所属来调派。 这就和她和熊津府的关系不同了。 对熊津府,她只有管辖权, 其余的种种安排都是因为其处于海外而临时做出的, 真正意义上的所属权还在李治的手中。 可这座北汉山城不同!只要新罗不将其收回,这就是李清月的所属地。 新罗王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无害,这才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却也恰到好处地成全了她。 哪怕她此刻还未曾驻兵,当金法敏的消息以这等方式抵达她的耳中之时, 这北汉山城已变成了她的领地。 而非是那种还被标示着临时属性的状态。 这是和此前任存山相同的六年寿命。在她让卓云从任存山撤兵后,这个临时寿命又离她远去, 现在却以另一种方式被弥补了回来。 那她就要好好想想,如何将其彻底变成自己所属了! 她刚想到这里,忽然听到孙仁师在旁问道:“公主为何对北汉山城如此重视?” 别看那北汉山城的存在,意味着兵力可以顺利推进到汉江以北,但在北汉山城以北, 为高丽所掌控的范围内还有一条同样不好渡过的河流, 叫做七重河。 在七重河以及汉江的交界处, 有一座城的名字叫做七重城。 光是听这个名字就不难明白,此地若有兵力驻扎, 并不那么容易越过。 要孙仁师看来,与其走这条前方不通的路,倒不如换一条战线推进。 何况这一片交战地,也不是公主近来训练将士所用的山地地形。 然而孙仁师没听到公主给出的确切答案,只听她反问道:“那我倒是想问问孙将军,你因为拿到新罗的军粮,就觉得足够高兴了吗?” 孙仁师默然了一瞬,努力让自己那翘着尾巴的得意给收回来了几分。 几乎就是在他有这等收敛表现的下一刻,他就听到李清月说道,“从北汉山城推进,正好可以让孙将军和黑齿将军紧密配合一番。” 她抬眸之间毫不掩饰对前线战局的图谋,带着一股令人心惊的战意,“所以,只等苏将军那头动兵,我等便即刻入驻北汉山城!” 她伸手,将一只小船模型,放在了汉江与七重河交汇的—— 入海口之地。 ------ “媚娘似乎在分心?” 李治落下一子在棋盘上的时候,朝着对面之人望去,开口说道。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长安比起洛阳更合乎于李唐发迹根源,让他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更能产生依赖,又或者是秋季将过,不再有暑热并湿气发作,让风疾暂时被遏制了下去,在回返长安后,李治觉得自己的头脑都清醒了不少。 想到三门峡水运送粮日益运转娴熟,李治便盘算起了在长安安稳度过明年夏天的办法。 总是往万年宫去也有些不妥,更何况此地一度发作过山洪,也让李治对此地有些心理阴影。 总是前往洛阳也不妥,这总让他有种不能掌握住局面的错觉。 那就只能就近解决了。 算起来,在这长安宫城周遭还真有个地方可去。 不是别处,正是大明宫。 位于龙首原之上的大明宫,占据了龙首山的最高处,足以俯瞰整座长安城,此前一度作为隋朝禁宫的一部分。 自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居太上皇的位置,由太宗皇帝在此地为其修建了夏宫。不过,在其于二十多年前病逝后,此地就少有被启用了。 李治却记得此地的好处。既是山高之处,距下方二十丈有余,自然能将夏日溽暑潮热之气都给阻挡在下头。 而那天子位居龙首,更是再好不过的意向。 为此,李治将此事交托给了阎立本,希望他尽快给出一个合适的扩建方案。若是条件允许的话便尽快动工,以求在明年夏日到来之时便能入住。 只可惜,阎立本比起他的兄长阎立德更长于艺术丹青,而非军事和建筑,对能否成功让大明宫达到陛下的要求还有些忐忑。李治看出了他的迟疑,只让他放手去办。 反正再差也不会比现在的住处糟心了。 所以虽是有此挂记之事,李治的情绪还是因病症缓解而平复了不少,也多出了几分闲暇来留心于旁人的神情。 此前意图阻止阿菟担任那熊津大都督的上官仪姑且不论,李治最容易见到的还是面前的皇后。 他好像真是从原本的眼前时常模糊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也忽然发现,皇后并不只是在为女儿争取封赏的时候绝不退让,而是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其实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权势是会养人的。 他甚至有点忘记了皇后刚入宫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只听对方在面对他的那句发问后,以从容的口吻答道:“我在想陛下给右武卫大将军下达的那条诏令。” 虽然薛仁贵是征讨铁勒的重要将领,也是这出战事发起后不久就先行立功之人,但他的资历还不足以让他成为铁勒道的行军大总管。 这个官职所属另有其人,正是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 就在去岁,郑仁泰还出兵在西域杀死了拔野古部的首领,更让他在平定铁勒部的战事中负责坐镇督统,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所以李治直接下令的目标也是他,而不是薛仁贵。 李治问道:“媚娘觉得这条决定有问题吗?” 他给郑仁泰下达的指令是,铁勒九姓在战后如有先行投降之人,不必对其作出接纳,直接将其就地格杀。 谁让那西突厥之战持续了七年之久,居然都没让大唐西域的各方胡人意识到唐军强盛,这让他只能采用铁血手腕。